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蘭[植物名1]

馬蘭[植物名1]

原產中國,日本,園林中常栽培做觀賞,野生較多。花色淡雅清新,花姿簡單舒爽,花容,花貌宜人,成片栽植鬱鬱蔥蔥,適合花壇和盆栽。馬蘭在我國除溫帶北部少見外,其它各地均有分布,除可用作觀賞外,還可藥用、食用,是一種非常好的藥食同源的山野菜。馬蘭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藥理作用也十分廣泛,其市場前景非常好,開發利用技術也不複雜。

基本信息

概述

馬蘭[植物名]馬蘭

馬蘭出自《本草綱目拾遺》:馬蘭,生澤旁。如澤蘭而氣臭。北人見其花呼為紫菊,以其似單瓣菊花而紫也,又有山蘭,生山側,似劉寄奴葉,無丫,不對生,花心微黃赤。亦大破血,皆可用。《本草正義》謂其“最解熱毒,能專入血分,止血涼血,尤其特長。凡溫熱之邪,深入營分,及癰瘍血熱,腐潰等證,允為專藥。內服外敷,其用甚廣,亦清熱解毒之要品也。”《中國醫學大辭》:馬蘭根露,馬蘭根蒸取之露也。辛涼無毒。散結清熱,破宿血,治痔瘡。
馬蘭大多數分布於亞洲南部與東部。我國共有7個種,多見分紅梗和青梗兩種,是多年生草本,高30-70cm。根莖有匍枝。莖直立,上部有短毛,上部或從下部起有分枝。葉互生;基部漸狹成具翅的長柄;葉片倒披針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3-6cm,稀達10cm,寬0.8-2cm,稀達5cm,先端鈍或尖,邊緣從中部以上具有小尖頭的鈍或尖齒,或有羽關裂片,兩面或上面具疏微毛或近無毛,薄質;上面葉小,無柄,全緣。頭狀花序單生於枝端並排列成疏傘房狀;總苞半球形,徑6-9mm,長4-5mm;總苞片2-3層,覆瓦狀排列,外層倒披針形,長約2mm,內層倒披針長圓形,長達4mm,先端鈍或稍尖,上部草質,有疏短毛,邊緣膜質,具緣毛;舌狀花1層,15-20個,管部長1.5-1.7mm;舌片淺紫色,長達10mm,寬1.5-2mm;管狀花長3.5mm,管部長約1.5mm,被短毛。瘦果倒卵狀長圓形,極扁,長1.5-2mm,寬約1mm,褐色,邊緣淺色而有厚肋,上部被腺毛及短柔毛,冠毛長0.1-0.8mm,易脫落,不等長。花期5-9月,果期8-10月,種子千粒重約0.8g,發芽適溫20~25℃,一般3~4d可發芽,發芽率為35%左右。
馬蘭既是佳蔬,又可入藥,具有明顯的食療作用。有人認為,馬蘭的作用與中藥板蘭根相似,且在某些方面要超過它。如板蘭根味苦,而馬蘭不苦。吃法簡單,可清炒、涼拌、湯菜、制餡,甘香鮮美,蘇南地區製作的“馬蘭頭拌花生米”別有風味。

藥品簡述

馬蘭[植物名]馬蘭
藥名:馬蘭。
漢語拼音:malan
英文名:IndianKalimerisHerb,HerbofIndianKalimeris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Kalimerisindica(L.)Sch.-Bep.[AsterindicusL.]
功效分類:止血藥
科屬分類:菊科
別名:紫菊、階前菊、雞兒腸、馬蘭頭、竹節草、馬蘭菊、蟛蜞菊、魚鰍串、紅梗菜、日邊菊、田菊、毛蜞菜、紅馬蘭、馬蘭青路邊菊、螃蜞頭草、蓑衣蓮、燈盞細辛、紅管藥、雞油兒、田蒿子、剪刀草、田茶菊、泥鰍串。
性味:味辛;性涼。
歸經:歸肺經;肝經;胃經;大腸經。
功能:涼血止血;清熱利濕;解毒消腫。
主治:吐血;衄血;血痢;崩漏;創傷出血;黃疸;水腫;淋濁;感冒;咳嗽;咽痛喉痹;痔瘡;癰腫;丹毒;小兒疳積。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30g,鮮品30-60g;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熏洗。
生態環境:生於路邊、田野、山坡上。
資源分布:分布於全國各地。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馬蘭的全草或根。
採收儲藏:夏、秋季採收,鮮用或曬乾。

用藥禁忌

孕婦慎服。

化學成分

馬蘭[植物名]馬蘭
馬蘭含有豐富的無機鹽,每100g馬蘭的嫩莖葉含水分86.4%,蛋白質3g,脂肪0.9g,碳水化合物5.2g,粗纖維1.1g,VC36mg~69mg,胡蘿蔔素31.5mg,VB0.36g,尼克酸2.5g,鉀530mg,鈣145mg,鎂46.8mg,磷70mg,銅0.24mg,鐵4mg,鋅0.43mg,鈉1mg。全草含揮髮油,油中的成分有乙酸龍腦脂、甲酸龍腦脂、酚類、倍半萜烯、二聚烯和辛酸等。
馬蘭中含有多種營養成分,豐富的礦質元素和維生素及β-胡蘿蔔素,17種以上胺基酸,其中7種為人體必需。營養元素含量由高至低依次約為:K、Ca、Na、Mg、Zn、Fe、Cu、Li、Mn、Ni、V、Se、Co。其中鉀含量是普通蔬菜的20倍,與一般蔬菜相比,其Se、Zn、Mg、Ca含量更豐富。

藥理作用

馬蘭[植物名]香乾馬蘭
1、馬蘭具有抗炎鎮痛作用:馬蘭乙醇提取液,注射於動特有鎮咳作用;並有抗驚劂及加強戊巴比妥鈉的催眼作用。對小鼠有弱的鎮痛作用。據報導用大白鼠足趾腫脹法和小白鼠耳廓腫脹法觀察其抗炎作用;用大白鼠鉀離子皮下透入致痛法和小白鼠扭體法,觀察全葉馬蘭的鎮痛作用。結果表明:全葉馬蘭能對抗新鮮雞蛋清和二甲苯的致炎作用,並能加強哌替啶的鎮痛作用,與生理鹽水對照組比較差異非常顯著(P<0.01)。陳道振,胡杰峰以新鮮馬蘭治療乳腺炎。所有的病人里均為哺乳期婦女,年齡25~36歲。以適量紅梗莖粗者為佳,搗爛敷於患部,每12h換藥1次,病人全部治癒。
2、馬蘭具有防衰老抗癌症的作用:據報導,馬蘭富含微量元素硒、VE和胡蘿蔔素。其中Se、Zn、Mg、Ca含量更豐富。研究證明,硒是一種有明顯抗癌抗衰老和提高機體免疫力的元素。硒是抗氧化酶(GSH-PS)的必需組成成分,硒可提高此酶的活性,防止生物膜的脂質過氧化作用。動物實驗證明,含硒化合物能抑制其自發瘤、誘發瘤的發生髮展。資料介紹,系可抑制由化學致癌物質所誘發的肝癌、皮膚癌及淋巴癌。VE是一種天然抗氧化劑,具有清除體內自由基,維持細胞膜的完整和正常功能以及防止皮脂過氧化等生理功能。近年研究證明它能降低一些致癌劑的致癌作用,還能保護放射性元素引起的細胞損傷及誘發的癌變。此外,還能減輕抗癌化療藥物的毒副作用。胡蘿蔔素也是一種抗氧化劑,通過提供電子抑制活性氧的生成,達到清除自由基的作用,使它在延緩衰老、防止心血管疾病和腫瘤方面與其他抗氧化劑發揮著同樣的作用。
3、馬蘭含大量鉀鹽:每100g鮮馬蘭含鉀1013.36mg,是一般常食蔬菜的的2~20倍以上。醫學證明,家參與調節體內水分和電解質平衡;從馬蘭中攝入的鉀元素,經過機體的生理生化反應,進入血液,直接作用於血管壁,減少鈉在心肌中聚集,增大推動血液的動力,擴張血管壁,減少鈉在心肌中聚集,增大推動血液的動力,擴張血管壁、防止動脈管壁增厚,對血管起保護作用,可以預防並減少由高血壓引起的中風危險。因此,高K飲食具有一定的強骨、降血壓作用。

臨床套用

馬蘭[植物名]馬蘭

1、治療慢性氣管炎馬蘭鮮草4兩或乾品2兩,洗淨後加水200毫升,煎煮過濾,濃縮至45毫升加糖及防腐劑.日服3次,每次15毫升,6天為一療程。治療328例,痊癒5例,顯效67例,好轉167例,無效89例,總有效率為72.9%。
2、馬蘭的鎮咳作用較好,對祛痰、平喘、消炎也有一定效果。服藥後僅極少數在1~2天內出現上腹不適、胸悶、嘔吐等副作用。

常用選方

馬蘭[植物名]馬蘭
1、治吐血:鮮白茅根四兩(白嫩去心),馬蘭頭四兩(連根),湘蓮子四兩,紅棗四兩。先將茅根、馬蘭頭洗淨,同入鍋內濃煎二、三次濾去渣,再加入湘蓮、紅棗入罐內,用文火燉之。晚間臨睡時取食一兩。
2、治衄血不止:蟛蜞菊鮮葉一握。用第二次淘米水洗淨,搗爛取自然汁,調等量冬蜜加溫內服。
3、治肺結核:蓑衣蓮根四錢。燉豬心肺服。
4、治小兒熱痢:魚鰍串二錢,仙鶴草三錢,馬鞭草三錢,木通二錢,紫蘇二錢,鐵燈草二錢。煎水服。
5、打傷出血:用馬蘭、旱蓮草、松香、皂樹葉(冬日無葉,可用樹皮)共研細,搽入傷口。
6、治諸瘧寒熱:赤腳馬蘭搗汁,入水少許,發日早服,或入沙糖亦可。
7、治傳染性肝炎:雞兒腸鮮全草一兩,酢漿草、地耳草、兗州卷柏各鮮全草五錢至一兩。水煎服。
8、治水腫尿澀:馬蘭菜一虎口,黑豆、小麥各一撮。酒、水各一盅,煎一盅,食前溫服,以利小水。
9、丹毒:用馬蘭、甘草,磨醋搽患處。
10、治胃潰瘍、結膜炎:馬蘭鮮根二兩。水煎服。
11、治喉痹口緊:馬蘭根或葉搗汁,入米醋少許,滴鼻孔中,或灌喉中,取痰自開。
12、治咽喉腫痛:馬蘭全草一、二兩。水煎頻服。
13、治乳癰:毛蜞菜葉搗爛敷患處。
14、治外耳道炎:馬蘭鮮葉搗汁滴耳。
15、治急性睪丸炎:馬蘭鮮根二至三兩,荔枝核十枚。水煎服。
16、治疔瘡炎腫:蟛蜞菊鮮葉一握.洗淨和冬蜜搗勻塗貼,日換二次。
17、治纏蛇丹毒:馬蘭、甘草。擂醋搽之。
18、治腮腺癌:馬蘭頭根(白),野胡蔥頭各適量搗爛外敷。
19、痔漏:春夏取生馬蘭,秋冬取乾馬蘭,白水煮食,連汁喝下。又方:馬蘭,酒煮,焙、研後加糊做成丸子。每天服適量,米湯送下。另用馬蘭煎水,加一點鹽。每天熏洗患處。
20、絞腸痧:用馬蘭根葉在口中細嚼,將汁咽下。

文獻論述

馬蘭[植物名]馬蘭

1、《綱目》:馬蘭治血與澤蘭同功。近人用治痔漏雲有效,春、夏取生,秋、冬取乾者,不用鹽、醋,白水煮食,並飲其汁。或以酒煮,焙研糊丸,米飲服之,仍用煎水,入鹽少許,日日熏洗之。
2、《本草正義》:馬蘭,最解熱毒,能專入血分,止血涼血,尤其特長。凡溫熱之邪,深入營分,及癰瘍血熱,腐潰等證,允為專藥。內服外敷,其用甚廣,亦清熱解毒之要品也。若謂其破宿血而生新血,則言之過甚矣。
3、《日華子本草》:根、葉,破宿血,養新血,止鼻衄、吐血,合金瘡,斷血痢,解酒疸及諸菌毒;生搗敷蛇咬。
4、《綱目》:根、葉,主諸瘧及腹中急痛,痔瘡。
5、《本經逢原》:治婦人淋濁,痔漏。
6、《醫林纂要》:補腎命,除寒濕,暖子宮,殺蟲。治小兒疳積。
7、《質問本草》:搗汁塗黃水瘡及無名腫毒。用葉同冬蜜搗勻,敷陽症無名腫毒,未潰者能散。
8、《福建民間草藥》:活瘀止血,消癰,解毒。
9、《四川中藥志》:消食積飽脹及胸結氣脹,除濕熱,利小便,退熱,止咳嗽,解毒,治蛇傷。
10、《雲南中草藥》:根:祛風散寒,止咳平喘。治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風濕痹痛,小兒疝氣。
11、《廣西藥植名錄》:清熱解表。治外感風熱。

生藥材鑑定

馬蘭[植物名]馬蘭

性狀鑑別
根莖呈細長圓柱形,著生多數淺細縱紋,質脆,易折斷,斷面柱形,直徑2-3mm,表面黃綠色,有細縱紋,質脆,易折斷,斷面中央有白色髓。葉互生,葉片皺縮捲曲,多已碎落,完整者展平後呈倒卵形、橢圓形或披針表,被短毛,有的於枝頂可見關狀花序,花淡紫色或已結果。瘦果倒卵狀長圓形、扁平,有毛。氣微,味淡微澀。

食用方式

馬蘭[植物名]馬蘭

馬蘭的幼苗、嫩葉、嫩梢、花蕾及花等均可食用,食用方法很多。
1、涼拌將馬蘭用熱水焯過,涼水浸泡去除澀味加入調料和配料(胡蘿蔔、黃瓜、豆腐乾等),做成涼拌菜。
2、熟食馬蘭可與其他配料(雞蛋豬肝、豬肉、筍片等)一起炒食、燉食;加入合適的配料做湯、煮粥;製作餃子、包子餡料等。
3、製作鹹菜或乾菜鹽漬後,加入調料,製作特色鹹菜。也可以曬乾製成乾菜,便於儲存和食用。
4、製作飲品制茶:馬蘭根洗淨後切碎,紅棗去核剪成碎塊,加水適量,煎成藥茶。以馬蘭為主料製成的馬蘭茶,味道獨特,保健功能強。製作涼飲:將馬蘭葉和白糖按2:1的重量比混合,用開水沖泡30min後,可代茶飲用。


加工技術

馬蘭[植物名]馬蘭

真空保鮮
真空預冷可迅速降低蔬菜品溫,抑制其呼吸。採用保鮮袋包裝,馬蘭真空預冷後低溫貯藏最好,保鮮時間可達7d,比對照(普通冷藏預冷)延長保鮮期2d,尤其是馬蘭效果更明顯,遇冷可減輕馬蘭葉子萎蔫程度。預冷後的馬蘭表面乾爽、碧綠,均勻一致。
速凍
工藝流程:原料選擇、處理→漂燙、沖洗→整理、分裝、瀝水→預冷→凍結→掛冰衣→包裝、貯藏。
操作要點:
1、原料選擇、處理:選擇幼嫩、新鮮、粗壯無蟲蛀的馬蘭,清洗乾淨泥土、雜質等。
2、漂燙、沖洗:在濃度為0.2%的葡萄糖酸鋅沸水溶液中漂燙。漂燙後以野菜組織柔軟而不爛為度,必要時可加入0.5%檸檬酸調節pH至6.0。,漂燙後快速用冷水沖洗冷卻至室溫。
3、整理、分裝、瀝水:冷卻後的野菜去掉莖條下部較老的部分,按規格、重量整齊碼入底帶小孔的冷凍盤內,瀝乾水分。
4、預冷、凍結:馬蘭帶盤預冷至0℃,再放入-30℃速凍機內凝結至中心溫度達-18℃。
5、掛冰衣:凍結成塊的馬蘭從盤中磕出,放入10℃水中稍浸,使表面掛上一層薄而均勻的冰衣。
6、包裝、貯藏:用聚乙烯袋裝袋、封口、裝箱,並迅速轉入-18℃以下貯藏。

馬蘭[植物名]馬蘭

罐藏
工藝流程
:原料分選、處理→預煮、漂洗→裝罐、注湯→排氣、密封→殺菌、冷卻→檢驗、成品。
操作要點:
1、原料分選、處理:選擇新鮮幼嫩馬蘭,用流動淨水沖洗乾淨、瀝乾、整條。
2、預煮、漂洗:處理好的原料倒入濃度為0.2%,pH5.0的氯化鋅沸騰溶液中3~5min,滅酶、護色、軟化,再用流動水浸泡、沖洗、冷卻。
3、裝罐、加湯汁:原料按級裝入500g罐中,湯汁含檸檬酸0.15%、食鹽1%、CaCl20.1%,煮沸過濾於80℃以上灌入。
4、排氣、密封:熱排氣,中心溫度達80℃以上密封。
5、殺菌、冷卻:殺菌式為5’~25’~15’/100℃,分段冷卻至37℃。
6、檢驗、成品:成品送入25℃~28℃保溫庫中保溫5~7d,其間進行抽檢,剔除不合格產品。保溫後抽樣做細菌及理化指標檢驗,合格後貼標籤、裝箱、入庫。

乾制
工藝流程:
原料選擇、處理→烘烤乾燥→回軟、分級→壓塊→防蟲處理→包裝→成品貯藏。
操作要點:
1、原料選擇、處理:選擇鮮嫩、無病蟲害的馬蘭,流水洗去雜質,瀝乾,入O.2%~0.5%檸檬酸及0.2%焦亞硫酸鈉混合液中煮沸5~8min,滅酶、護色、殺菌,再用流動清水沖洗、冷卻,蔬菜亦應去除鱗毛及粘液。
2、烘烤乾燥:乾燥前期採用45℃~50℃溫度,後期溫度以60℃左右為宜。烘房內應定期通風、排濕、降低相對濕度,以利於乾燥進行。乾燥過程中應隨時倒換烘盤位置,並注意翻動原料,以獲得乾燥程度一致的產品。
3、回軟、分級:出烘房後的馬蘭轉入密閉的室內或容器內進行回軟1~3d,使原料含水量一致,質地稍顯疲軟,按產品色澤、長度分級。
4、壓塊:按產品級別、包裝要求,採用人工或機器壓塊,壓塊機壓力一般為70kg/cm2左右,保持1~3min。如易引起破碎,在壓塊前噴以適宜熱蒸汽。
5、防蟲處理:乾製品易道蟲害,壓塊前可用溴代甲烷熏蒸、殺蟲。使用殺蟲劑的殘留量不得超過國家標準。
6、包裝、貯藏:用聚乙烯塑膠袋裝袋密封,裝箱,貯藏於溫度2℃~10℃,相對濕度65%以下庫房中,避光保存。

馬蘭[植物名]清炒馬蘭

鹽漬
工藝流程
:原料選擇、處理→第一次鹽漬→第二次鹽漬→貯藏
操作要點:
1、原料選擇、處理:選擇鮮嫩、無病蟲害的馬蘭,流水洗去雜質,瀝乾,保脆、保鮮處理。
2、第一次鹽漬:用鹽量為馬蘭重量的20~30%,一般春夏季用鹽多,秋冬季用鹽少。先在缸底平鋪1層鹽,約2cm厚,然後1層菜1層鹽擺放。放鹽量要逐漸加厚,最上面鋪2cm厚的鹽把菜蓋嚴,再蓋上木蓋,壓上重石。醃漬1星期左右,重石不再下降時說明第1次醃漬已完成。
3、第二次鹽漬:用鹽量一般為菜量的10~15%,再準備適量的飽和鹽水。飽和鹽水以水和鹽的比例為100:37為宜。把第1次醃漬時擺在上面的菜放在底下,裝缸方法與第1次相同。裝好後,以飽和鹽水灌滿缸,再蓋上蓋子,壓上重石,10~15d即可。醃好後的馬蘭鮮嫩如初。
4、貯藏:醃漬好的野菜應置於陰涼處存放。長期貯存時,在食鹽溶液中加入野菜重量1%的食用氯化鈣可防止褐變。
以上五種技術簡練、實用,投資省,見效快,個體戶或小企業均可選其1種或全部技術投入生產,使大別山野菜資源得到物盡其用。

栽培技術

馬蘭[植物名]馬蘭

栽培地選擇
栽培地應選擇在生態環境良好、空氣清新、水質清純,並具有保持可持續生產和發展能力的林區內、以土壤質地好、疏鬆肥沃、土層深度20cm以上、有機質含量豐富的沙壤土為佳;且交通方便,排、灌水方便,通風良好;土壤中的重金屬含量、硝酸鹽含量、農藥殘留不超標,無污染。
栽培模式
分保護地栽培和露地栽培。保護地栽培需搭建塑膠大棚,露地栽培則不需要,除此之外,其他栽培技術基本相同。大棚搭建要求做到保溫性能好,田間管理方便,有利於馬蘭生長。鋼架大棚一般規格為長30m、寬6m、高2.8m,多建立於方正的土地上。毛竹大棚的規格可以參照鋼架大棚來搭建,長度可因地制宜,但一般不宜超過30m。
整地做畦
種前1個月翻耕曬土。如果是耕地,整地時每667m2要撒施生石灰75~100kg。整地要敲碎土塊,剔除石塊和雜草根系,然後開始做畦。畦的寬度一般在1~1.2m,長度可因地、因棚制宜。
施足基肥
馬蘭對土壤的適應性很強,但生長在肥沃、濕潤、疏鬆的土壤中其產量高、品質好。因此,馬蘭栽培一定要施足基肥。可結合整地每667m2施入雞糞、鴨糞、牛糞、豬糞、廢菌糠等腐熟有機肥3000~5000kg。
繁殖方法

馬蘭[植物名]馬蘭
馬蘭繁殖方法主要有種子繁殖、根莖繁殖、分株繁殖3種。
鬆土除草
主要在種植後封壟前的1個月內進行,之後以拔草為主,見草就拔。
肥水管理
科學的肥水管理是提高馬蘭鮮嫩品質、確保馬蘭高產的關鍵措施,及時施肥澆水。
降溫保溫
設施栽培在5月下旬至10月下旬拉網遮蔭,其他時間扣蓋塑膠薄膜保溫,露地栽培不採取保溫降溫措施。
商品採收
馬蘭嫩苗達到8~15cm高時進行一次性採收,採收時嫩苗全部割到地上莖與泥面的交界處。
病蟲防治
主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防治時首選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