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利港的洪水

馬利港的洪水

馬利港的洪水是一幅繪畫作品,作者是阿爾弗萊德·西斯萊(英國),創作於1872年,藏於華盛頓特區國家畫廊。

世界名畫

【畫作名稱】《馬利港的洪水》又譯《馬爾里洪水》、《馬爾港的洪水》
【創作者】阿爾弗萊德·西斯萊(英國)
【創作年代】1872年
【類別】畫布油畫
【風格】印象主義
【題材】風景
【規格】46.4 x 61 cm (原著)
【材質】 布 油彩
【現存藏處】 美國 華盛頓特區國家畫廊(National Gallery of Art at Washington DC)

作品賞析

《馬利港的洪水》是畫家以馬利港為題材的多幅作品中較著名的一幅。他以精細的筆觸描繪了馬利港被淹的異常事件。顯然畫家決不是要報導洪水。天空富有變化的彩雲,水光交相輝映的景象,猶如“威尼斯水鄉”一樣充滿詩意。畫家畢沙羅就此畫給予高度評價:“就我平生所見,在其他畫家所畫的洪水泛濫的作品中,很少有像它那樣豐富和優美的,那是一件油畫傑作。”

畫家簡介

阿爾弗萊德·西斯萊(Alfred Sisley,1839-1899)1839年出生在巴黎;但其父母都是英國人,西斯萊的父親由於經商成功,西斯萊自幼就在優越的家庭環境中成長。幼年時的西斯萊是在巴黎渡過的,十八歲時西斯萊遵循父親的期望前往倫敦習商四年,回來後在一家商行工作。可是他卻喜歡鑽研文學和繪畫,他研究莎士比亞、透納康斯特布爾
1862年,西斯萊進入格萊爾畫室習畫,並結識了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巴齊依和雷諾瓦 (皮耶爾·奧古斯特·雷諾瓦 Auguste Renoir,1841-1919) 等人。四位志同道合的青年畫家,經常結伴到巴黎近郊的楓丹白露林中進行戶外寫生。對西斯萊而言,將畫架由室內移到戶外,不但是一種嶄新的嘗試,也讓他尋獲了另一片創作天地。那時他主要的創作對象是離他住所不遠的魯弗申村,他以多幅畫作描繪村子的各個方面。他的畫具有幾何學般的嚴謹,華美地描繪了路易十四時代留下的不多的幾樣有紀念性的物品 (《馬利的機器》),1873年,哥本哈根皇家藝術博物館藏) 以及這個村人們現在的生活。這個村子經歷了兩個世紀前的輝煌之後又恢復了鄉村的寧靜。這些作品首次為他贏得了新聞界對他的積極評價。
在西斯萊1860年代的早期風景作品中,充滿了沉穩的色調,作品多以厚重的茶色、綠色及灰色、藍色為主,亦表現他對於結構與空間的喜好。

又一幅同名畫作

【畫作名稱】《馬利港的洪水 》


【創作者】阿爾弗萊德·西斯萊(英國)
【創作年代】1876年
【類別】畫布油畫
【風格】印象主義
【題材】風景
【規格】60 x 81 cm
【材質】 布 油彩
【現存藏處】 巴黎 奧賽博物館(Musée d’Orsay)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