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此失彼

顧此失彼

顧此失彼是一個成語,讀音是gù cǐ shī bǐ,意思是顧了這個,丟了那個。

基本信息

解釋

顧了這個,丟了那個。形容不能全面照顧。 彼:那個

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76回:“分軍為三:一軍攻麥城,一軍攻紀南城,大王率大軍直搗郢都,彼疾雷不及掩耳,顧此失彼,二城若破,郢不守矣。”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形容不能兼顧

示例

清·魏源《聖武記》第七卷:“官軍~,疲於奔命。”

歇後語:一手捫三蟹;一隻手吹笛子;扶起籬笆倒了牆 ;按下葫蘆浮起瓢

錢糧輸納,必有定限,……限有定而百姓閒時辦銀,逢限上納,無顧此失彼之慮。——清·黃六鴻《錢穀比限》

成語資料

成語解釋:顧了這個,丟了那個。形容忙亂或慌張的情景。

成語舉例:對於工作,要從全局著眼,不可顧此失彼。

產生年代:古代。

成語辨形:顧,不能寫作“固”。

成語辨析:“顧此失彼”和“捉襟見肘”;都有“倉促窘迫;難於應付”的意思。但“顧此失彼”偏重於“窮於應付”;“捉襟見肘”偏重於窘迫;並常用於形容經濟困難;穿得破爛或物資奇缺。

成語謎面:按下葫蘆起了瓢。

歇後語:一手捫三蟹;一隻手吹笛子;扶起籬笆倒了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