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禽場禽病檢驗手冊

24.沙氏培養基 30.呂氏血清培養基第四節 12.尿素酶試驗

作品目錄

目錄
第一篇 禽病的微生物學診斷
第一章 細菌的分離培養
第一節 玻璃器皿的準備
一、處理
二、洗滌
三、乾燥
四、包裝
五、滅菌
六、組織搗碎機的洗滌與消毒
第二節 培養基的製備
一、製作的一般要求
二、製備的步驟和方法
第三節 常用培養基的製備
一、液體培養基
1.肉水 2.營養肉湯培養基 3.馬丁氏蛋白腖液 4.四硫磺酸鹽肉湯 5.四硫磺
酸鈉煌綠增菌液(TTB) 6.煌綠增菌培養基 7.亞硒酸鹽(S.F)增菌液 8.亞硒酸鹽
胱氨酸增菌液(SC) 9.氯化鎂孔雀綠增菌液(MM) 10.緩衝蛋白腖水(BP) 11.乳糖
膽鹽發酵管 12.乳糖發酵管 13.血清肉湯
二、固體培養基
1.營養瓊脂培養基 2.半固體培養基 3血液瓊脂培養基 4.朱古力瓊脂培養基
5.血清瓊脂 6.肝湯瓊脂 7.血清肝湯瓊脂 8.馬丁氏瓊脂 9.雞肉湯瓊脂培養基
10.麥康凱瓊脂 11.沙門氏菌志賀氏菌瓊脂(簡稱SS瓊脂) 12.伊紅美藍瓊脂
13.煌綠瓊脂 14.亞硫酸鉍瓊脂 15.DHL瓊脂 16.HE.瓊脂 17.三糖鐵瓊
脂 18.高鹽甘露醇瓊脂 19.高鹽卵黃瓊脂 20.卵黃瓊脂 21.葡萄糖瓊脂
22.葡萄糖血液瓊脂 23.甘露醇卵黃多粘菌素瓊脂 24.沙氏培養基 25.查
別克氏培養基 26.高鹽察氏培養基 27.雞支原體培養基 28.皰肉培養基(熟肉培
養基) 29.脫脂牛乳培養基
三、生化用培養基
1.糖發酵培養基 2.Hugh-Leifson氏培養基 3.蛋白腖水 4.葡萄糖蛋白腖液
5.西蒙氏檸檬酸鹽瓊脂 6.尿素培養基 7.尿素瓊脂 8.明膠培養基 9.硝酸
鹽培養基 10.苯丙氨酸培養基 11.胺基酸脫羧酶培養基 12.0NPG培養基
13.丙二酸鈉培養基 14.氰化鉀培養基 15.醋酸鉛瓊脂 16.硫酸亞鐵瓊脂
17.縮蘋果酸鈉培養基 18.有機酸培養基 19.葡萄糖銨培養基 20七葉苷培養基
21.石蕊牛乳培養基 22.美藍牛乳培養基 23.馬尿酸鈉培養基 246.5%
氯化鈉肉湯 25.澱粉培養基 26.卵黃瓊脂 27.Thornley氏精氨酸培養基
28.DNA瓊脂 29。甘油品紅肉湯 30.呂氏血清培養基
第四節 微生物學檢驗材料的採集、保存和運送
一、採集和保存
二、運送
第五節 細菌的分離培養
一、分離培養的注意事項
二、待檢材料的處理
三、分離培養方法
四、純培養菌的挑選方法
五、純培養菌的移植接種法
第二章 細菌的鑑定
第一節 形態特徵檢查法
一、不染色標本片的製備
(一)濕片(又稱壓片)
(二)懸滴標本片
(三)陰性染色(負染色)法
二、染色標本片的製備
(一)培養物染色標本片的製備
(二)血液染色片(血片)的製備
(三)組織染色片的製備
三、染色與染色法
(一)染液的配製
(二)染色劑和染色法
1.呂氏鹼性美藍染色法 2.瑞氏染色法 3.姬姆薩氏染色法 4.革蘭氏染色法
5.改良的革蘭氏染色法 6.齊、尼二氏抗酸染色法 7.呂氏美藍莢膜染色法 8.克利
特氏莢膜染色法 9.結晶紫福馬林莢膜染色法 10.番紅染色液莢膜染色法 11.赫
斯氏莢膜染色法 12.安沙尼氏莢膜染色法 13.復紅美藍芽胞染色法 14.孔雀綠番
紅芽胞染色法 15.李富遜氏鞭毛染色法 16.葛雷氏鞭毛染色法 17.印度墨汁螺鏇
體染色法 18.黑色素螺鏇體染色法 19.剛果紅螺鏇體染色法 20.方登納氏螺鏇體
染色法 21.復紅美藍壞死桿菌染色法 22.棉藍真菌染色法 23.中國藍真菌染色法
24.雞霉形體染色法 25.鹼性復紅染色法
四、細菌形態檢查的要點
(一)形狀與排列
(二)結構
(三)染色性
(四)大小
(五)運動力
第二節 培養特性檢查法
一、生長條件的檢查法
二、生長表現的檢查法
第三節 生物化學特性檢查法
1.糖發酵試驗 2.葡萄糖代謝型測定 3.靛基質試驗 4.甲基紅試驗 5.V―P試驗
6.檸檬酸鹽利用試驗 7.丙二酸鈉利用試驗 8.馬尿酸鈉水解試驗 9.硝酸鹽還
原試驗 10.硫化氫試驗 11.產氨試驗 12.尿素酶試驗 13.美藍還原試驗
14.石蕊牛乳試驗 15.接觸酶(過氧化氫酶)試驗1 16.接觸酶(過氧化氫酶)試驗2
17.氧化酶試驗 18.凝固酶試驗 19.氰化鉀試驗 20.明膠液化試驗 21七葉
苷水解試驗 22.有機酸鹽用利試驗 23.澱粉分解試驗 24.苷油品紅試驗 25.氨
基酸脫羧酶試驗 26.苯丙氨酸脫氨酶試驗 27.精氨酸雙水解酶試驗 28.β-半乳糖苷酶
試驗 29.脫氧核糖核酸(DNA)酶試驗 30.細胞色素氧化酶試驗 31.卵磷脂酶試驗
32.縮蘋果酸鹽利用試驗 33.葡萄糖銨利用試驗 34.膽汁溶解試驗 35.凝固血
清液化試驗
第四節 抗原特性檢查法
第五節 病原性檢查法
一、材料的處理
二、雞和雞胚接種法
三、雞的採血法
四、小白鼠的接種與採血法
五、實驗動物接種後的觀察
六、實驗動物的剖檢、病料採取和檢驗
第三章 雞場常見病原菌的檢驗
第一節 綠膿桿菌
第二節 大腸桿菌
第三節 沙門氏菌和亞利桑那菌
第四節 雞副嗜血桿菌
第五節 巴氏桿菌
第六節 金黃色葡萄球菌
第七節 鏈球菌
第八節 丹毒桿菌
第九節 李氏桿菌
第十節 普通變形桿菌
第十一節 蠟樣芽胞桿菌
第十二節 梭狀芽胞桿菌
一、肉毒梭菌
二、魏氏梭菌
三、腐敗梭菌
四、諾維氏梭菌
第十三節 雞敗血性支原體
第十四節 麴黴菌
第四章 雞胚內病毒的培養
第一節 材料和設備
第二節 接種方法
一、接種的途徑和用途
二、接種的方法
(一)尿囊腔接種法
(二)絨毛尿囊膜接種法
(三)卵黃囊接種法
第五章 血清學檢驗
第一節 基礎知識
一、抗原和抗體
二、抗原、抗體反應的一般特點
三、血清學試驗
第二節 凝集反應
一、原理
二、種類
(一)平板凝集反應
(二)試管凝集反應
三、套用
(一)雞白痢和雞傷寒的診斷
(二)雞霉形體病的診斷
第三節 免疫擴散試驗
一、原理
二、套用
(一)雞傳染性囊病的診斷
(二)雞馬立克氏病的診斷
(三)雞淋巴細胞白血病的診斷
第四節 紅細胞凝集試驗(HA)和紅細胞凝集抑制試驗(HI)
一、原理
二、套用
三、雞新城疫(ND)的(HA)和(HI)
四、雞減蛋綜合病(EDs―76)的(HA)和(HI)
第五節 間接紅細胞凝集試驗
一、原理
二、雞傳染性支氣管炎間接血凝試驗
第二篇 禽病的病理學診斷
第六章 雞屍體剖檢技術
第一節 目的和要求
第二節 準備和注意事項
第三節 方法
第四節 病理變化及其特徵
第五節 病理材料的採集和運送
第七章 雞的常見病主要剖檢病變
第一節 病毒性傳染病
一、傳染性支氣管炎
二、傳染性喉氣管炎
三、雞新城疫
四、禽流感
五、禽痘
六、傳染性法氏囊病
七、馬立克氏病
八、淋巴性白血病
九、產蛋下降綜合病(EDS―76)
十、包涵體肝炎
第二節 細菌性傳染病
一、禽霍亂
二、雞白痢
三、大腸桿菌病
四、傳染性鼻炎
五、葡萄球菌病
六、綠膿桿菌病
七、霉形體病
八、麴黴菌病
第三節 其它疾病
一、寄生蟲病
1.球蟲病 2.住白細胞原蟲病 3.組織滴蟲病
二、中毒病
1.磺胺類藥物中毒 2.呋喃類藥物中毒 3.黃麴黴毒素中毒 4食鹽中毒
三、營養代謝病
1.維生素A缺乏症 2.維生素B1缺乏症 3.維生素B2缺乏症 4.維生素E缺
乏症 5.維生素K缺乏症 6.鈣磷缺乏症 7.錳缺之症 8.硒缺乏症
9.痛風
四、雜症
1.脂肪肝綜合症 2.出血性綜合症
第三篇 養雞場常用的獸醫檢測技術
第八章 細菌對藥物的敏感試驗
第一節 對抗菌物的敏感試驗
一、紙片法
二、試管法
三、平板挖洞法
四、平板挖溝法
五、瓊脂稀釋法
六、泡沫塑膠片(或海棉)法
第二節 抗菌素的聯合藥敏試驗
一、紙條法
二、試管法
第三節 體液中抗菌素濃度的測定
一、試驗材料
二、試驗方法
第九章 消毒劑的篩選試驗
第一節 對細菌的最低抑制濃度試驗
一、試驗材料
二、試驗方法
三、結果判定
第二節 中和劑及其選擇方法
一、中和劑
二、選擇中和劑的方法
第三節 對細菌的最低殺菌濃度試驗
一、試驗材料
二、試驗方法
三、結果判定
第四節 腐蝕性試驗
一、試驗材料
二、試驗方法
三、結果判定
第五節 對皮膚刺激作用的觀察
一、試驗材料
二、試驗方法
(一)皮膚塗敷試驗
(二)皮膚斑貼試驗
第六節 現場消毒效果試驗
一、試驗材料
二、試驗方法
三、結果判定
第十章 養雞場的微生物學檢測
第一節 基本技術和要求
一、無菌概念和無菌操作
二、培養技術的基本操作
三、使用吸管的技術
四、活菌計數法
第二節 孵化場微生物學檢測
一、種蛋表面微生物學檢測
二、孵化器和孵化室空氣微生物學檢測
三、出雛器微生物學檢測
四、物體表面微生物學檢測
第三節 養雞場的微生物學檢測
一、物體表面和工作人員手的微生物學檢測
二、空氣中細菌含量的檢測
三、土壤中細菌含量的檢測
四、消毒液微生物學監測
第十一章 飼料的微生物學檢測
第一節 菌落總測定
一、材料
二、檢驗程式
三、檢驗步驟
四、菌落計數方法
第二節 大腸菌群測定
一、材料
二、檢驗程式
三、檢驗步驟
第三節 沙門氏菌的檢驗
一、材料
二、檢驗程式
三、檢驗步驟
第四節 黴菌數的測定
一、材料
二、檢驗程式
三、檢驗步驟
第五節 飼料衛生微生物學標準
一、飼料衛生標準
二、其他國家飼料衛生標準
第十二章 飲水的微生物學檢測
第一節 飲水衛生的指標
一、大腸桿菌指數和大腸桿菌價
二、大腸桿菌最近似數的測定(最可能數MPN)
第二節 微生物學檢測方法
一、水樣的採取
二、細菌總數的測定
三、大腸桿菌數的測定
四、大腸桿菌最近似數的測定(最可能數MNP)
第十三章 熱力和紫外線殺菌效果的檢查法
第一節 熱力殺菌效果檢查法
一、乾熱殺菌效果的檢查
二、濕熱殺菌效果的檢查
第二節 紫外線燈殺菌效果的檢查
一、照射強度和照射劑量
二、殺菌能力與照射強度
三、照射劑量和時間
四、使用方法和要求
五、紫外線燈殺菌效果的檢查
附錄
一、實驗室常用濃度溶液的配製
(一)百分濃度
(二)摩爾濃度
(三)摩爾濃度溶液的配製
二、實驗室常用溶液的配製
(一)緩衝液
(二)清潔液
(三)消毒用碘酊
(四)指示劑的配製法
三、比濁計數法和比濁管
四、菌種保存法
五、簡易菌苗和卵黃抗體的製作方法
(一)組織滅活菌的製作
(二)油佐劑滅活苗的製作
(三)高免卵黃抗體的製作
六、簡易抗菌藥紙片的製備方法
七、Kauffman-White沙門氏菌抗原表(節錄)
八、養雞場微生物學實驗室需用的藥品和器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