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城市

風城市,位於遼東半島以北,鳳凰山作為遼寧的名山和遊客旅遊的齊聚地,曾被人譽為“天下第一險”。

簡介

遼東半島以北,在蜿蜒數百公里的大洋河畔,座落著一個秀美的小城——鳳凰城。距離鳳凰城以東大約四百米處有一座海拔九百公尺的山峰,喚為鳳凰山。
鳳凰山作為遼寧的名山和遊客旅遊的齊聚地,曾被人譽為“天下第一險”。
兒時,生長在鳳凰山下,對鳳凰山有著一種特殊的情結,蜿蜒的大洋河,美麗的鳳凰山帶給了我多夢的童年和多彩的幻想。依山傍水的環境造化了大山下的兒女靈性的頭腦和淳樸的大山情懷。
童年的記憶里,鳳凰山就象一道天然的屏風神秘而悠遠。讓我在鳳凰山的傳奇里諦聽著祖先留下的傳說……
據說唐王初年,唐王李世民率領大軍跨海征東。由首都西安出發,從天津塘沽港上船,至營口鮁魚圈下船,輾轉打到當時所在的兩國邊界鳳凰山下,駐宅糧草。這時,他看到一對鳳凰在山前翩翩起舞,又在唐王的頭上盤旋三圈之後隱進大山,不見其蹤跡。

唐王見此情景,龍顏大悅,欣然帶領官兵騎馬上山。

走到山道兩旁時,突然霞光萬道,歌聲四起。山間叢中仿佛披上五彩雲裳。唐王盡興,感覺這是征東之先兆,急忙策馬進入山中。距離山門不遠處,發現了一個山洞,洞中空蕪,惟有幾顆鳳凰羽毛散落在地面上。
李世民高興之餘,欣然命筆,把此洞封為“鳳凰洞”,一直延續至今。
話說大軍在唐王手下元帥薛仁貴(薛里)的率領下,在鳳凰城以東的地方與高麗展開了決戰。一舉攻破了高麗國的三軍營帳,活捉了高麗元帥蓋樹溫。之後來到鳳凰山下談判。
當時薛里的箭法非常高超,所以他提出以箭定國界。他射出的箭落在哪裡,那國界就在哪劃分。蓋樹溫提出質疑,怕薛里的箭射得太遠,所以與薛里騎馬來到當時鳳凰城下屬的一個小鎮,距離鳳凰山的位置大約二十公里之遙。
薛里為了不使高麗太為難,所以射箭的時候留了餘地,箭穿過鳳凰山的主峰,落在鴨綠江邊的二號壩門處,所以鴨綠江畔就作為了唐朝和高麗國的分界線。
從此高麗向大唐俯首稱臣,年年進貢給大唐。做了大唐的附屬國
人們為了紀念這次征東的始末,把薛里站的位置稱為“薛里站”,把他發箭的地方稱為“發箭嶺”,把薛里一箭射穿的洞口稱為“箭眼峰”,箭落的位置稱為“東箭頭”。
而這座美麗的小城被灌名鳳凰城鳳凰山也欣然得名。
經過几几代代,一直到現在,鳳凰山的美麗傳說還流傳在民間,成為鄉間田頭還有小城人的驕傲。
每有閒暇時,就會有一些遠方的遊客相繼來到鳳凰山採風旅遊,把當年薛里征東走過的痕跡再踏足一遍,領略古時的英雄氣概。
每年的四月二十八這天,各地的遊客紛紛湧向鳳凰山趕廟會,祈禱鳳凰姍姍來臨,祈禱生活的好兆頭。
而鳳凰山作為一株遼東半島的奇芭,赫然立於崇山峻岭之巔,在海拔快進一千公尺的海洋線上鶴立雞群般的巍然聳立。
經過多年風雨的洗禮,鳳凰山的容顏依然年輕而壯麗,我也在鳳凰山大洋河的辛勤哺育下出落成人。
宏偉的山門,神秘的鳳凰洞,筆直的老牛背,箭眼,還有齊身寬的一人行山路,諸多的廟宇樓閣,加上那些神秘的傳說把鳳凰山的神秘悠遠還有俊秀挺拔皆收入世人之眼,讓人在一份緬懷的回味里去體驗鳳凰山的心胸,讓人在靈性的跳躍里守望鳳凰山的聖潔和豁達。
我愛鳳凰山,雖然我已經離開那小城,但小城人家的溫暖和家鄉的情結依然是我追尋的夢。
徜徉在她美麗的傳說里,找尋大山之巔的安寧,遙望,世界盡收眼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