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忠宣

顧忠宣字旬侯,南匯縣城人。顧忠宣是南匯最早倡辦新學的人士之一。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字旬侯,南匯縣城人。1885年(清光緒十一年)副貢。1898年(清光緒二十四年)任肇興學堂校長。宣統年間,任本縣勸學所所長。辛亥革命時,清代最末一任知縣賴豐熙逃跑,顧忠宣被推舉出任民政長,僅一天,即為復辟勢力趕跑,時稱“一夜縣官”。民國初年,任江蘇省咨議局議員,1923年,任修志處主任員、修志局主任。

當時,興辦新學是困難的,縣令把勸捐籌款辦學的重任推給建議人,顧知難而進,首先在大團鎮開展勸募活動,不久便獲成功。把即將停辦的芸香書院改名為新學堂,這便是南匯興辦新學的開始。1899年(清光緒二十五年)春,顧又申請把即將停辦的附設在文昌宮的東門私塾,改為“肇興實用學堂”,並隨帶學生25人親往任教。1902年(清光緒二十八年),肇興實用學堂改為縣公學。不久,顧忠宣赴滬深造,返鄉後,負責籌辦惠南師範,兼任“南匯勸學所”領導,把全縣劃分50個學區,大力推廣新學。著有隨筆《陳述瑣言》。記載了本縣包括教育在內的各方面發展情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