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達加斯加地蚺

(圖)馬達加斯加地蚺馬達加斯加地蚺

中文正名:馬達加斯加地蚺

拉丁學名:Acrantophis madagascariensis

 學名: acantophis madagascariensis

 分類地位:動物界 Fauna =>脊索動物門 Chordat =>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爬行綱 REPTILIA =>有鱗目 SQUAMATA =>蛇亞目 SERPENTES =>原蛇下目 Henophidia =>蚺科 Boidae => 馬達加斯加地蚺 Acrantophis madagascariensis
保護等級: cites 1
分布區域: 馬達加斯加中部和北部
棲息地: 林地及草地
體型特徵:
1)平均180cm – 240cm 最長可達300cm 屬於中型品種。
2)外觀與“杜氏(dumeril’s ground boa)”相象。 但體色比“杜氏”鮮艷
背部呈茶褐底色,頭部呈棕紅色,背部花紋呈菱形,身體兩側之“古”字斑紋
沒有“杜氏”清晰,腹部有密集的黑斑點。
習性特徵:
1)品性溫和,不具很強的攻擊性。
2)食餌以哺乳類和鳥類為主。
3)適合溫度:25。5 度(晚間)– 29。5 度(日間); 濕度:65-75%
4)屬卵胎生,繁殖期為每年9月到次年4月。

飼養心得:
1)是飼養難度屬於簡單的品種,容易打理,比球蟒或緬蟒更容易飼養,
但有礙其受保護等級,在市面上比“杜氏”更少見。
2)在人工環境下似乎更偏愛吃鼠類,對鳥類不太感興趣;
需每隔2-3天做人工打霧,以維持一定的濕度;
在冬季稍加保溫也能正常進食,比緬蟒的胃口還好。
3)此為雌性個體,曾與“杜氏”的雄性個體作雜交嘗試,但尚未成功。
雖然與“杜氏”外觀相似,也同一屬,但可能不同一種的原因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