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帚
做飯用的類似笤帚的工具,由此得名。一般用來刷鍋和清理切菜的案板,多是由脫粒後的高粱的穗或者或者地膚莖稈製成,民間的飯帚多沾水使用,用後甩乾或者自然乾燥。
詞語
飯帚
拼音
fànzhǒu 注音
ㄈㄢˋㄓㄡˇ
引證解釋
掃去灶上飯粒等的笤帚。明王圻等《三才圖會·器用·飯帚》:“慎既漢人,所記疑皆秦漢時事,今之飯籮亦飯帚之類耳。”參閱宋高承《事物紀原·什物器用·飯帚》、清唐訓方《里語徵實》卷中上。名稱來源
做飯用的類似笤帚的工具,由此得名。一般用來刷鍋和清理切菜的案板,多是由脫粒後的高粱的穗或者或者地膚莖稈製成,民間的飯帚多沾水使用,用後甩乾或者自然乾燥。分布範圍
在山東、河南等地常見。理解
凡扎小頭或大頭的笤帚均用散穗的高粱糜子,將其籽粒摔淨,去掉葉鞘及箭桿下面的節,然後把中散穗同直千穗(中間有硬芯)分開,挑出中散穗的糜子,在扎笤帚時做外皮,直千的糜子做骨架用。然後把挑選好的外皮用的中散穗箭稈用手工刀剖成兩半。將準備作笤帚芯的直千穗的箭稈從穗頭根部切掉,切掉的箭稈可留作串蓋簾用,笤帚把的中間可用 笤帚一般秫秸充填。再將整理後的糜子平鋪在硬實的地面上,用石磙子碾壓,壓軟為止。再將糜子用水濕潤(將糜子放在盛水的缸中或撣水、沾水),濕潤時間約1小時左右。延伸
準備好扎結笤帚的用具。做一把笤帚需要糜子0.5公斤、鐵絲7百克。取一根長四米、粗3~5毫米的油鋼絲繩,將其一端系在屋內的一個往腳或門框上,另一端系在走桿中部。走桿後面一端系一條寬7-10厘米、長80-90厘米的膠板帶,另一端是可掛可摘的環勾與走桿一端相連。在扎笤帚時,將走桿帶系在腰上,取3~4棵芯糜子,再拿4根皮糜子,夾一根作秸,用油鋼絲勒緊,壓入22-25號鐵絲勒第一道,每道繞兩圈鐵絲。第二道拿4根芯糜子、2根皮糜子、1根秫秸,續在第一道後邊,勒法和第一道相同。第三、四道同上。第五道即最後一道拿4根皮糜子、1根秫秸、兩邊各加四根皮糜子,勒兩圈,然後向上每隔3~5厘米勒一道。共勒15~17道。出現時間
掃去灶上飯粒等的笤帚。 明 王圻 等《三才圖會·器用·飯帚》:“ 慎 既 漢 人,所記疑皆 秦 漢 時事,今之飯籮亦飯帚之類耳。”參閱 宋 高承 《事物紀原·什物器用·飯帚》、 清 唐訓方 《里語徵實》卷中上。方言讀音
山東方言讀“帚”為zhu(輕聲),笤帚為tiao zhu,方言中稱之為fan zhu,此名稱常被後輩調侃。面帚
多用黍類作物的穗製成,較之飯帚更為細密精緻,一般在麵粉加工是用來掃面,將面掃到葫蘆做的瓢中再次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