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

香港文匯報

香港文匯報是一份面向香港社會各界的綜合性主流大報,創辦於1948年9月9日,隸屬於香港文匯報有限公司。香港文匯報以愛國愛港為宗旨,堅持“文以載道、匯則興邦”的理念和“包容、合作、創新、拓展”的準則,權威性得到香港社會各界的肯定和認同。香港文匯報具有具有六十多年歷史,見證新中國誕生和發展的歷史,記載香港踐行“一國兩制”的歷程,是香港與內地之間企業及民眾訊息交流、深入了解的重要橋樑;其對中央政府方針政策的權威解讀,對港澳台時政及民生的深入報導,廣受讀者關注。

基本信息

宗旨

香港文匯報香港文匯報

香港文匯報以愛國愛港為辦報宗旨,一貫以落實“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為己任,新聞報導公正翔實,及時準確;新聞內容詳盡豐富,生動活潑;版面時尚,色彩艷麗,印刷精美。

創刊背景

香港文匯報創辦的重要背景,是上海文匯報被當時的國民黨政府查封停刊。創刊於1938年的上海文匯報,在中華民族危亡之時,大力宣傳抗日,而在抗戰勝利之後,又立場鮮明地鼓吹民主進步,反對內戰,令當時的國民黨政府十分不滿,迫使上海文匯報於1947年5月24日停刊。

當時,由國民党進步人士李濟深、何香凝、蔡廷鍇創建的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正在籌辦其機關報,李濟深等極希望原上海文匯報負責人徐鑄成主持報政,雙方經過商議,乃把創辦民革機關報與文匯報復刊計畫結合起來,在香港各界愛國人士的大力支持下,1948年9月9日,香港文匯報正式創刊。

發展歷程

香港文匯報創刊於1948年9月9日,它是由上海文匯報同仁與當時在香港的愛國民主人士共同創辦的。

鑒於當時的上海文匯報被國民黨政府查封停刊,由國民党進步人士李濟深、何香凝、蔡廷鍇創建的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正在籌辦其機關報,李濟深等極希望原上海文匯報負責人徐鑄成主持報政,雙方經過商議,乃把創辦民革機關報與文匯報復刊計畫結合起來。在香港各界愛國人士的大力支持下,香港文匯報正式創刊。

香港文匯報創刊初期,郭沫若、矛盾、千家駒、翦伯贊、柯靈、胡繩等均參與采編工作,成為中國新聞史上一大奇觀。她始終以愛國愛港為宗旨,植根香港,面向廣大香港民眾。創辦之初,為新中國的誕生搖旗吶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積極報導國家的新貌與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更是以對中國內地新聞報導的權威性而稱譽香港社會,成為密切內地與香港交流的重要橋樑。在香港回歸祖國的過渡期內,香港文匯報大力宣傳「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的偉大構想,為香港的順利回歸作出貢獻。香港回歸祖國之後,香港文匯報積極支持特區政府依照基本法實施的各項舉措,促進香港的穩定繁榮。

與此同時,香港文匯報始終力求客觀、公正地報導香港本地的政治、經濟、民生以及社會新聞,而在生活情趣、文學藝術、歷史文化方面,也兼而有之,多姿多彩,雅俗共賞。

六十多年來,香港文匯報在東方之珠立足、生根、壯大,與廣大香港民眾經歷了共同的悲歡,同呼吸,共命運。今天香港文匯報正順應時代的潮流,銳意改革,走向更加輝煌的明天。

發行

香港文匯報總發行量在香港各報中居前列,每日除在香港、九龍、新界的各銷售點發售外,還在「百佳」、「7-11便利店」、「OK便利店」、「華潤萬家超市」等分布廣泛的大型超市和零售點發售。此外,香港各大酒店和三百餘間學校、航空公司、輪船公司、巴士公司、各交通要道的口岸等,都大批訂購當日文匯報

香港文匯報是經國家特別批准進入內地發行的少數香港報紙之一,目前在內地發行量穩居香港報紙首位。每日經空運銷往內地的城市包括京、津、滬、渝四個直轄市及所有省會城市,深圳、珠海等沿海開放城市。在內地特別是高層部門具有廣泛影響,近年來內地的銷量與讀者量都穩定增長。

香港文匯報在美國、加拿大、歐洲、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韓國等國發行33個海(境)外版,每日僅在台灣與海外總銷量逾190多萬份,讀者遍及五大洲,總人數超過六百。

海外版

自2001年開始,香港文匯報銳意發展海外市場,10年來先後與海外、境外60家媒體合作,成功創辦了「美洲版」、「東南亞版」、「菲律賓版」、「西馬中華財經版」、 「東馬沙勞越版」、「東馬沙巴版」、「加拿大商務版」、「北馬專版」、「英國版」、「歐洲商務版」、「台灣專版」、「韓國版」 、「美洲商務版」、「山打根版」、「泰國版」、「印尼專版」、「日本精編版」、「日本文摘版」、「日本專版」、「紐西蘭專版」、 「美洲專版」、「希臘專版」、「澳大利亞專版」、「美洲精編版」、「俄羅斯專版」、「加拿大專版」、「僑聲報合作專版」、「羅馬尼亞專版」、「大洋洲專版」、「香港文匯報美南專版」、「香港文匯報美西專版」、「香港文匯報南非專版」及「香港文匯報歐洲專版」等33個海(境)外版,發行網遍布全球。香港文匯報海外版每日僅在台灣與海外總銷量逾190多萬份,讀者總人數超過600萬。

香港《文匯報》還與澳洲墨爾本《聯合時報》、日本東京都《留學生新聞》、美國德州《美中信使報》、美國科州《中美郵報》、義大利華人電視台(歐洲華人傳媒集團)、義大利《世界中國》、菲律賓華商縱橫傳媒及香港《成報》、澳門《澳門月刊》27家海外(境外)媒體建立合作關係,分別在新聞資源共享等方面進行多方位合作。連同上述33個海外版合作媒體,香港文匯報海外(境外)合作媒體已達60家。

香港文匯報海外版以報導中國內地各個領域最新動態、訊息,以及香港新聞和海外當地要聞為主,讀者重點是當地華人華僑。香港文匯報海外版推出以後,贏得世界各地口碑,對在海外推介祖國建設成就及宏揚中華文化發揮了作用。

香港文匯報「台灣專版」主要介紹內地和港澳的旅遊及經貿資訊,讓台灣讀者增加對內地和港澳的進一步了解。

香港文匯報香港文匯報

82009年度香港報業公會新聞獎最佳經濟新聞報導優異最佳圖片組(體育組)冠軍最佳新聞寫作(中文組)亞軍最佳科學新聞報導亞軍/季軍/優異最佳經濟新聞寫作(中文組)優異最佳標題(中文組)季軍最佳新聞版面設計亞軍

香港文匯報香港文匯報

82008年度香港報業公會新聞獎最佳經濟新聞報導冠軍/優異圖片組(特寫組) 冠軍最佳新聞寫作(中文組) 亞軍/優異最佳新人季軍最佳科學新聞報導優異最佳經濟新聞寫作(中文組) 優異最佳標題(中文組) 優異圖片組(新聞組) 優異

香港文匯報香港文匯報

82007年度香港報業公會新聞獎最佳新聞寫作(中文組)冠軍/季軍/優異最佳標題(中文組) 冠軍/季軍/優異最佳經濟新聞報導冠軍/優異最佳經濟新聞寫作(中文組) 冠軍圖片組(新聞組) 亞軍最佳新人季軍圖片組(特寫組) 優異

香港文匯報香港文匯報

82006年度香港報業公會新聞獎最佳標題(中文組)冠軍/亞軍最佳圖片(特寫組)季軍最佳新聞版面設計季軍最佳新聞寫作(中文組)季軍 / 優異

香港文匯報香港文匯報

82005年度香港報業公會新聞獎最佳新聞寫作(中文組)冠軍最佳標題(中文組)冠軍最佳經濟新聞寫作(中文組)亞軍/季軍最佳科學新聞報導季軍

香港文匯報香港文匯報

82004年度香港報業公會新聞獎最佳經濟新聞寫作(中文組)亞軍最佳新聞寫作(中文組)季軍最佳標題(中文組)優異

香港文匯報香港文匯報

82003年度香港報業公會新聞獎最佳新聞寫作(中文組)冠軍最佳新聞報導優異

香港文匯報香港文匯報

82002年度香港報業公會新聞獎最佳新聞版面設計冠軍最佳經濟新聞寫作(中文組)優異

香港文匯報香港文匯報

82001年度香港報業公會新聞獎最佳新聞版面設計亞軍

香港文匯報香港文匯報

2007年香港攝影記者協會《前線·焦點》攝影比賽8一般新聞組冠軍人物組冠軍突發新聞組季軍

香港文匯報香港文匯報

2006年香港攝影記者協會《前線·焦點》攝影比賽8一般新聞組季軍圖片故事組亞軍特寫組亞軍人物組優異一般新聞組優異自然與環境組優異

香港文匯報香港文匯報

2005年香港攝影記者協會《前線·焦點》攝影比賽8突發新聞冠軍

香港文匯報香港文匯報

2004年香港攝影記者協會《前線·焦點》攝影比賽8一般新聞亞軍

香港文匯報香港文匯報

2003年香港攝影記者協會《前線·焦點》攝影比賽8一般新聞亞軍

香港最佳新聞獎是香港報業公會每年舉辦的主要活動,旨在嘉許業內傑出新聞工作者的成就和提升業界的專業水平。

香港攝影記者協會由來自香港各主要報章和重要刊物的攝影記者組成﹐每年舉辦一次新聞攝影比賽。

經營

香港文匯報的業務正朝著集團化、多元化發展。除本身的新聞報導、印刷發行和廣告拓展業務之外,還在香港及內地擁有八間全資附屬公司,業務領域涵蓋廣告推廣、資訊服務、招商策劃、圖書出版、上市推介、論壇博覽和投資諮詢等。

數字報

數字報參照擴展閱讀。

讀者特點

(一)層次高:讀者平均月收入24,862港元,中學程度以上讀者占84%,商界、政界、專業界精英占50%以上;

(二)中青年為主:平均年齡48歲,近幾年增加的讀者平均年齡為36歲;

(三)讀者群穩定:閱讀本報五年以上者占74%,其中有70%的讀者每天閱讀本報,自己訂購本報的讀者占77%。調查結果還顯示,認為文匯報可信度高的讀者占66.7%;認為適合政府和企業決策人士及知識階層閱讀的占68.5%;認為文匯報不斷進取的65%,認為文匯報有明顯改善者占57%;喜歡讀中國新聞的占71%,關注中國內地新聞的占96%。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