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味小吃1000樣

出 版次: 棗糕

圖書信息

作 者: 張勝文 著
出 版 社: 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7-4-1
字 數: 502000
版 次: 1
頁 數: 527
印刷時間: 2007-4-1
紙 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538414981
包 裝: 平裝

內容簡介

我國有5000年的文明歷史,而在這文明歷史的長河中,烹飪文化便是熠熠泛光的浪花始終在閃耀,無時無刻地書寫著文明色彩!
從“鑽木取火”到“海灘調味”,預示著我們人類首先在飲食上與其他動物從真正意義上區別開來。人們在長期飲食過程中,便早已形成了各自獨特的飲食方式,於是便產生了富有地方特色的飲食品種。而正因為有了這些地方飲食品種,所以才養育了我們中華民族。實踐證明,現行的多種名食也源於這些遠古的地方烹飪。基於這種想法,在編寫這部書稿時,筆墨多側重我國各地民間特色風味食品。概括說來,特點有五:
一、烹飪文化性
中國烹飪是技術、是科學、是文化,這種說法在人們心目中早已達成了共識。說是技術,主要表現在烹飪原料由生變熟所利用的各種加工方式、方法;說是科學,主要表現在人們按照烹飪
的內在規律,依據科學手法來講究如何達到物為人用的實際效果;說是文化,主要表現在某些烹飪品種涵容出人文的飲食理念,透視出人文的追求價值,體現出人文的高超智慧。從而,在每個飲食品種的後面都有一段或歷盡艱辛,或滲透汗水,或感人肺腑的種種故事。正因為這些故事存在,才恰巧構成中國烹飪技術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來。
二、地域遼闊性
我國有96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在這遼闊的地域中,由於各地氣溫之差、濕度之別、光照不一、雨量不同等多種自然因素,所以各地的烹飪物產就不相一致。再者說,人們在某地長時間的
飲食起居,充分利用當地的原料來加工食品維持世世生息、代代繁衍,都在自己活動的轄區內形成了某種飲食定式。而這些定式所製品種,猶如爭奇鬥豔的鮮花,在中國地方特色飲食的百花園
中顯得奼紫嫣紅,分外妖嬈。
三、食俗差異性
在我國廣袤的大地上,有56個民族。他們之間雖然有著烹飪技藝的共性,但在飲食品種上卻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而這差異性既有延續前輩的因緣,又有後生創造的完美。我們在尊重各民族平等的同時,又要保持原有食俗特色的差異性。當我們翻開此書時,這些差異百種的民族食風會撲面而來,自然給您飄來泌人芳香的感受。
四、品種多樣性
在一個版本的烹飪食譜中,我們只能領略某一方特色或某一類飲食品種,但這裡卻匯集南北地方烹飪傳統技術,採擷東西民間飲食品種薈萃。即可品到南國的甜潤,又可聞到北疆的鹹香;
既可吃到東部的火辣,又可嘗到西域的馨酸。不論翻到哪一頁,多樣的飲食品種會給您提供相當寬廣的選食空間。
五、做法可行性
編寫此書過程中,在保證地方特色的基礎上,選編的食譜要取料廣泛,做法可行。目的是使大家身在此地,也能仿做他鄉風味食品而飽自己之腹。這樣說來,本來極富民族(間)特色的飲食品種因故而暫割愛一邊。
本書行文自然、文風樸實。如果它做您業餘朋友,非常真誠;如果它做您業內參謀,最有價值!
本部書分“主食篇”和“副食篇”兩冊。
本冊為《中國地方特色風味》主食篇。

目錄


米茶
團饊
閔餅
青團
油條
圖日
棗糕
焦餅
攤餅
粽子
粽粑
馬蹄糕
晶餅
烏糯飯
石子饃
龍鬚麵
過橋面
紅苕粑
歡喜團
米燒�
麥糊燒
花米飯
杏仁霜
豆角面
腸旺面
松子糕
炸米窩
荸薺糕
桂花饃
麵筋湯
笑口棗
煙臺餅
核桃酪
甜水麵
貓仔粥
菊花酥
鴻章面
魚餛飩
鴛鴦酥
臘八粥
綠豆糕
捶雞
酥盒子
……
結語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