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氏體等溫淬火

馬氏體等溫淬火

馬氏體等溫淬火是指等溫淬火技術在鑄鐵材料上套用時,可產生一種超出常規熱處理工藝的更強韌的結構。常規熱處理是把部件在可控氣氛內加熱至“紅熱”狀態,然後在接近室溫的油或水內淬火。

概念

馬氏體等溫淬火是指等溫淬火技術在鑄鐵材料上套用時,可產生一種超出常規熱處理工藝的更強韌的結構。常規熱處理是把部件在可控氣氛內加熱至“紅熱”狀態,然後在接近室溫的油或水內淬火。(油或水的溫度可能甚至高達幾百華氏度。) 這樣產生的晶狀結構被稱為馬氏體,這是一種堅硬和脆性的金相。部件隨後在另一個加熱爐內進行回火處理(177-593°C),以降低材料的“脆性”。等溫淬火技術以相同的方式開始。部件在可控氣氛內(防止產生氧化皮)加熱至紅熱狀態,,但是隨後被放入232°C至399°C的熔融鹽浴中進行淬火。淬火溫度高於馬氏體的起始溫度。因此,可以產生不同於馬氏體的結構。在等溫淬火球墨鑄鐵以及等溫淬火灰鐵中,這種結構被稱為奧鐵體結構;在鋼材當中,又被稱為貝氏體結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