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德里自治區

馬德里自治區

馬德里自治區(Comunidad de Madrid)是位於西班牙中部高原的一個單省自治區,同瓜達拉哈拉省、昆卡省、托萊多省(卡斯蒂利亞-拉曼恰)、阿維拉省以及塞哥維亞省(卡斯蒂利亞-萊昂)接壤。自治區的首府馬德里同時也是其同名省份的省會和西班牙的首都。自治區人口為5,921,066人(INE 2005),主要集中在馬德里市區。

基本信息

概況

馬德里自治區是西班牙17個自治區中的第一大區,也是全國政治、經濟、金融、交通和文化中心。它位於伊比利亞半島的中部,交通網路發達,戰略位置十分重要。人口560萬,占全國總人口的13%,就業人員占全國勞動人口的75%。馬德里自治區也是歐洲人口最多、密度最大的地區之一。
1985年,西班牙全國劃分為17個自治大區。中央政府隨後將權利逐步下放給各自治區政府。自2001年起,自治區政府完全負責各自管轄範圍內的經濟和社會事務,包括醫療衛生、教育等。各區實行地方選舉,在某一自治區獲勝的政黨任命該區主席,任期4年。馬德里大區除享有經濟、社會自治權外,還有獨立的司法權。馬德里自治區現有1名主席和2名副主席。除主席外,馬德里自治區政府還有財政署長、經濟和技術革新署長、公共運輸和基礎設施署長、教育署長、環境和空間規劃署長、衛生與消費署長、文化和體育署長、家庭和性別事務署長及就業署長等。現任主席埃斯佩蘭薩•阿吉雷(女)於2003年10月上任,是西班牙歷史上第一位女自治區主席。阿也是在野黨人民黨馬德里大區黨主席。
馬德里自治區是西班牙運輸、物流、研發、消費和高新技術產業的中心。國內生產總值(GDP)占全國的17%,和高新技術相關的外國投資占全國的72%。國際貨運占全國的60%。馬德里大區同時也是西班牙的商業中心和“總部經濟”中心。營業額最大的100家西班牙公司有64家總部設在馬德里自治區。西班牙75家最大的企業集團中有49家總部落戶於該區。全國性電信運營商也均聚集在該區。該區70.7%的人口擁有手機,43%的家庭裝有電腦,遠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馬德里自治區教育產業發達,所轄範圍內共有高校13所,在校學生超過30萬。該區每年的研發投入超過GDP的2%,占全國研發總支出的31.2%。研發技術人員占全國的30%。馬德里自治區每年在社會、人文研究和生物醫藥等領域發表的學術論文占全國的1/3左右。馬德里自治區也是南歐地區的旅遊、文化中心,歷史文化遺蹟豐富,現代旅遊設施齊全,服務業發達。

名稱由來

在穆斯林統治時期,阿拉伯人將如今馬德里自治區內的一個小鎮命名為Mayrit(المجريط)。這個阿拉伯單詞經過中世紀的演化變成了現在的形式,即Madrid。

歷史

現在的馬德里自治區並不是羅馬帝國的一個重要區域。自從從穆斯林人手中奪回它以後,這裡就隸屬於卡斯蒂利亞王國。到了十六世紀,國王腓力二世將王國定都於馬德里。
之後,馬德里省(ProvinciadeMadrid)曾經是新卡斯蒂利亞(CastillalaNueva,歷史上它與其它省份一起構成如今的卡斯蒂利亞-拉曼恰)的一部分。由於它經濟和人口方面與其它省有巨大不同,而西班牙的首都又坐落於該區,政府遂於西班牙過渡時期結束後建立了這一單省的自治區。
自治條例於1983年3月1日通過。自此馬德里省就成為了自治區,並且更名為馬德里自治區。
自它誕生之日起,已經選舉出三位自治區長。他們分別是屬於西班牙工人社會黨的華金·萊吉那(JoaquínLeguina,1983年-1995年),屬於西班牙人民黨的阿爾伯特·路易茲-伽利亞爾東(AlbertoRuiz-Gallardón,1995年-2003年)和艾斯佩朗薩·阿基萊(EsperanzaAguirreGildeBiedma,2003年至今)。

旗幟

紅色的背景代表了卡斯蒂利亞,七顆星意指大熊星座,每顆星的五個角象徵了與馬德里自治區接壤的五個省份(瓜達拉哈拉省、昆卡省、托萊多省、阿維拉省以及塞哥維亞省)。不過人們普遍將七顆星看作通往馬德里的七座大橋。

地理環境

位置

馬德里自治區的面積有7,995km²。其邊界呈一個

馬德里自治區在西班牙地圖中的位置馬德里自治區在西班牙地圖中的位置

近似的等邊三角形狀,它的底邊在南部,北頂點正好處在puertodeSomosierra。自治區位於中部高原,南部副高原的北邊,其北部和西部與塞哥維亞省(卡斯蒂利亞與萊昂)及阿維拉省接壤,西部和南部與瓜達拉哈拉省、昆卡省、托萊多省(卡斯蒂利亞-拉曼恰)接壤。

地勢

馬德里自治區處於南部副高原的北邊,地勢相當的平坦,平均海拔高度為650米。僅在其東南地區有一些不高的山峰和小型山谷。屬於中央山系的瓜達拉馬山(SierradeGuadarrama)和索莫謝拉山(Somosierra)是自治區內的主要山區,位於東北部和北部。其中一些山峰都超過了2,000米,最高峰為佩尼亞拉拉(Peñalara),高達2,430米。

水文

塔霍流域(Tajo)流經馬德里自治區,因此區內的主

東南地區公園(Parque Regional del Sureste)的丘陵湖泊。自治區東南部的風景。東南地區公園(Parque Regional del Sureste)的丘陵湖泊。自治區東南部的風景。

要河流均為塔霍河的支流,其上游位於山區,中下游則為一些平原河流,直到最終匯入塔霍河。自治區內最重要的河流是從北向南流入塔霍河的哈拉瑪河(Jarama)。它的右邊有羅索亞河(Lozoya)、瓜達利克斯河(Guadalix)和曼薩那雷斯河(Manzanares),左邊有從瓜達拉哈拉省來的埃那雷斯河(Henares)和達胡尼亞河(Tajuña)。它們均為流量較小水位較高的河流。除此之外,瓜達拉馬河(Guadarrama)和阿貝爾切河(Alberche)自山區向塔霍山谷流過自治區的最南端。

氣候

馬德里自治區屬於地中海大陸氣候。冬季較冷,最低氣溫在8°C以下

那瓦塞拉達水庫(Embalse de Navacerrada)和積雪覆蓋的瓜達拉馬山山頂。瓦塞拉達水庫(Embalse de Navacerrada)和積雪覆蓋的瓜達拉馬山山頂。

,夜間霜凍頻繁,偶有降雪(一年三或四次)。夏季炎熱,七八月份平均氣溫超過24°C,而最高氣溫常常突破35°C。晝夜溫差大約為10°C。在瓜達拉馬山的高處,氣溫要低很多,雨量也更充沛,冬季終日積雪並持續到春季中。

人口分布

二十世紀開始,馬德里自治區的人口持續增長。1900年時自治區有775,034人,1920年1,067,637人,1950年1,926,311人,1970年3,761,348人,1991年4,947,555人,1996年5,022,289人(其中男性2,411,548人,女性2,610,741人),2001年5,423,384人。根據2005年1月1日的戶口登記,自治區的人口已經達到了5,921,066人。
自治區的人口增長速度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大多數人口集中在自治區的省府及其周圍。由於馬德里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開始就發展成了一個密集的工業中心,吸引了大批來自其它欠發達地區甚至國家的移民,這是致使該區域人口眾多的重要原因。
據統計,馬德里自治區目前有居民大約5,964,143人。其中人口較多的城市如下:
馬德里自治區行政區域圖

馬德里自治區行政區域圖馬德里自治區行政區域圖

1.馬德里-3,155,359
2.墨斯托雷斯-212,463
3.阿卡拉·德·埃納雷斯-197,804
4.Fuenlabrada-195,131
5.萊加內斯-181,248
6.Alcorcón-162,524
7.赫塔費-158,363
8.TorrejóndeArdoz-109,483
9.Alcobendas-103,149
10.Parla-91,024
11.Coslada-82,894
12.PozuelodeAlarcón-78,083
13.LasRozasdeMadrid-71,937
14.SanSebastiándelosReyes-65,767
15.Majadahonda-61,788
16.ColladoVillalba-52,445
17.Rivas-Vaciamadrid-49,696
18.Valdemoro-44,136
19.Aranjuez-43,926
20.ArgandadelRey-41,411
21.SanFernandodeHenares-39,966
22.ColmenarViejo-39,579
23.TresCantos-39,198
24.Pinto-37,559
25.BoadilladelMonte-35,588
26.Galapagar-29,218

交通

File:AVE.Sevilla.jpg

鳥瞰巴拉哈斯機場鳥瞰巴拉哈斯機場

開往塞維亞的AVE號列車
鳥瞰巴拉哈斯機場
馬德里自治區擁有一套完善的高速公路網,除放射網線路收費外其餘路線均免費。
馬德里是西班牙高速公路放射網的中心,從該店延伸出高速公路A-1,A-3,A-4和A-5,以及免費線路A-2和A-6。在這些公路的周圍形成了在首府輻射之外的城市核心。由於上述路段的交通問題嚴重,近來政府開始新建收費的輻射線路R-2,R-3,R-4和R5。A-6線路從離開自治區穿越瓜達拉瑪山必經的瓜達拉瑪隧道段落開始收費,同時保留了瓜達拉瑪門和舊時的N-VI線供選擇。
除此之外免費的高速公路環線還有:市道M-30,國道M-40、M-50和自治道M-45。除了輻射線路外,建有聯接各環線的公路幹線M-21和M31。
其它的比較重要的公路有M-607,M-501,以及通往機場的M-11,M-12和M-13。
馬德里的捷運網全長227公里,有12條線路與1條支線,236個車站,是全世界最密集與現代化的捷運網之一。
馬德里自治區有十一條塞爾卡尼亞斯(Cercanías)覆蓋了首府以及自治區內的人口稠密區。塞爾卡尼亞斯的一條鐵路線C-9經過瓜達拉瑪山的山坡並穿過納瓦塞拉達山口和科特斯山口。除了這條線路外,塞爾卡尼斯的所有線路都經過阿多查車站。
達爾戈(Talgo)列車的很多路線將自治區與西班牙其它地區連線起來。有三條阿維(ave)列車線路從首府出發通往塞維亞、薩拉戈薩、萊利達和托萊多。
馬德里自治區內唯一的一座民用機場馬德里巴拉哈斯機場是全國最大的機場,同時也是國際上最重要的機場之一。自治區內其它的一些次重要的機場有四風機場(CuatroVientos)、葛達非機場(Getafe)和托萊宏機場(Torrejón)。

經濟

馬德里自治區內人均收入位居全國首位:2005年該自治區人均收入為27,279歐元(超過全國平均水平31%)。位於其後的自治區分別為巴斯克、納瓦拉和加泰羅尼亞。如今馬德里自治區已經成為了整個西班牙經濟的發動機,以2005年4%的經濟成長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三。它同時也是外商投資的首選地,2005年共吸引了占全國34。3%的貿易額。2002年,馬德里在歐洲最繁榮地區的排名中位於第34位。
馬德里自治區是全國第二大工業圈,其國內生產總值也位居全國第二(17.5%)。在自治實施的頭十年里,1986年至1989年的地區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較為平緩,平均為4.6%,而同期全國增長為4.7%。這主要是受到建築業的衝擊。
自治區人口中有27%從事工業生產,其中以冶金業(平多、阿卡拉·德·埃納雷斯)、鋼鐵冶煉(比利亞瓦爾德)、化學工業(舊科爾梅納爾)、交通運輸設備(比利亞瓦爾德、巴拉哈斯和赫塔費)以及民用方面的電力(克斯拉達、莫斯托雷斯)、飛機製造(赫塔費)、精密機械(馬德里)和高新技術為突出。2005年的失業率為6.63%。
馬德里是全國大多數企業及外企聚集的重地,同時又擁有為數眾多的新興科技公司,如因陀羅、telefónica、LucentTechnologies、微軟及IBM。其中IBM更是在2005年決定於馬德里建立一家面向整個歐洲、非洲和中東的分處。馬德里的博覽會IFEMA包括了歐洲很多重要的諸如SIMO、Fitur的展出。
馬德里巴拉哈斯國際機場T4和T4S車站設計新穎,運轉能力強大。它的落成,加固了其世界重要機場及連線歐洲和伊比利亞美洲之間大門的地位。

體育

聖·伯納烏體育場EstadioSantiagoBernabéu

聖·伯納烏體育場Estadio Santiago Bernabéu聖·伯納烏體育場Estadio Santiago Bernabéu

同西班牙其餘地區一樣,馬德里自治區內最受歡迎的體育運動自然也是足球。其中最著名的兩支球隊要數皇家馬德里隊和馬德里競技隊。這兩支隊伍從很多年前開始就互為競爭對手,現在又同在西班牙甲級聯賽。還有一些比較重要的球隊,當屬如今也馳騁於西甲賽場的RayoVallecano和赫塔費隊。除了足球以外,在馬德里自治區內,籃球、腳踏車運動、機車運動、網球以及手球也相當流行。
[編輯]衛生
馬德里自治區內共有十四家公共醫院。它們分布於各市,其中馬德里有六家。同時全區還有十二所私立醫院。
馬德里自治區內的公共醫院分別是:
*HospitalUniversitario12deOctubre
*HospitalUniversitarioLaPaz
*HospitalUniversitarioPuertadeHierro
*HospitalRamónyCajal
*HospitalSeveroOchoa
*HospitalClínicodeSanCarlos
*HospitalGeneralUniversitariodeMóstoles
*FundaciónHospitaldeAlcorcón
*HospitalUniversitariodelaPrincesa
*HospitalGeneralUniversitarioGregorioMarañón
*HospitalUniversitariodeGetafe
*HospitalCarlosIII
*HospitalInfantilUniversitarioNiñoJesús
*HospitaldeFuenlabrada

傳媒

馬德里自治區內傳媒業發達。最主要的自動電視頻道是Telemadrid。該頻道所屬企業又於2005年開通試播了Laotra。除此之外Canal7和Onda6也較有名。區內有為數眾多的廣播電台,如OndaMadrid。報刊雜誌更是數不勝數。

風景名勝

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

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

除了馬德里市以外,自治區內著名的景點還有:
*阿卡拉·德·埃納雷斯歷史中心
*阿朗懷茲皇家宮殿及花園
*Chinchón的典型西班牙式山谷
*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
*淪陷者小鎮

著名人物

*GregorioMarañón(醫生)

米格爾·德·塞萬提斯, 出生於現在的馬德里自治區內的著名作家米格爾·德·塞萬提斯, 出生於現在的馬德里自治區內的著名作家

*FranciscodeQuevedo(作家)
* 佩德羅·卡爾德龍·德·拉瓦爾卡 (作家)
*MigueldeCervantesSaavedra 米格爾·德·塞萬提斯 (作家)
*JoséOrtegayGasset(哲學家)
*JoséAntonioPrimodeRivera(政治家)
*CarlosAriasNavarro(政治家)
*LeopoldoCalvo-Sotelo(政治家)
*EnriqueTiernoGalván(政治家)
* 何塞·瑪麗亞·阿斯納爾 (政治家)
*EsperanzaAguirre(政治家)
*MiguelBosé(音樂家)
* 胡里奧·伊格萊西亞斯 (音樂家)
* 亞列杭德羅·桑斯 (音樂家)
* 安娜·貝樂恩 (音樂家)
* 普拉西多·多明戈 (音樂家)
*mecano(NachoCano,JoséMaríaCanoyAnaTorroja)(音樂組合)
* 勞爾·岡薩雷斯 (足球運動員)
* 伊克爾·卡西利亞斯 (足球運動員)
* 費爾南多·托雷斯 (足球運動員)
* 路易斯·阿拉貢內斯 (足球運動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