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關節痛

風濕關節痛

臨床表現多以疼痛為主,受累關節局部無紅腫熱的炎症表現,實驗室檢查 血沉大多數正常,抗鏈“O”及 類風濕因子均為陰性,故本病有別於 風濕性關節炎及 類風濕性關節炎。根據本病發病規律和臨床特點,認為 風寒濕邪是形成 風關痛的病因,它應該是一個獨立性疾病。故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風濕類疾病專業委員會主任,著名 風濕病專家王兆銘研究員於1974年將本病命名為 風濕寒性關節痛。通過二十年來的臨床觀察,多數學者認為這個命名比較確切,在臨床上便於與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 強直性脊柱炎等病進行鑑別,有其實用價值,越來越多地被 臨床醫師採用,對臨床頗有指導意義。本病屬於中醫學 痹證範疇。

風濕寒性關節痛如何預防

根據同濕寒性關節痛的起因,多因起居不慎,感受外邪風寒引起症狀加劇或疾病的復發。因此,患者應該儘量避免在工作及生活中再受風濕寒邪侵襲。尤其要免汗後受風。因為出汗後腠理開放。易受風濕寒邪侵襲。注意不要在對流風口乘涼或在樹下以及室內開窗睡覺,更不要圖一時之快用電扇行吹風消汗。婦女產後,氣血津液不足,體質較弱,更要注意保護調養。

合理的進行各種鍛鍊,不僅可以防病健身,而且能延處益壽。體育鍛鍊在風濕寒性關節痛中也同樣有很重 。 風濕寒性關節痛臨床上表現較多,按中醫辨證分為風重、濕重、寒重、風濕、寒濕5種類型。

風重型關節痛

風重型關節痛是風邪侵犯人體偏重所致。風為陽邪,其性善行而數變。主訴:全身各關節、肌肉遊走竄痛(酸痛),脈 多浮緩或弦緩,舌質淡,苔薄白。其特點是颳風病情加重(酸痛難忍),疼痛部位不固定,此型易治。

濕重型關節痛

濕重型關節痛是濕邪侵犯人體偏重所致。濕為陰邪,其性粘膩重濁。主證:患病局部沉重,酸楚或麻木不仁,關節屈伸不利,活動時多有骨擦音。脈多緩或濡,舌質淡,苔白膩或微黃膩。其特點陰雨天或接觸冷水時 病情加重此型較難治。

寒重型關節痛

寒重型關節痛是寒邪侵犯人體偏重所致,寒為陰邪,其性疑滯。主證:肌肉,關節、皮膚發涼,固定性劇痛或攣縮拘急,脈弦緊或沉緊,舌質淡,苔白或白滑。其特點遇冷病情加重,遇熱則病情好轉,此型易治。

風濕型關節痛

風濕型關節痛是風濕相兼侵犯人體所致。主證:在患病肌內、關節既有遊走竄痛,又有沉重感。脈 多浮緩,舌質淡紅,苔微黃膩。其特點是遇颳風下雨則病情加重,此型較易治。

寒濕型關節痛

風濕型關節痛是寒濕相兼侵犯人體所致。主證:患病局部發涼(出冷汗)固定性劇痛,且沉重發板,嚴重者活動困難,甚至呈癱瘓狀態,失去勞動能力。脈沉緩或沉緊,舌質淡苔白滑或白膩。其 特點是遇冷或陰天下雨病情加重,些型難治 以上分型 並非絕對,也有的是風濕寒邪三並存或郁久化熱,應注意辨證。

起病因素

風濕寒性關節痛的起病因素是比較複雜的,目前還不十分清楚。根據它臨床表現及本院對風濕寒性關節痛調查結果,風濕寒邪侵犯人體所致的主要因素有:

(1)久居寒濕之地或高寒野外作業、野外宿營、野餐 等;

(2)勞累過度、汗出受風、抵抗能力下降;

(3)受寒飲酒,使皮膚血管擴張,易受風濕寒邪;

(4)室內外溫差過大,突然外出,不能適應氣溫的變化而感受風濕寒邪;

(5)汗後游泳、腠理未密或水中作業,感受寒濕之邪;

(6)婦女產後,月經期間,勞動保護不全,防寒設備簡陋等,感受風濕寒邪,引起關節疼痛。

(7)夏天較潮濕的地板,睡時吹電風扇、空調。

上述情況與本病的發生都是密切相關的。

重新認識風濕寒性關節痛

日前,在哈爾濱召開的“首屆國際中西醫結合風濕病學術會議”上,來自國內外的許多知名中醫和中西醫結合專家一致建議:儘管風濕寒性關節痛(簡稱“風關痛”)一般並不造成畸形和殘疾,但其高發病率已居其它各種風濕病之首,因此必須加強對本病的臨床及基礎研究,重新認識本病,早日揭開其本質。

風關痛由來

風關痛是上世紀70年代我國學者命名的一種獨立的風濕病。80年代末期,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風濕病專業委員會曾在全國範圍內對風濕寒性關節痛、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和強直性脊柱炎等“風濕四病”進行了流行病學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在普查的10餘萬人中,“四病”患病率總計高達17.39%,其中風關痛比例最高,占“風濕四病”總患病率的88.44%。

哈醫大附屬第一臨床醫學院中醫專家、風濕免疫科主任張志毅教授介紹,風關痛迄今原因不明,以風、寒、濕環境因素及體力負荷為主要危險因子,以膝、腰椎等多關節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這種關節痛,只有關節疼痛症狀,無腫脹等炎性體徵,實驗室檢查及放射學診斷均無異常。此病在我國寒冷、潮濕地區多發,以黑龍江省為例,其患病率高達25.70%,占風濕病構成比77.44%。雖然風關痛可以視為無病或是一種特殊的生理現象,但通過動物模型及患者組織病理學研究,發現其仍存在一定的微循環、炎症介質、軟骨代謝等病理學改變。

風關痛巨觀上呈良性經過,不致殘,不危及生命,因而很少有人系統研究。在祖國醫學中,本病被視之為痹症,早在兩千年前《素問·痹論》中就有“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的記載。其後歷代醫家在此基礎上對痹症的認識不斷豐富和發展,認為痹症的發病是由於身體虛弱,陽氣衛外不固,風、寒、濕乘虛而入,留於肌肉、經絡、關節,引起氣血痹阻,運行不暢,由此發生疼痛、酸麻、沉重及伸屈不利等表現。

中國中西醫結合風濕病專業委員會根據大量流行病學資料及現代研究結果,認為本病主要是由風、寒、濕、邪,以及體力負荷而導致的關節疼痛,故命名為風濕寒性關節痛,並按中醫辨證分為風重、濕重、寒重、風濕、寒濕等五種類型。據此,張志毅等人明確指出本病與寒冷、潮濕和體力負荷密切相關,但不一定為致病因素,確切的發病機理並不十分清楚,其關節痛可用非甾體抗炎藥或鎮痛藥緩解,患者可勝任體力勞動,長期發病關節無骨質破壞,不留畸形,故認為本病是介於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一種“第三狀態”,在致病條件下發病,脫離此環境又可緩解。因此張志毅建議應將本病更名為“特發性關節痛綜合徵”。

重新認識風關痛

那么,風關痛是否為某種風濕病的早期病變?張志毅分析說,基於中國中西醫結合風濕病專業委員會的調查結果,此病病久者可能發生骨質增生。風、寒、濕、邪可導致關節尤其是負重關節局部微循環障礙、組織缺血、無氧代謝活躍、氧自由基釋放,從而引起關節組織損傷;體力負荷引發關節軟骨水分改變,以及表層膠原纖維定向排列改變,是骨關節炎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所以從病因上看,推測風關病與骨關節炎存在一定的關聯。

從基礎研究方面分析,骨關節炎的軟骨病變由變性壞死發展到“關節衰竭”,主要是由於關節軟骨中主要成分蛋白多糖等的代謝異常。而從風關痛動物模型的研究來看,本病雖然未發現明顯的軟骨病變,但關節滑液中蛋白多糖降解物各種單糖顯著增多,間接反映了軟骨代謝異常,從病理學角度初步證實病變的靶器官均為軟骨,進而證明風關痛與骨關節炎之間的關係並非“涇渭分明”。

而從臨床上來看,絕大多數骨關節炎患者都有長期關節痛的病史,有的甚至長達20~30年。在長期的關節痛過程中,表現為關節不紅腫,缺乏炎性改變,並且抗“O”、血沉、C-反應蛋白、類風濕因子、抗核抗體、X線等常規檢查均無陽性所見,但始終被一種不明原因的關節痛所困擾。直至後期出現關節腫脹、關節彈響、X線顯示關節退變和骨質增生時,方被確診為骨關節炎。張志毅認為,這種長期不明原因的關節痛極有可能就是風關痛。綜上所述,流行病學、病理學檢查和臨床觀察等研究,初步證實二者確有一定“糾葛”,提示風關痛可能是骨關節炎的早期病變。

張志毅指出,目前,仍有大多數的業內人士認為風關痛屬“無病”,或是“風濕性關節炎”,甚至是“類風濕關節炎”,導致對本病不治療或過度治療,給風關痛患者帶來很大的痛苦,影響了患者的生命質量和勞動生產率。而實際上,風關痛的大量存在是毋庸置疑的客觀事實。隨著臨床實踐的不斷深入和循證風濕病學的發展,以及影像學手段和特異性實驗室指標的日臻完善,相信不久的將來,人們一定會揭開風關痛的實質,對其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 中醫解說風寒濕】

風寒濕關節炎正如《素問·痹論篇》“風寒濕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當自然界氣候乖異,寒暑不均,冷熱無常,或居處潮濕,外邪內入而罹病。三邪雖有所偏盛,但常是合而為病,且多以風為首,因風為陽邪,多變易行,走竄經絡,流注關節,阻遏氣血,從而出現關節疼痛紅腫發熱等症。中醫治療風寒濕,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從《黃帝內經》到《本草綱目》,均有相關藥物及配方記載。中藥治療風寒濕,較之西藥的最大的優點在於,從病理上進行根治。缺點在於,起效較慢或效果顯著但流於秘方不為人所知。中藥的市場化在國內一直較為落後,有很多療效顯著、標本兼治的中藥往往因為缺少市場推廣的原因不為人所知,直到2000年前後才有以中國醫科大研製的華佗脈通為代表的療效較為顯著的中藥出現並向市場推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