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鳥驚蛇

飛鳥驚蛇

飛鳥驚蛇,拼為fēi niǎo jīng shé,指像飛鳥入林,受驚的蛇竄入草叢一樣。形容草書自然流暢。出處《法書苑》。

基本信息

詞 目 飛鳥驚蛇
發 音 fēi niǎo jīng shé
釋 義 像飛鳥入林,受驚的蛇竄入草叢一樣。形容草書自然流暢。
出 處 《法書苑》:“唐時一僧釋亞樓善草書,曾自題一聯:‘飛鳥入林,驚蛇入草。’”
示 例
飛鳥驚蛇
飛鳥驚蛇

成語的由來:

釋亞樓是唐代一位和尚。他久居寺廟,燒香念經。別的和尚空閒時就偷偷下棋睡覺,釋亞樓卻買了硯墨筆紙練習書法。有時深更半夜,他還在苦苦練習。

一年年過去,他寫字的功夫越來越深。許多燒香拜佛的人,也來請他寫字。他都一一答應。 他的草書,寫得尤其飄逸奔放。有人問他:“草書怎樣算好?”釋亞樓寫了八個字:“飛鳥出林,驚蛇入草!”
  “飛鳥驚蛇”形容字型飄逸像小鳥飛翔,筆勢遒勁連蛇也受驚嚇。

用法:
賓語定語;多用於比喻句。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