餱糧

餱糧
拼音: hóuliáng
解釋: 1.乾糧;食糧。

基本解釋

乾糧;食糧。《尸子》卷下:“乃遣使巡國中,求百姓賓客之無居宿、絶餱糧者賑之。”《晉書·李壽載記》:“壽大悅,乃大修船艦,嚴兵繕甲,吏卒皆備餱糧。”《新唐書·循吏傳·陳君賓》:“去年關內六州穀不登,餱糧少,令析民房逐食。”
餱糧:食糧;乾糧。《詩·大雅·公劉》:“迺積迺倉,迺裹餱糧。”三國魏曹植《應詔》詩:“雖有餱糧,飢不遑食。”明許自昌《水滸記·慕義》:“宛子城中,富積餱糧萬萬。”章炳麟《東夷》詩之一:“隴首餘餱糧,道路無拾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