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丹恩

颱風丹恩

颱風丹恩,又名9914號颱風,1999年10月9日在漳州龍海沿海一帶登入,漳州、廈門、泉州、莆田、福州等地遭受正面襲擊,使沿海5市蒙受破壞性損失,造成72人死亡、21人失蹤,經濟損失計85.2億元。14號颱風是在漳州市龍海港尾鎮登入的自南向北襲擊漳州市,據不完全統計,全市已有7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約為7.8億元。其中農作物受災面積35萬畝,水果受損面積近20萬畝,水產水淹2.6萬畝,水產養殖設施多處被毀,房屋被淹2.3萬間,倒塌1500多間,水利設施受毀較為嚴重。此次颱風更是廈門40年一遇的強颱風。

簡介

颱風丹恩,一個熱帶低壓在菲律賓以東洋面發展,於10月3日加強為熱帶風暴,12時被CMA編號為9914。之後,9914加強為強熱帶風暴,在在10月4日加強為強颱風。10月5日以56/m's(16級)的巔峰強度吹襲了菲律賓北部。受菲律賓北部山脈地形破壞,9914減弱為一個強颱風。之後再南海一直保持這個強度。10月6日在南海上突然轉向北上。10月8日,它發展出了一個清晰的風眼,10月9日在龍海登入,登入時風力46/m's(14級)。
9914登入後迅速減弱為颱風,有很快減弱為熱帶風暴,在當日在三明附近減弱為熱帶低壓,熱帶低壓穿過浙江後在寧波附近入海,並與10月11日在韓國濟州島以西近海變性為溫帶氣旋。

移動路徑

1999年10月2日12時,熱帶低氣壓在菲律賓卡坦端內斯東北偏東方向約500海里外的海面(約為東經133.0度,北緯16.6度)生成,並於次日0時升級為熱帶風暴。在10月4日6時,丹尼在呂宋島東方235海里外的海面上快速增強為颱風,並於10月5日0時在綠松島東北海岸附近達到其峰值強度110節。丹尼之後向西通過呂宋島的最北端並於當日12時進入南海。
丹尼在南海中由西折向北,於10月7日0時到達其軌跡的最西位置。10月7日6時丹尼到達台灣最南端以西160海里的海面上並向北朝向台灣海峽移動,當時的最大風力為90節,颱風中心直徑達60海里。10月9日2時在中國福建漳州龍海縣鎮海角登入並移入廈門境內。由於丹恩進入台灣海峽後環流直徑減小,風眼迅速填塞。
丹恩在中國大陸繼續向北移動並減弱,於10月10日0時降低為低壓。
10月10日12時,減弱的熱帶低壓繼續向東北偏北方向移動並從上海南側進入黃海,有關丹尼的最後一次警報為10月11日該低壓在濟州島西南方向以26節的速度向朝鮮半島南部移動。

氣象變化

菲律賓
在呂宋島西北的Baguio,10月5日的12小時和18小時降雨量分別達到266公厘和366公厘。
台灣
自10月7日0時至10月9日17時,台灣南部及離島多個地區出現局部豪雨,如台東縣459公厘、屏東縣371公厘、台東市346公厘、金門303公厘等。
福建
颱風在廈門附近登入期間,最大平均風速達每秒25.3米,瞬間最大陣風達每秒47.1米,風力相當於15級。根據泉州晉江市的統計,當地10月9日的日降雨量達268公厘,大於、等於8級風力持續13小時。
香港
當地發出最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三號強風信號香港天文台在10月5日20時45分發出一號戒備信號,10月7日05時35分改發三號強風信號,同日16時15分改發一號戒備信號,直至10月9日09時25分除下所有信號。丹尼並未有香港帶來惡劣天氣,只在10月8日錄得微量雨量。

災害及影響

菲律賓
強台帶來的豪雨造成的洪水吹襲了58個小鎮和村莊,在六個省份超過37,000人受到影響。根據不同的統計口徑,經濟損失在180萬美元到335萬美元,死亡人數為7至10人。
台灣
據澎湖縣官方統計,澎湖縣全縣1人死亡、1人受傷、2艘漁船損毀、約600株行道樹傾倒,幾千戶電力中斷,農漁業的損失合計達新台幣2,200萬餘元。
颱風帶來的豪大雨和土石流也對剛剛在921集集大地震中受到重創的南投縣的災後重建工作帶來的負面效應。
中央氣象局對颱風丹尼共發布颱風警報43次,打破了由1986年颱風韋恩創下的42次的紀錄,這一紀錄之後於2001年被颱風百合打破。
福建
丹尼是自1959年8月23日颱風艾瑞斯(英語:Iris,中國大陸編號:5903號)重創廈門以來襲廈的最強颱風,也打破了鼓浪嶼島上建造了鄭成功塑像以後颱風不再吹襲廈門的當地傳說。颱風使得進廈門島的三條電源線路全部跳閘,造成10月9日中午起全島大停電,進而帶來自來水和燃氣中斷。機場航班取消、輪渡停航、鐵路停運、公交停駛、廈門大橋也被迫關閉。供水、供電和交通一直到次日才逐漸恢復。大風還造成了廈門大學芙蓉第五學生宿舍的屋頂被掀,一棟教工宿舍樓發生傾斜、百年榕樹被連根拔起。
根據官方統計,颱風丹尼在福建共造成72人死亡或失蹤,經濟損失約為人民幣40億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