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肉寢皮

食肉寢皮

食肉寢皮,割他的肉吃,剝他的皮睡,形容對敵人的深仇大恨。出自《春秋左傳·襄公二十一年》。

基本信息

典源

春秋左傳·襄公二十一年》,「齊莊公朝指殖綽、郭最。曰:『是寡人之雄也。』州綽曰:『君以為雄,誰敢不雄。然臣不敏,平陰之役,先二子鳴,莊公為勇爵,殖綽、郭最,欲與焉?』州綽曰:『東閭之役,臣左驂迫,還於門中,識其枚數,其可以與於此乎?』公曰:『子為晉臣也。』對曰:『臣為隸新,然二子者,譬於禽獸,臣食其肉,而寢處其皮矣。』」晉·杜預註:「言嘗射得之。」

釋義

食肉寢皮食肉寢皮
“譬如禽獸,臣食其肉而寢處其皮矣。’”後遂以“食肉寢皮”喻敵人為禽獸,恨不得割他的肉吃,剝他的皮當墊褥,表示極端仇恨。
此意於今不錯,然當時的意思有待商榷。當時州綽認為自己比齊國殖綽、郭最勇猛,且二人曾經被自己俘獲過,恥於與二人為伍,認為這兩個人與自己相比只相當於禽獸,被自己食肉寢皮。

示例

宋李彌遜《楊政換給右武大夫恭州團練副使制》:“食肉寢皮,志每存於去惡;履腸涉血,勇屢見於先登。”
西遊記》第八回:“卻說殷小姐痛恨劉賊,恨不食肉寢皮。”
魯迅《吶喊·狂人日記》:“又一回偶然議論起一個不好的人,他便說不但該殺,還當‘食肉寢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