馮德成

12、Fen ation ation


馮德成:男,39歲,工學博士,哈爾濱工業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中國道路學會道路工程學會理事,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會員。
教育背景:
1987年09月~1991年07月,哈爾濱建築工程學院,道路與交通工程系公路與城市道路工程專業學習,獲工學學士學位。
1994年09月~1997年12月,哈爾濱建築大學道路與鐵道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獲工學碩士學位。
2001年09月~2006年12月,哈爾濱工業大學道路與鐵道工程專業,獲工學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1991年07月~1996年07月,哈爾濱建築工程學院道路與交通工程系,助教。
1996年07月~2000年08月,哈爾濱建築大學交通學院,講師,道路工程教研室主任。
2000年09月~2003年09月,哈爾濱工業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道路工程教研室主任。
2003年10月~2005年09月,哈爾濱工業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院長助理。
2005年10月~2006年12月,哈爾濱工業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副院長。
2006年~2007年,哈爾濱工業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副院長。
2007年至今,哈爾濱工業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導。
2007.8~2008.8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本那-香檳分校(UIUC),土木與環境工程系訪問學者
研究方向:
近年來主要從事路面材料與結構、路基工程防災與減災、道路工程的低成本建造與可持續發展等領域的研究工作。
(一)路面材料與結構的研究
1.重載作用下路面的結構損傷機理與材料性能研究
2.路面結構、材料與工藝一體化設計理論研究
3.基於複合材料學的混合料設計原理及新型合成材料的開發
(二)路基工程防災與減災的研究
1.高速公路路基穩定性的監控與災害預警系統的研究
2.高頻度重載作用下路基穩定性設計理論和設計方法的研究
3.特殊工程地質條件下路基高邊坡安全穩定防護技術的研究
(三)道路工程的低成本建造與可持續發展
1.道路工程全壽命技術經濟分析與決策系統的研究
2.舊路面再生技術與工業廢料的綜合利用研究
3.環保型道路建築材料與生態鋪裝技術研究
教學情況:
主要承擔博士生課程《瀝青路面結構與材料系統分析》,碩士生課程《瀝青路面結構設計原理》、《瀝青路面表面功能特性》與《路面力學與分析方法》,本科生課程《道路施工技術》與《路面新材料與新工藝》。
至今共指導碩士研究生40人,已畢業26人。指導外國留學生1人,已畢業。協助指導博士研究生4人,已畢業1人。
科研情況:
主持完成並已通過鑑定項目14項,其中國家計委科研項目1項,交通部科研項目3項,湖南省科委項目1項,省交通廳科研項目8項,建設局科研項目1項。作為主要參加人員,已完成並通過鑑定的項目3項。科研成果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原交通部科學技術進步獎(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
主持在研項目9項,其中主持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設科技項目1項,參加4項。參與博士點基金項目1項。
代表性科研成果主要包括:
1.路面結構、材料與工藝一體化設計理論與套用研究
在作為道路工程主體的路面結構研究領域,提出了路面結構、材料與工藝一體化設計理論,重點解決了解析法路面力學計算分析,以及寒冷地區路面結構設計原理與方法。同時,率先提出了柔性基層在高速公路中的套用問題,以及骨架密實型瀝青混合料與半剛性基層混合料的設計思想與體積設計法。在材料性能研究領域首次提出了基於損傷力學的半剛性基層混合料的凍融損傷與評價方法;提出了粘彈力學原理的瀝青與瀝青混合料的低溫控制指標;開展了基於複合材料原理的人工合成材料在路面工程中的套用研究。上述研究成果不僅在重大工程中得以套用,部分成果還被列入了相關技術規範。代表性的成果包括:
①北京~瀋陽高速公路路面結構與材料研究,2004年獲遼寧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
②主持了吉林交通廳重點工程交通科技項目長余高速公路、長平高速公路結構與材料研究,2000~2003年
③主持了黑龍江交通廳重點工程交通科技項目哈雙高速公路、哈爾濱繞城高速公路結構與材料研究,2002~2005年
④瀋陽~大連高速公路擴建工程瀝青路面加鋪技術研究,2006年獲遼寧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
⑤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範》(JTG D50-2006),主要編寫人(2)
⑥參加交通部公路科學研究院主持的“西部地區瀝青路面典型結構與合理厚度研究”西部交通科技項目,獲2006年交通部公路科技進步二等獎(5)
⑦參加交通部公路規劃設計院主持的西部交通科技項目“瀝青路面設計指標與參數研究”,負責低溫專題,在研,2005-2007
⑧參加吉林省交通廳主持的西部交通科技項目“東北地區路面典型結構與材料標準研究”技術負責人,在研,2005-2008
郭大智、馮德成編著《彈性層狀體系力學》,2001年,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被多所院校選做研究生教材
2.季凍區路基水、熱、力耦合力學模型與路基綜合穩定技術套用研究
提出了基於路基濕度平衡狀態的土基回彈模量確定原則與方法;提出了基於溫度場、濕度場藕合作用下路基凍脹機理;提出了基於路面容許彎曲應變要求的路基凍脹控制標準,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路面最小防凍厚度的設計方法;開發了路基土凍融作用下水分遷移試驗儀,並申請了發明專利。相應研究成果被列入了相關技術規範,代表性的成果包括:
①參加吉林省交通廳主持的西部交通科技項目“季凍區路基路面綜合穩定技術研究”,2006年通過部級鑑定,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
②交通部《公路工程抗凍設計與施工技術指南》(2005),主要編寫人(5)
任瑞波、馮德成“潮濕路基溫度場、濕度場耦合作用的計算模型”,《東北公路》,2001.3
④參加交通部公路科學研究院主持的“西部地區路網綜合改造技術”西部交通科技項目,獲2005年交通部公路科技進步二等獎(11)
⑤參加遼寧省交通廳公路管理局主持的西部交通科技項目“濱海公路潮差侵蝕路段路基、路面及防護工程技術研究”技術負責人(2),在研,2006-2009
3.道路工程的低成本建造與可持續發展
從經濟、環保、安全等方面,提出了路面工程的合理結構和資源再生利用問題,建立了路面結構的全壽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國內率先開展了高等級公路的收費理論與方法研究,並提出了基於系統動力學的收費標準確定方法;提出了基於渠化交通條件下車輛行駛特徵的輪跡路面設計理論與方法,為降低路面工程造價奠定了基礎;首次提出了降低瀝青路面 “熱島效應”的套用技術研究方向,並開展了瀝青路面熱阻與熱反射技術的套用研究,為降低城市熱島效應的鋪裝技術奠定了理論基礎。代表性的成果包括:
①參加了交通部公路科學研究院主持國家計委重點科技項目“公路工程投資效益評價”,獲2002年交通部公路科技進步一等獎(13)
②參加編著了《高等級公路收費理論與方法》(4),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5
③參加完成的湖南省科技項目“高等級公路收費理論與方法”,獲2002年湖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
④與遼寧省公路勘測設計院合作完成了遼寧省重點交通科技項目“廢舊輪胎橡膠粉改性瀝青在高速公路養護工程中的套用研究”,技術負責人(2),1998-2002,總體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⑤主持了西部交通科技項目“瀝青路面熱阻與熱反射技術套用研究”,項目負責人,在研,2006-2009
⑥參加吉林省交通廳主持的西部交通科技項目“輪跡路面設計與施工技術研究”,技術負責人,在研,2006-2008
主要著作與譯著:
1、與我校郭大智教授合作編著《層狀彈性體系力學》,編寫字數22萬字,該書於2001年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出版,現為國內道路工程研究生教學用書。
2、作為參編人員,編寫《國外瀝青路面設計方法總匯》,編寫8萬字,該書已於2004年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
3、作為主要參編人員,參與編寫《公路工程抗凍設計與施工技術指南》,已於2006年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
4、作為技術審定人編寫中國建築行業技術標準《城市道路瀝青路面》。
5、作為第二起草人,主持編寫《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範》,已於2006年10月由交通部發布,並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
學術論文:
共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其中核心及其以上期刊13篇(含兩篇教學論文),國際會議6篇。被EI收錄3篇,分別為“纖維加筋材料在寒冷地區道路的適用性研究”、“提高級配碎石基層使用性能的方法”與“Comprehensive Fuzzy Evaluation Model of Highway Network in West China”。
1、 馮德成、馬松林等“寒冷地區高速公路瀝青路面水損害成因與防治措施”,《中國公路學報》2000年12月第四期。
2、 馮德成等“瀝青路面結構強度評價方法”,《公路》2000年8月第四期
3、 劉偉銘、王哲人、馮德成等編著《高速公路收費系統理論與方法》,2000.04
4、 郭大智、馮德成編著《層狀體系力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01.08
5、 “高速公路收費系統理論與方法”,湖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2002年
6、 “公路工程投資效益分析”,交通部公路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15),2003年
7、林平東, 馮德成. 纖維加筋材料在寒冷地區道路中的套用研究.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EI收錄). 2004.10
8、馮德成, 宋宇.不同施工工藝對瀝青路面層間抗剪能力能力的影響分析,交通科技(核心期刊).2006.2
9、王龍, 馮德成.提高級配碎石基層使用性能的方法,中國公路學報(EI源).2006.7
10、馮德成, 王洪亮, 王彩霞.影響二灰碎石基層強度的因素分析.公路交通科技(核心期刊).2006.11
11、馮德成, 宋宇, 王哲人.瀝青路面層間結合狀態的試驗與評價方法研究.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已錄用,2007.2
12、馮德成, 高暢, 鄭天鳴.瀝青路面低溫開裂預估模型的驗證與適用性分析.公路交通科技(核心期刊).已錄用,2007.3
11、Feng Decheng, Liu Jun. Comprehensive Fuzzy Evaluation Model of Highway Network in West China. ASCE:Proceedings Of 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Beking 2004. (EI收錄)
12、Feng Decheng, Yin Jizhou. The Exploration About the Highway Extension Building Project Economy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15Th International Road Federation World Meeting ,Bangkok 2005
13、Feng Decheng, Yang Yang. Research on Structure Design Theory and Index System of Asphalt Pavement in Mountainous Area. 15Th International Road Federation World Meeting, Bangkok 200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