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要

《類要》另有十七條文字出於《唐職員令》而未標出處,其中便包括《記纂淵海》所引“刑部尚書”、“兵部 ...為北宋名臣晏殊(991-1055)所編撰的類書《類要》。《類要》是晏殊平日讀書所得之彙編③,其原書的篇幅達到七十六卷④,經其四世孫晏裹補胭奏進之本更達一百卷之多,在今天可見到的三十七卷殘本中,仍舊保存了大量今日已經散佚的文獻資料,《唐職員令》便是其中一種。在《類要》卷十五、十六、十九三卷中,標明出於《職員令》的文字有二十六條,其中即包括《記纂淵海》所引“工部郎中”與“殿中侍御史”二條。由於這些文字所載皆為唐制,因此其出於《唐職員令》無疑。

△《類要》·一百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晏殊撰。殊字同叔撫州臨川人。景德初,張知白以神童薦,賜同進士出身,擢秘書省正字。官至集賢殿學士,同平章事,兼樞密使。卒謚元獻。事跡具《宋史》本傳。是編乃所作類事之書,體例略如《北堂書鈔》,白氏《六帖》,而詳贍則過之。葉夢得《避暑錄話》稱殊生平未嘗棄一紙,雖封皮亦十百為沓。每讀書得一故事,則批一封皮。後批門類,命書吏傳寫,即今《類要》也。故所載皆從原書采掇。不似他類書互相剽竊,輾轉傳訛。然自宋代所傳名目,卷帙已多互異。歐陽修作殊神道碑,稱類集古今為集選二百卷,曾鞏作序則稱上中下帙七十四篇,惟《宋史·本傳》稱一百卷,與今本合。據其四世孫知雅州袤進書原表,則南渡後已多闕佚,袤續加編錄,於開禧二年上進。故今書中有於篇目下題四世孫袤補闕者,皆袤所增,非殊之舊矣。自明以來,傳本甚罕,惟浙江范氏天一閣所藏尚從宋本抄存,而中間殘闕至四十三卷。別有兩淮所進本,僅存三十七卷,門類次序,尤多顛倒,且傳寫相沿,訛謬脫落,甚至不可句讀。蓋與《太平御覽》同為宋代類書之善本,而其不可校正則較《御覽》為更甚,故今惟附存其目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