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巴拉的迷途:十四世達賴喇嘛人和事

香巴拉的迷途:十四世達賴喇嘛人和事

出版社: 達賴的行動與微笑(2008年以來)。 與美國人的“結緣”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世界知識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6月1日)
外文書名: The Man Losing His Way to Shangri-la

香巴拉的迷途:十四世達賴喇嘛人和事香巴拉的迷途:十四世達賴喇嘛人和事

平裝: 367頁
開本: 16
ISBN: 9787501240661, 7501240663
條形碼: 9787501240661
尺寸: 24 x 16.6 x 2.6 cm
重量: 640 g

作者簡介

張永攀,歷史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陝西省榆林市人,1975年生,2003年西北大學博士畢業後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工作,曾擔任《歷史研究》、《中國社會科學》編輯、汕頭大學博士後研究人員,2006年調入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從事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印(英)關係中的西藏問題,發表有論文二十餘篇及編著《歷史研究50年總目》等,並主持和參與多項國家社會科學研究課題。
孫宏年,1972年生,山東省充州人。2000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獲博士學位。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副研究員,主要從事歷史地理、近代中外關係史研究,側重西方邊疆理論、中國西南邊疆史地、中越關係研究,出版相關著作3部,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厲聲,1949年8月生於北京,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獲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兼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新疆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民族史學會副會長、中國中俄關係史學會副會長、中國中外關係史學會副會長、武漢大學中國邊界研究院兼職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兼職教授、吉林大學兼職教授、新疆大學兼職教授、雲南大學兼職教授、內蒙古師範大學兼職教授、石河子大學兼職教授。主要從事中國疆域史、西北邊疆歷史與現狀、中亞近現代歷史研究,著有相關著作12部、論文80餘篇。

內容簡介

《香巴拉的迷途(十四世達賴喇嘛人和事)》是我國迄今為止第一部較
為全面系統地介紹現世(十四世)達賴喇嘛從1935年出生直到2011年70多年
間的人生境況、其前功後過的人生經歷的圖書。
十四世達賴的尋訪、認定和早年生活(1935~1949年);
從“親政”到流亡:愛國與分裂的搖擺(1950~1959年);
“冷戰”陰影下的流亡(1959~1978年);
從派遣參觀團到放棄“中間路線”(1979~1999年);
21世紀初的達賴喇嘛(2000~2007年);
達賴的行動與微笑(2008年以來)。
《香巴拉的迷途(十四世達賴喇嘛人和事)》這樣的敘述,足以幫助讀
者了解現世達賴喇嘛本人七十多年間的言行及其前後變化,進而認識這個
我們耳熟能詳但未必真正了解的十四世達賴喇嘛。本書由厲聲、孫宏年、
張永攀著。

目錄

緒言
第一章 十四世達賴的尋訪、認定和早年生活(1935~1949年)
西藏噶廈內部鬥爭與熱振的觀湖和尋訪
拉木登珠及其家庭
拉木登珠赴藏
初入西藏與中央派員入藏
免予靈童金瓶掣籤
坐床儀式前後
坐床後的童年生涯
與美國人的“結緣”
父親亡故
第二章 從“親政”到流亡:愛國與分裂的搖擺(1950~1959年)
“神明”指路:未成年的達賴開始親政
出走亞東:親政之初的彷徨
歷史性的決斷:擁護十七條協定
平靜與波瀾:學經、執政及其轉變
堅定的決斷:不顧阻撓,出藏晉京
參政中央: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
景仰與歌頌:毛主席令達賴終生難忘
參觀祖國各地,感受建設成就
畫像、法輪見證:歌頌毛主席,擁護共產黨
欣然履新:出任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主任
訪印前後:西藏籌委會主任的搖擺
從彷徨到流亡:被脅出藏
第三章 “冷戰”陰影下的流亡(1959~1978年)
“聲明”的背後:流亡之初的彷徨
寬容與耐心:中央的等待
訴諸聯合國及出訪:“國際公關”活動的開始
“西藏流亡政府”:政教合一的民主政府
“暴力求獨”的受挫:與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合作
第三章 從派遣參觀團到放棄“中間路線”(1979~1999年)
參觀團背後的陰謀
從“五點計畫”到“七條建議”
回國契機與意外的收穫
1990~1999年:放棄“中間路線”
達賴的健康與政治口號的轉變
暴力活動與“非暴力”主張
與中央政府的“溝通”態度
“穩定與團結”:聯合“台獨”與“漢藏和解”
尋求“外援”:頻繁的“國際公關活動”
夾雜政治、經濟目的的“弘法”活動
寄人籬下:拉攏和討好印度政府
排除異己:宗教信仰的“自由”
任人唯系:達賴的權力圈子
與納粹、邪教組織的糾葛
第五章 行動與微笑(2008年以來)
陽光下的血腥:拉薩、甘南和境外的暴力事件
“非暴力”的謊言
應和與怒吼:達賴能否微笑依舊
奧運會之夢:達賴無緣開幕式
與中央政府的接觸商談
“志同道合”:與“疆獨”、“台獨”分子的往來
遊走世界:達賴“國際公關”的得與失
印度之子”:無心之語,還是真實之意?
結語 何處是歸途
主要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