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工助劑

食品加工助劑就是有助於食品加工順利進行的各種物質。這些物質與食品本身無關,如助濾、澄清、吸附、潤滑、脫模、脫色、脫皮、提取溶劑、發酵用營養物質等。它們一般應在食品中除去而不應成為最終食品的成分,或僅有殘留。在最終產品中沒有任何工藝功能;不需在產品成分中標明。

食品加工助劑就是有助於食品加工順利進行的各種物質。 這些物質與食品本身無關,如助濾、澄清、吸附、潤滑、脫模、脫色、脫皮、提取溶劑、發酵用營養物質等。 它們一般應在食品中除去而不應成為最終食品的成分,或僅有殘留。 在最終產品中沒有任何工藝功能; 不需在產品成分中標明。

性質:一類特殊的食品添加劑。使食品加工能順利進行的各種輔助物質,與食品本身無關。如助濾澄清、吸附、潤滑、脫模、脫色、脫皮,提取溶劑,發酵用營養物等。一般應在製成最後成品之前除去。有的應規定在食品中的殘留量,其本身亦應為食品級商品,包括溶劑、助溶劑、助濾劑、吸附劑、潤滑劑、防黏劑,脫模劑,消泡劑等。
我國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2760-1996推薦使用的加工助劑有:氧化鐵、硫磺、矽膠、鐵粉、氧化鈣、氫氧化鈣、氯化鈣(無水)、活性炭、活性白土、硫酸亞鐵、無水碳酸鈉、丙酮、1,2-二氯乙烷、乙醇、己烷、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醚、丙醇-1、丁醇-1、丙二醇-1,2、甲醇、六號輕汽油、植物活性炭、纖維素、離子交換樹脂、二氧化矽、固化單寧、食用單寧、甲醛、905、鈀、鎳、銀、硫酸銨、氯化銨、亞硫酸銨、氨水、膨潤土、高嶺土、硅藻土、珍珠岩、凹凸棒粘土、聚丙烯醯胺、礦物油、聚甘油聚亞油酸酯、三矽酸鎂、碳酸鎂、氧化鎂、矽酸鈣鋁、滑石、石蠟、凡士林、氫氣、氮氣、二氧化碳、十二烷基磺酸鈉、次氯酸鈉、二氯異腈尿酸鈉、三乙醇胺、 氫氧化鈉、磷酸三鈉、油酸、焦磷酸四鉀、單乙醇胺、EDTA二鈉、十二烷基苯磺酸鈉、二氧化氯、碳酸鈉、氯化磷酸三鈉、脂肪醇醯胺、脂肪醚硫酸鈉、硝酸、 硫酸鈉、碳酸鈣、磷酸鈣、硫酸鋅、磷酸二氫鉀、磷酸銨、氯化鉀、碳酸氫鉀、 維生素B族、尿素、硫酸鎂、磷酸氫二鈉、磷酸二氫鈉、氯化鈣、己二酸酐、丙三醇(甘油)、己二酸、過氧乙酸、氫氧化鉀、琥珀酸、乙酸鈉、過氧化氫、鹽酸、磷酸、碳酸氫鈉、碳酸鉀、6-苄基嘌呤,松香甘油酯、植酸酶,共102種。
目錄
• 1. 氧化鐵
• 3. 矽膠
• 4. 鐵粉
• 9. 活性白土
• 12. 丙酮
• 13. 1,2-二氯乙烷
• 14. 乙醇
• 16. 石油醚
• 18. 乙醚
• 21. 丙二醇-1,2
• 22. 甲醇
• 24. 植物活性炭
• 25. 纖維素
• 26. 離子交換樹脂
• 30. 甲醛
• 32. 鈀
• 39. 膨潤土
• 40. 高嶺土
• 41. 硅藻土
• 42. 珍珠岩
• 44. 聚丙烯醯胺
• 45. 礦物油
• 47. 三矽酸鎂
• 54. 氫氣
• 55. 氮氣
• 56. 二氧化碳
• 57. 十二烷基磺酸鈉
• 58. 次氯酸鈉
• 59. 二氯異腈尿酸鈉
• 63. 油酸
• 67. 十二烷基苯磺酸鈉
• 68. 二氧化氯
• 70. 氯化磷酸三鈉
• 71. 脂肪醇醯胺
• 73. 硝酸
• 74. 硫酸鈉
• 79. 磷酸銨
• 80. 氯化鉀
• 82. 維生素B族
• 83. 尿素
• 89. 丙三醇(甘油)
• 91. 過氧乙酸
• 93. 琥珀酸酐
• 95. 過氧化氫
• 102. 植酸酶
[顯示部分][顯示全部]
1. 氧化鐵

氧化鐵其主要成分是Fe2O3,是一種用途廣泛的無機顏料。
2. 硫磺
3. 矽膠

3.1 概述
分子式:mSiO2•nH2O。由於用途等不同,而有許多品種,如活化矽膠、空分耐水矽膠、變色矽膠、柱層析矽膠薄層層析矽膠等。以細孔球形矽膠為例,硬玻璃狀透明或半透明顆粒,平均粒度5mm左右。具有多孔、大比表面積等特性。在較低相對濕度下,對水蒸氣有較強的吸附作用。對介質中的某些有害物質有選擇吸收性,因呈球形,表面光滑而機械強度高,不易破碎,阻力小。不溶於水和無機酸(氫氟酸除外),溶於苛性鹼溶液。
3.2 作用
防潮吸附劑;GB規定為食品工業用加工助劑。用於食品的防潮;工業發酵過程中吸附發酵品中的高分子蛋白質;各種工業氣體(CO2、H2、O2)的乾燥和淨化劑。
4. 鐵粉
元素鐵粉是一種廣泛套用的食品鐵強化劑,可添加到酸性果汁飲料和麵粉中。常用的元素鐵粉有還原鐵、電解鐵羰基鐵,其為灰色或灰黑色粉末,不溶於水,可溶於酸性溶液。另外,超微細元素鐵粉作為一種新型鐵營養強化劑,得到了很好的套用。超微細鐵粉在乾空氣中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在酸性水溶液中也具有良好溶解性和穩定性。鐵粉在攪拌溶解的過程中有一部分被氧化,溶解後在酸性水溶液中能長時間地保持亞鐵離子狀態。加入抗壞血酸可以明顯提高超微細鐵粉的穩定性。
5. 氧化鈣
5.1概述
俗稱生石灰、鹼石灰。化學式CaO;分子量 56.08。白色無定形粉末,含有雜質時呈灰色或淡黃色,具有吸濕性。不溶於醇,溶於酸、甘油。
5.2作用
用於製造漂白粉和石膏。實驗室用於氨氣的乾燥和醇的脫水等。
5.3安全性
本品屬強鹼,有刺激和腐蝕作用。對呼吸道有強烈刺激性,吸入本品粉塵可致化學性肺炎。對眼和皮膚有強烈刺激性,可致灼傷。口服刺激和灼傷消化道。長期接觸本品可致手掌皮膚角化、皸裂、指變形(匙甲)。
6. 氫氧化鈣
7. 氯化鈣(無水)
8. 活性炭
8.1 概述
由少量氫、氧、氮、硫等與碳原子化合而成的絡合物。黑色多孔性無味物質,粒形可從圓柱形、粗顆粒到細粉末粒子。無臭、無味,不溶於水和有機溶劑。對有機高分子物質有很強的吸著力,故對液相中的微量成分,色素,臭氣物質等均有很高的去除能力。
8.2 作用
脫色劑;脫臭劑;除味劑;食品生產中的淨化劑;GB列為加工助劑。廣泛套用於蔗糖、葡萄糖、飴糖、油脂、果汁和葡萄酒等飲料的脫色淨化、膠體物質的去除和水質處理等。
9. 活性白土

別名:活性漂土;白陶土。分子式H2Al2(SiO3)4-nH2O。無臭、無味、無毒的白色或米色粉末或顆粒。呈分散狀,有油膩感。不溶於水、有機溶劑及各種油類和脂類。幾乎完全溶於熱苛性鈉溶液中。活性白土是一種矽鋁酸鹽化合物,分子間為層狀結構,表面有很多不規則的孔穴,使其具有獨特的吸附性能,對於溶劑的淨化是一種有效且經濟的原料。用於動物油、植物油、礦物油等脫色。活性白土也是用於乾洗機過濾裝置中一種助濾原料,它可以除去泥土、沙、灰、布毛、毛髮及各種顏料與染料等。
10. 硫酸亞鐵
11. 無水碳酸鈉
12. 丙酮
12.1概述
別名:二甲酮、 醋酮、 木酮。分子式 C3H6O,分子量 58.08。 可與水互溶。無色透明易流動液體,有芳香氣味,極易揮發。與水混溶,可混溶於乙醇、乙醚、氯仿、油類、烴類等多數有機溶劑
12.2安全性
丙酮主要是對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麻醉作用,高濃度接觸對個別人可能出現肝、腎和胰腺的損害。由於其毒性低,代謝解毒快,生產條件下急性中毒較為少見。急性中毒時可發生嘔吐、氣急、痙攣甚至昏迷。口服後,口唇、咽喉燒灼感,經數小時的潛伏期後可發生口乾、嘔吐、昏睡、酸中度和酮症,甚至暫時性意識障礙。丙酮對人體的長期損害表現為對眼的刺激症狀如流淚、畏光和角膜上皮浸潤等,還可表現為眩暈、灼熱感,咽喉刺激、咳嗽等。
13. 1,2-二氯乙烷
13.1 概述
分子式C2H4Cl2,分子量98.96。無色透明易流動油狀液體,具有類似氯仿氣味和甜味。對水、酸、鹼等穩定,不氧化,不腐蝕金屬。微溶於水,混溶於乙醇、乙醚、丙酮和四氯化碳。
13.2 作用
抽提溶劑,主要用於由香辛料抽提油樹脂。
14. 乙醇

14.1 概述
又名食用酒精,分子式 C2H6O,分子量46.07。透明、五色液體,具有淡的特徵性氣味和灼烈滋味。易燃,易揮發,有吸收性。混溶於水、甘油、乙醚和氯仿。可溶於許多難溶於水的物質。
14.2 作用
抽提溶劑;載色劑;香料溶劑;防腐劑;GB規定為食品加工助劑,可用於軟飲料,冷飲,糖果,焙烤食品,布丁類,膠姆糖,槭樹糖漿,含醇飲料(酒),調味料,乳製品。
15. 己烷
15.1 概述
又名正己烷,分子式:C6H14,分子量:86.17。無色透明液體,極易揮發,有特殊臭味。粘度小。不溶於水,溶於乙醇、丙酮、乙醚和氯仿。
15.2 作用
萃取溶劑,主要用於大豆、米糠、棉籽等各種食用油脂何香辛料中油樹脂等的抽提。
16. 石油醚

16.1 概述
輕質石油產品(石油英)之一。主要為戊烷和己烷等低分子烴類的混合物。無色透明易流動液體,極易燃燒。有類似乙醚氣味。不溶於水,溶於大多數有機溶劑,可溶解油和脂肪等脂類化合物。
16.2 作用
萃取溶劑。
17. 乙酸乙酯
別名:醋酸乙酯。分子式:CH3COOC2H5;分子量:88.11;性狀:無色有果香氣味的揮發性液體,易燃燒,溶於氯仿、丙酮、醇及醚,稍溶於水。食品工業中用作特殊改性酒精的香味萃取劑;香料工業中是最重要的香料添加劑, 可作為調香劑的組分。
18. 乙醚
18.1 概述
又名二乙基醚。分子式:C4H10O分子量74.12。乙醚為五色透明液體,極易流動、揮發及燃燒。有特殊氣味,具甜味及灼燒感。微溶於水;混溶於乙醇和氯仿。
18.2 作用
萃取溶劑。
19. 丙醇-1
19.1 概述
又名丙醇、正丙醇。分子式:C3H8O,分子量:60.10。透明、無色易燃性液體,有類似乙醇特殊氣味,略有苦味。混溶於水、乙醇和乙醚。
19.2 作用
萃取溶劑,載體溶劑,香料。用於甜菜糖、糖果、營養增補劑、酒花萃取、檸檬油、香辛料油樹脂、酵母加工。
20. 丁醇-1
別名:正丁醇。分子式:C4H10O;分子量:74.12;本品為無色透明液體,具有酒味。主要用作食品調香劑。
21. 丙二醇-1,2
21.1 概述
分子式:C3H8O2,分子量:76.10。無色透明糖漿狀液體,稍有特殊氣味(略帶苦、甜味和熱感)。幾無臭。在潮濕環境中易吸水。混溶於水、丙酮、醋酸乙酯和氯仿,溶於乙醚。可溶解許多種精油,但與石油醚、石蠟和油脂不能混溶。對熱、光較穩定,低溫時更穩定。
21.2 作用
載體溶劑;濕潤劑;保濕劑;抗結劑;抗氧化劑;組織改進劑;表面活性劑;穩定劑;增稠劑;麵團調節劑;乳化劑;調味劑;賦形劑;
21.3 安全性
ADI 0~25mg/kg
21.4使用範圍
主要用於各種香料、色素、防腐劑的溶劑,香草豆、焙炒咖啡粒、天然香料等的萃取溶劑。糖果、麵包、包裝肉類、乾酪等的保濕、柔軟劑。亦可用作麵包、餡芯類的防霉助劑。
22. 甲醇

22.1 概述
分子式:CH4O,分子量:32.04。無色透明易燃液體,有特有氣味。混溶於水、乙醇和乙醚。
22.2 作用
萃取溶劑。
22.3 安全性
有毒,可致盲。
22.4使用範圍
香辛料油樹脂,酒花提取物
23. 六號輕汽油
23.1 概述
又名六號溶劑油,大都溶劑油。主要成分為脂肪屬碳氫化合物,包括已烷約74.08%,環己烷16.43%,烯烴1.55%,另含少量C5和C7為主的烷烴和環烷烴,以及微量芳烴。無色透明液體,易揮發。有刺激味。化學性能穩定。微溶於水,溶於乙醇、乙醚、丙酮和氯仿。
23.2 作用
提取溶劑,用於大豆等油料植物的油脂提取。
24. 植物活性炭

以植物為原料製成的活性炭,具有脫色、脫臭、除味、澄清的功能。活性炭是一種非常優良的吸附劑,它是利用木炭、各種果殼和優質煤等作為原料,通過物理和化學方法對原料進行破碎、過篩、催化劑活化、漂洗、烘乾和篩選等一系列工序加工製造而成。它具有物理吸附和化學吸附的雙重特性,可以有選擇的吸附氣相、液相中的各種物質,以達到脫色精製、消毒除臭和去污提純等目的。用於食品行業飲料、酒類、味素母液及食品的精製、脫色。
25. 纖維素
25.1 概述
1,4—鍵合的葡萄糖基線狀聚合體。白色無臭無味物質,含有纖維素質點,可由自身粘合作用而被壓縮為在水中能夠迅速分散的片劑。不溶於水、稀酸和幾乎所有的有機溶劑。微溶於氫氧化鈉溶液和熱的乾酪素鈉液中。具有親水親油性,能在水中漲潤,並帶負電,故可吸附溶液中的金屬離子和陽離子物質。
25.2 作用
助濾劑;抗結劑,粘結劑;增容劑;碎裂劑;分散劑;組織改進劑;增稠劑;水質處理劑。GB規定為加工助劑。EEC(歐洲經濟共同體)規定用於啤酒淨化,EEC—HACSG規定不得用於嬰兒食品。
26. 離子交換樹脂

26.1 概述
白色、淺棕色、褐色乃至黑色球狀、塊狀、粒狀或粉末,幾乎無臭。不溶於水和其他溶劑。陽離子交換樹脂較耐熱(約120℃),而陰離子交換樹脂則不耐熱。
26.2 作用
水質軟化和除鐵;葡萄糖、蔗糖、飴糖等脫色;甘油等的精製;牛奶脫鹽(鈉、鈣離子);葡萄酒的淨化(用氫離子取代鐵離子);胺基酸、蛋白質、化學調味料等的提純精緻。GB規定為加工助劑,需在食品最終製成之前除去。
27. 二氧化矽
同第二章抗結劑第四條。
28. 固化單寧
單寧是一類分子量在500~3000之間,能沉澱生物鹼、明膠及其他蛋白質的水溶性酚類化合物。固化單寧是利用化學反應獲得的一類在分離和分析化學中具有重要套用價值的新型含單寧的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可用於酶的固化、蛋白質,或製備生物鹼親合膜和親水性超濾膜、也可用於從海水或廢水中提取濃縮稀有金屬元素等等。
29. 食用單寧
單寧是一類分子量在500~3000之間,能沉澱生物鹼、明膠及其他蛋白質的水溶性酚類化合物。食用單寧必須是經過嚴格地衛生毒理實驗,證明對人體無毒無害。食用單寧的另一重要指標是單寧酸純度。按FAO/WHO 1992規定,食用單寧標準是純度≥96%。它不僅是一種有效成分的概念,重要的是≤4%部分為小分子多酚(如沒食子酸)、低聚糖、無機鹽、脂質等。
30. 甲醛
30.1概述
甲醛是無色、具有強烈氣味的刺激性氣體。分子式:CH2O,分子量:30.0。含35%—40%甲醛的水溶液通稱福馬林。是一種古老的消毒劑,弱酸性,不穩定,具有刺激性臭。此溶液沸點為19.5℃,故在室溫時極易揮發,隨著溫度的上升揮發速度加快。
30.2作用
主要用於熏蒸消毒。是一種極強的殺菌劑,在醫院和科研部門廣泛用於標本的防腐保存。
30.3安全性
為較高毒性的物質,在我國有毒化學品優先控制名單上甲醛高居第二位。甲醛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為致癌和致畸形物質,是公認的變態反應源,也是潛在的強致突變物之一。長期接觸低劑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女性月經紊亂、妊娠綜合症,引起新生兒體質降低、染色體異常,甚至引起鼻咽癌。高濃度甲醛對神經系統、免疫系統、肝臟等都有毒害。
31. 905
32. 鈀

鈀,是鉑族金屬之一,呈銀白色。熔點為1552℃,密度為12克/厘米3。鉑族金屬中,以鈀的抗腐蝕性能最差。硝酸、王水、300℃的濃硫酸及熔融的硫酸氫鉀均能溶解鈀。在350~790℃的空氣中,表面會生成一層氧化物;但高於此溫度時,氧化物又分解成金屬和氧。鈀有吸氫和透氫的特性:一定體積的鈀在常溫下,能吸收相當於它本身體積800~2800倍的氫氣。鈀及鈀黑(粒度很細)對氣體有很強的吸附能力,因而具有優良的催化特性。鈀有良好的延展性,可鍛造、軋制和拉拔成棒、片和線。
33. 鎳
鎳是略帶黃色的銀白色展性金屬,是一種具有磁性的過渡金屬。在空氣中發烏,質硬,抗腐蝕能力強,耐熱性、可塑性與韌性好,在溫度低於340℃時有磁性。鎳的特點在於化學活性大,在空氣、水、鹼及各種酸中穩定性好,主要是會形成抗腐蝕的表面氧化膜產生鈍化。鎳只有在粉未狀態下會燃燒。
34. 銀
銀的化學穩定性較好,在常溫下不氧化。但在所有貴金屬中,銀的化學性質最活潑,它能溶於硝酸生成硝酸銀;易溶於熱的濃硫酸,微溶於熱的稀硫酸;在鹽酸和“王水”中表面生成氯化銀薄膜;與硫化物接觸時,會生成黑色硫化銀。此外,銀能與任何比例的金或銅形成合金,與銅、鋅共熔時極易形成合金,與汞接觸可生成銀汞齊。
35. 硫酸銨
分子式:(NH4)2SO4 ;分子量:132.13。工業用硫酸銨為白色結晶。農業用硫酸銨晶體略帶黃色或棕色,硫酸銨帶有鹹味。易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而粘結成塊。易溶於水,是酸性肥料。
36. 氯化銨
分子式NH4C1,分子量為53.49。無色立方晶體或白色結晶。味鹹涼而微苦。相對密度1.527。加熱至350攝氏度升華。沸點520攝氏度。易溶於水,溶於液氨,微溶於醇,不溶於丙酮和乙醚。加熱至100攝氏度時開始顯著的揮發,337.8攝氏度時離解為氨和氯化氫,遇冷後又重新化合成顆粒極小的氯化銨而成白色濃霧,不易下沉,也極不易再溶解於水。吸濕性小,但在潮濕陰雨天氣也能吸潮解塊。水溶液呈弱減性,加熱時酸性增強。對黑色金屬有腐竹性,特別對銅腐蝕作用。
其腐蝕性較大,注意不要與皮膚接觸。
37. 亞硫酸銨
分子式 (NH4)2SO3•H2O;分子量134.15。無色結晶。易潮解。在空氣中易氧化。受熱 (60—70℃)分解。溶於水,其水溶液呈鹼性。不溶於醇。加熱至150℃時升華並分解。
38. 氨水
分子式:nh4oh;分子量:35.05。純淨的氨水是無色透明的液體,當氨水中混有雜質時顏色不一。氨水具有較強的揮發性,有較強的刺激性臭味、並有滲透性、腐蝕性,它能與多種酸類生成銨鹽。
39. 膨潤土

39.1 概述
分子式:Al2•4SiO2•nH2O,沂蒙脫石礦為主要成分的粘土礦。除主成分為水合矽酸鋁外,商品中可含有氧化鎂、氧化鈣、鐵、鹼及鹼土屬元素。 由於所取土層深度的不同,可由白至灰、青或藍色乃至粉紅、磚紅、灰黑等各種色調。蒙脫石含量高的,具蠟狀光澤,皂狀斷面。具有良好的吸收膨脹性、粘結性、吸附性、催化活性、懸浮性、可塑性和陽離子交換性等。
39.2 作用
加工助劑;淨化劑;抗結劑;懸浮劑;乳化劑。主要用於葡萄酒的澄清;生啤酒中懸浮酵母的助濾劑。
40. 高嶺土回目錄高嶺土主要由小於2個微米的微小片狀、管狀、疊片狀等高嶺石簇礦物(高嶺石、地開石、珍珠石、埃洛石等)組成,理想的化學式為Al2O3-2SiO2-2H2O,其主要礦物成分是高嶺石和多水高嶺石,除高嶺石簇礦物外,還有蒙脫石、伊利石、葉臘石、石英和長石等其它礦物伴生。高嶺土的化學成分中含有大量的AL2O3、SiO2和少量的Fe2O3、TiO2以及微量的K2O、Na2O、CaO和MgO等。質純的高嶺土具有白度高,質軟易分散懸浮於水中,良好的可塑性和高的粘結性,優良的電絕緣性能;具有良好的抗酸溶性,很低的陽離子交換量,較高的耐火度等理化性能。作為醫藥的塗層,吸附層、添加劑、漂白劑、製作去垢劑、化妝品、鉛筆、顏料、油漆的填料。
41. 硅藻土

41.1 概述
由硅藻的矽質細胞壁(骨骼)組成的一種生化沉積岩,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矽的水合物。白色至淺灰色或米色多孔粉末。乾燥品質輕,可浮於水有較強的吸水性。不溶於水、酸類(氫氟酸除外)和稀鹼。分為天然粉末、煅燒性粉末和熔融煅燒性粉末三種。
41.2 作用
助濾劑,砂糖精製,與活性炭合用可提高脫色效果和吸附膠質作用。
42. 珍珠岩
42.1 概述
其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矽70%~75%,氧化鋁12%~18%,氧化鉀4%~5%,氧化鈣0.2%~2%,氧化鐵0.5%~1.5%,此外尚含MgO、TiO2、MnO等。天然的珍珠岩為緻密的灰色之棕色玻璃狀火山熔岩,其主要成分是熔融的矽酸鈉鉀鋁和3%~5%的水。經膨化後為易斷裂的白色無吸濕性粉末,質輕。難溶於水,微溶於稀酸和鹼。
42.2 作用
助濾劑。
43. 凹凸棒粘土
44. 聚丙烯醯胺

聚丙烯醯胺簡稱PAM,亦稱三號凝聚劑,是線狀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分子量在300-1800萬之間,外觀為白色粉末狀或無色粘稠膠體狀,無臭、中性、溶於水,溫度超過120℃時易分解。
聚丙烯醯胺分子中具有陽性基因(-CONH2),能於分散於溶液中的懸浮粒子吸咐和架橋,有著極強的絮凝作用,因此廣泛用於水處理及電力、採礦、選煤、石棉製品、石油化工、造紙、紡織、製糖、醫藥、環保等。
45. 礦物油
礦物油又名白色油、石蠟油、液體石蠟,得自石油的高度精煉的液態烴類混合物。其性狀為無色半透明油狀無(或近乎無)螢光性液體。冷卻時無臭無味,加熱時有較弱的石油氣味。不溶於水和乙醇,溶於揮發性油,混溶於大多數非揮發性油(不包括蓖麻油)。易乳化、有滲透性、軟化性和可塑性,腸內不吸收。在食品工業上作為防粘劑、消泡劑、潤滑劑、脫膜劑、發酵助劑、保護(塗)層、拋光劑、上釉劑、賦形劑使用。
由於礦物油在人體腸道不被吸收或消化,同時能妨礙水份的吸收,醫學上將其作為潤滑性瀉藥使用,治療老年人或兒童的便秘。大量攝入可致便軟、腹瀉;長期攝入可導致消化道障礙,影響脂溶性維生素A、D、K和鈣、磷等的吸收。
46. 聚甘油聚亞油酸酯
主要用途:潤滑劑;釋放劑;抗粘劑;脫膜劑。
47. 三矽酸鎂

分子式2MgO.3SiO2.5H2O;分子量:350.89。白色粉末,不含砂礫。無味,不溶於水或醇,易受無機酸分解,微有吸濕性.
用於抗酸藥和氫氧化鋁乾凝膠一起製造胃舒平藥片,主要用於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用做工業,無臭吸收劑,還用於陶瓷及橡膠工業.
48. 碳酸鎂
49. 氧化鎂
50. 矽酸鈣鋁
是鈣長石(灰長石)的主要成分,分子式:CaO•Al2O3•2SiO2。為白色或淺灰色固體,有較高的抗壓強度,對酸有較強的化學穩定性。
51. 滑石粉
52. 石蠟
53. 凡士林
53.1 概述
主要成分為液體和固體石蠟烴類的混合物(高級烷烴和烯烴)。含有食用級抗氧化劑。一般為白色至帶黃色或淡琥珀色的半固體油脂狀物。薄層狀時透明,微有螢光。不溶於水,幾乎不溶於冷的或熱的乙醇和冷的無水乙醇中。溶於乙醚、己烷和大多數揮發和不揮發性油;易溶於苯、二硫化碳、氯仿和松節油。
53.2 作用
消泡劑;潤滑劑;脫膜劑;保護塗層
53.3使用範圍
焙烤食品;糖果;脫水果蔬;固體蛋白。
54. 氫氣

分子式:H2;分子量:2.0158。常溫下為無色、無味、無臭和無毒的可燃氣體,氣體相對密度0.08987,在常溫時,不活潑、能燃燒、火焰呈藍色,並產生高溫,燃燒時能與許多非金屬和金屬直接化合,氫氣很難液化,在空氣中的爆炸極限為4.15-73%。
氫氣屬易燃、易爆物品,在使用和裝運是嚴禁菸火。
55. 氮氣

分子式:N2。分子量28。無色、無臭、無味的氣體,作為一種工業氣體可由空氣分離而得。稍溶於水或乙醇,化學性不活潑,高溫下能與鋰、鎂、鈣、鈦等化合,並能直接與氧或氫化合。在食品工業中用來防止食品由於氧化、發霉或細菌作用腐爛變質,
56. 二氧化碳
56.1概述
別名碳酸氣,分子式CO2,相對分子質量44.10。常溫、常壓下為無色、無臭氣體。無助燃性和可燃性。溶於水形成碳酸,飽和水溶液pH等於4.5。
56.2作用
防腐劑、製冷劑、萃取劑、保護性氣體、碳酸化劑。
57. 十二烷基磺酸鈉
57.1 概述
分子式:C18H30O3SNa,分子量:348.43。白色至淡黃色粉末或片狀固體。溶於水呈半透明溶液。對鹼、稀酸、硬水均較穩定。
57.2 作用
GB規定為食品工業用加工助劑。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具有良好的發泡力和去污力。
58. 次氯酸鈉

58.1概述
別名:漂白水。分子式:NaClO;NaOCl,分子量:74.44。微黃色溶液,有似氯氣的氣味。溶於水,不穩定。
58.2作用
用於水的淨化,以及作消毒劑、紙漿漂白等,醫藥工業中用制氯胺等
58.3安全性
次氯酸鈉放出的游離氯可引起中毒,亦可引起皮膚病。已知本品有致敏作用。用次氯酸鈉漂白液洗手的工人,手掌大量出汗,指甲變薄,毛髮脫落。
59. 二氯異腈尿酸鈉
59.1概述
產品名稱:二氯異氰尿酸鈉;商品名:優氯淨;英文縮寫DCCNA。分子式:C3N3O3Cl2Na,熔點為240-250℃,熔點以上分解,易溶於水,1%水溶液pH=5 .5-6.5,白色結晶性粉末或顆粒及各種白色片塊劑。
59.2作用
是一種極強的消毒劑、氧化劑和氯化劑。它是目前國際上所推廣的一種高效、低毒、廣譜、快速的殺菌消毒劑,能有效的快速殺滅各種細菌、真菌、芽胞、黴菌、霍亂孤菌。對殺滅A肝、B肝病毒具有特效,對性病毒和愛滋病毒也具有良好的消毒效果。本品並具有滅藻、除臭、淨水、漂白之功效,對人畜毫無害處,無二次污染。
59.4使用範圍
可用於食具洗滌和果品蔬菜的防腐保鮮。在食品加工業可用於無菌室、用具器皿、設備、工具、原材料的消毒。
60. 三乙醇胺
60.1 概述
又名三羥基三乙胺,分子式:C6H15NO3,分子量:149.19。室溫下為無色粘稠液體。有吸濕性和氨臭,呈鹼性,有刺激性。混溶於水、乙醇和丙酮,微溶於乙醚、苯和四氯化碳中。
60.2 作用
GB規定為允許使用的食品加工助劑。
61. 氫氧化鈉
62. 磷酸三鈉
63. 油酸
63.1概述
分子式C18H34O2,分子量:282.46。無色或淡黃色至紅色油狀液體,有豬油似香氣和滋味暴露於空氣中後可逐漸被氧化而成紅色,在空氣中強烈加熱可導致分解。幾乎不溶於水,混溶於乙醇、乙醚、苯和揮發性及非揮發性油。存在於含有不飽和脂肪酸的大部分動植物油脂中。為油脂的主要成分之一。特別是橄欖油、杏仁油、山茶等。
63.2作用
消泡劑;香料;粘結劑;潤滑劑;GB2760—90規定為加工助劑。
63.3安全性
天然脂肪酸,無毒,可安全用於食品。
64. 焦磷酸四鉀
焦磷酸鉀(又名焦磷酸四鉀)。分子量:330.34 。外觀為白色粉末或塊狀。溶解於水,不溶於醇。在空氣中有吸濕性 。
用途:用於洗滌劑行業。雙氧水作氧化劑漂白革製品時,常以它作穩定劑,效果顯著。在洗滌行業,有兩種特定的條件,必須焦磷酸鉀。一是控制泡沫的重垢型液體洗滌劑,一種是金屬表面清洗劑,這種清洗劑呈鹼性,有利於保護金屬表層。
65. 單乙醇胺
65.1 概述
分子式:C2H7NO,分子量:61.06。室溫下為無色透明粘稠液體,有吸濕性和氨臭。呈鹼性。能與水、乙醇、丙酮等混溶,微溶於乙醚和四氯化碳。有刺激性。
65.2 作用
GB規定為允許使用的食品工業用加工助劑
66. EDTA二鈉
67. 十二烷基苯磺酸鈉

分子式:C12H25 NaO3S。白色至微黃色高粘性漿狀。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是一種重要的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具有優良的洗滌性、乳化性、潤濕性、滲透性、分散性,對鹼、稀酸、硬水都較穩定。廣泛用作家庭用粉狀或液體洗滌劑、洗髮膏和香波。
68. 二氧化氯

68.1概述
二氧化氯在常溫、常壓下為具刺激性、爆炸性、腐蝕性的黃綠色至黃紅色氣體,有強烈的氯臭,對光不穩定,經冷卻壓縮後可成為液體。二氯化氯易溶於水,不與水發生化學反應,其溶液曝氣後,二氧化氯即由水中逸出。由於二氧化氯水溶液受紫外光照射可分解,因此宜保存於低溫暗處。活化後的穩定態二氧化氯溶液可在棕色瓶中或暗處保持2個星期左右。
68.2作用
二氧化氯為WHO指定的Al級安全消毒劑。它具有殺菌、消毒、除臭、漂白、保鮮、滅藻、除酚等多種作用。在食品工業中可用作消毒原料保鮮、水處理及污水無害化處理等。二氧化氯對細菌(含芽抱桿菌)、病毒、黴菌、藻類都有迅速、徹底殺滅的作用。
68.3安全性
實驗證明,二氧化氯對高等動物細胞結構無影響,無致癌、致畸、致突變作用。
69. 碳酸鈉
70. 氯化磷酸三鈉

70.1概述
分子式:(Na3PO4•11H2O)4NaClO;分子量:1523.08 。白色針狀或棒條狀晶體。熔點62℃,微有氯氣氣味,易溶於水,其水溶液呈鹼性。常溫下較穩定,受熱分解。在水溶液中可直接與重金屬離子形成不溶性磷酸鹽結晶,使水軟化,同時可使溶液中不溶性雜質凝聚而沉降。
70.2作用
用於醫療器械的消毒處理,餐館及家用餐具的清冼和消毒,食品廠生產設備的清冼和消毒,飲用水的淨化處理。
71. 脂肪醇醯胺
烷基醇醯胺(脂肪醇醯胺)是高級脂肪酸與烷基醇胺縮合而成的產品。最常用的產品是月桂酸或椰子油脂肪酸與二乙醇胺反應製得的,又叫十二烷基二乙醇醯胺。它是一種呈琥珀色或棕褐色的粘稠液體,因為二乙醇胺過量而呈鹼性,具有良好的乳化、分散和增溶作用,對油污有較好的清洗能力,是優良的洗滌劑,並能產生穩定的泡沫,故還可作泡沫穩定劑。由於胺基官能團還可附在金屬表面,對黑色金屬有一定的防鏽作用。國產6501洗滌劑就是這種表面活性劑。
72. 脂肪醚硫酸鈉
洗滌劑成分。
73. 硝酸
別名:濃硝酸、稀硝酸、發煙硝酸。分子式:HNO3,分子量63.01。無色液體。其不同濃度水溶液性質有別,高濃度(≥98%)硝酸因溶有二氧化氮而顯棕紅色,在空氣中可揮發出HNO3,故稱發煙硝酸。硝酸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有腐蝕性。
74. 硫酸鈉
74.1 概述
分子式:Na2SO4•10H2O,分子量:322.19。無色單斜結晶或白色結晶性粉末,無臭。有苦鹹味。在32.4℃時溶於自身的結晶水裡,100℃時失去結晶水成無水物,在空氣中迅速風化而成無水白色粉末。溶於水和甘油,不溶於乙醇。5%水溶液呈中性或微鹼性。
74.2 作用
焦糖色素製造用劑。食用色素稀釋劑。GB規定為食品用加工助劑,美國準用於與食品接觸的紙。
75. 碳酸鈣
76. 磷酸鈣
77. 硫酸鋅
78. 磷酸二氫鉀
79. 磷酸銨
磷酸二氫銨別名:磷酸一銨,一鹽基磷酸銨;分子式:NH4H2PO4;分子量:115.03白色透明結晶。易溶於水,水溶液呈酸性,微溶於醇,不溶於丙酮,在空氣中穩定。食品用作添加劑、營養劑。
磷酸氫二銨別名:磷酸二銨,二鹼式磷酸銨,鹽酸磷酸銨,雙鹽基磷酸銨;分子式:(NH4)2HPO4分子量:132.06。白色透明結晶,易溶於水,水溶液呈鹼性,不溶於醇、丙酮,在空氣中不穩定,易失去氨而成為磷酸二氫銨。食品工業上用作食品膨鬆劑和發酵助劑。
80. 氯化鉀

80.1 概述
氯化鉀呈無色細長菱形或立方晶體,或白色粗粉。無臭,有鹹味。相對密度1.987,15℃時飽和水溶液的相對密度為1.172,pH值約7.0。在空氣中穩定。其溶液對石蕊呈中性。易溶於水,溶於甘油,微溶於乙醇。
80.2 作用
代鹽劑,營養增補劑,膠凝助劑,酵母食料,調味劑,增香劑,pH控制劑,組織軟化劑。
與食鹽一樣可用於農產、水產、畜產、發酵、調味、罐頭、方便食品等的調味劑,製成低鈉產品。也用於強化鉀,配製運動飲料等,可強化凝膠作用(尤其是卡拉膠等)。
81. 碳酸氫鉀
82. 維生素B族
B族維生素有 B1(硫胺)、B2(核黃素)、B3(煙酸)、泛酸(B5)、B6(吡哆醇)、葉酸(B9)、B12(氰鈷胺),都是人體健康的要素。目前,醫學界矚目的是維生素B6和葉酸。葉酸對細胞的成熟有重要作用。維生素B6在保持正常的免疫系統方面有很重要作用,維生素B6的缺乏直接影響到體液免疫(生產B細胞和抗體)和細胞免疫(以 T細胞為主的免疫細胞網)的功能。維生素B6能幫助恢復放射線破壞的酶,並能增強被減弱了的免疫能力,從而提高病人的生存率。維生素 B6、B12、葉酸、泛酸及維生素Bl、B2都是保持免疫系統功能的微量營養素。所有水溶性B族維生素對新陳代謝、紅細胞形成、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是不可缺少的,各有各的功能。
83. 尿素
化學名稱:碳醯二胺;分子式:CO(NH2)2;分子量:60.055;理化性質:無色、無味、無臭的白色顆粒固體,成針狀或稜柱狀結晶。比重為1.335,熔點為132.7,加熱溫度超過熔點時,水溶液會直接分解為氨和二氧化碳。溶於水、液氨、乙醇和苯,幾乎不溶於乙醚和氯仿。水溶液呈弱鹼性。容易吸濕,當空氣中的相對濕度大於尿素的吸濕點時,它就吸收空氣的水份而潮解。
84. 硫酸鎂
85. 磷酸氫二鈉
86. 磷酸二氫鈉
87. 氯化鈣
88. 己二酸酐
89. 丙三醇(甘油)

化學名稱:三羥基丙烷。分子式:C3H8O3;分 子 量:92.09;熔點18.17℃,沸點290℃(分解)。密度1.261g/cm3。與水和乙醇混溶,水溶液為中性。溶於11倍的乙酸乙酯,約500倍的乙醚。不溶於苯、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石油醚、油類。
90. 己二酸
91. 過氧乙酸

別名:過醋酸、過乙酸,過氧化醋酸;分子量:76.05;分子式:CH3COOOH。性質:無色具有辛辣味液體,熔點0.1℃,沸點110℃。相對密度1.15,折光率1.3994(15℃)。能與水、醇、醚混溶。性質不穩定,溫度稍高即分解放出氧氣,熱至110℃強烈爆炸。強氧化劑,有毒。對皮膚有強烈刺激性。用作消毒殺菌劑(如用於飲用水、食品等)。
92. 氫氧化鉀
93. 琥珀酸酐

別名:丁二酸酐。分子式:C4H4O3,分子量:100.07,比重:1.234,無色針狀或微黃色粒狀結晶,溶於醇、氯仿、四氯化碳等,微溶於水和乙醚。與熱水可水解為丁二酸。有吸濕性,在115℃(5mmHg)升華。主要作用:食品鐵質強化劑、調味劑、食品加工助劑。
94. 乙酸鈉
95. 過氧化氫
95.1概述
過氧化氫為無色透明液體,無臭,微有刺激性臭味,可與水任意混溶。過氧化氫遇有機物會分解,光、熱能促進其分解,產生氧。
95.2作用
過氧化氫分解生成的氧具有很強的氧化作用和殺菌作用,在鹼性條件下作用力較強。
95.3安全性
過氧化氫接觸皮膚能致皮膚水腫,高濃度溶液能引起化學燒傷。高濃度過氧化氫有刺激性和腐蝕性,吸入高濃度氣體會引起支氣管炎、肺氣腫,嚴重時可導致死亡。低濃度的氣體,因分解快.作用時間短,而不表現出毒性。食品生產中殘留在食品中的過氧化氫,經加熱很容易分解除去。1980年日本發現過氧化氫有致癌作用,故食品中不能殘留。過氧化氫與澱粉能形成環氧化物,因此對其使用範圍和用量都應加以限制。
96. 鹽酸
97. 磷酸
98. 碳酸氫鈉
99. 碳酸鉀
100. 6-苄基腺嘌呤
101. 松香甘油酯
101.1 概述
為淡黃色塊狀結晶,有脆性,無嗅、無味或略帶臭味。能溶於多種芳香族、脂肪族溶劑,不溶於水,難溶於乙醇。在空氣中易被氧化,粉末狀態可自燃,並有爆炸危險。
101.2 作用
乳化劑、穩定劑、膠姆糖基礎劑、加工助劑(用於畜禽脫毛處理)。
102. 植酸酶

植酸酶是催化植酸及其鹽類水解為肌醇與磷酸(鹽)的一類酶的總稱。植酸酶是在食品加工中套用的一種新型的添加劑,它能夠降解食物中的植酸而提高食物中磷、鋅、鐵等的吸收率,對礦物質元素的利用具有全面的促進作用。在食品加工中可提高米麵製品的營養價值,還用於穀物沉澱加工廢棄物的處理。植酸酶在穀物加工中有很大作用。植酸鹽在小麥的糊粉層中存在,能限制小麥粉中金屬礦物質的活性,在全麥粉的烘焙過程中,植酸鹽能分別降低到約20%~30%。pH值和內部植酸酶的活性被認為是調節麵團中植酸水解的最重要的因子。在麵包製作和其它食品加工中控制好內部植酸酶的含量能使生產出的麵製品具有較高的礦物生物活性。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