飢附飽揚

飢附飽揚

“飢附飽揚”([jī fù bǎo yáng),指不得志時即來依附,得志時便遠走高飛。語出《後漢書.呂布傳》:"譬如養鷹,飢即為用,飽則揚去。"

基本信息


解釋

後漢書·呂布傳》:“譬如養鷹,飢即爲用,飽則颺去。”《晉書·慕容垂載記》:“且 垂 猶鷹也,飢則附人,飽便高颺,遇風塵之會,必有陵霄之志。”後遂以“飢附飽颺”謂不得志時即來依附,得志時便遠走高飛。《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回目:“ 滿少卿 飢附飽颺, 焦文姬 生讎死報。”《孫中山全書》附錄《孫大總統廣州蒙難記》:“如 陳炯明 者,飢附飽颺,外強中乾,諉過推罪,嫁禍貽患。”參閱 清 鄭志鴻《常語尋源·飢附飽颺》。

相關內容

成語 漢語 詞語 辭彙 詞典 成語典故

成語資料

【成語】飢附飽揚
【注音】jī fù bǎo yáng
【釋義】附:依附,歸附;揚:飛揚。不得志時即來依附,得志時便遠走高飛。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人很勢利
【結構】聯合式
【年代】古代
【相近詞】飢附飽颺
【反義詞】始終如一
【同韻詞】馬瘦毛長、酒瓮飯囊、有奶便是娘、釁發蕭牆餘響繞樑、順人者昌,逆人者亡、挑大樑、紈袴膏梁、先下手為強、鶯飛草長

成語出處

譬如養鷹,飢即為用,飽則颺去。 《後漢書·呂布傳》

成語故事

南北朝時期,前燕王的兒子慕容垂因受到排斥就去投奔親秦王苻堅。苻堅十分隆重地迎接他。宰相王猛認為慕容垂有雄才大略,應該殺了他。苻堅不聽。權翼認為慕容垂是飢餓的老鷹吃飽了就會離開。後來慕容垂成為後燕的第一位君主。

成語示例

滿少卿飢附飽揚,焦文姬生仇死恨。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