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中醫特效療法

基本信息

出版信息

譯者 著者張衛華 書號978-7-5091-8853-8 出版日期2016年01月 書代號509188538 所屬類別常見病防治 責任編輯王久紅 印張12.75 字數194 頁數193 開本16開 平裝 版次1

內容簡介

編者根據多年中醫特色治療頸腰椎病的臨床經驗和體會,簡要論述了頸項部的解剖、頸椎病的發病原因與發病機制、常用檢查方法、臨床常見類型、各型的臨床表現特點及診斷,較為詳細地介紹了頸椎病的一般治療、牽引、推拿、耳穴、艾灸療法、內服中藥、刮痧療法、拔罐療法、體育運動療法等多種中醫特效療法及預防保健措施。全書內容較為豐富,條理清晰,語言通俗易懂,圖文並茂,介紹的自療方法具體而又簡便,易於學習和掌握,最為重要的是療效確切。本書適用於廣大頸椎病患者及長期低頭伏案工作、學習人員預防和家庭自療頸椎病的學習與使用。

圖書目錄

引 子1

一、頸椎病的概念1

二、頸椎病的研究、調查1

三、頸椎病的防治意義3

第1章 頸項部解剖5

第一節 頸椎的骨性結構

與連結6

一、普通頸椎的基本形態6

二、特殊頸椎的結構9

三、頸部的表面標誌解剖

及骨性標誌11

四、頸椎骨之間的連結12

第二節 頸部筋膜、肌肉18

一、頸淺筋膜18

二、頸深筋膜18

三、頸部肌肉 18

第三節 脊髓與頸部神經21

一、脊髓的外觀與結構21

二、脊髓的內部結構22

三、脊髓的感覺與運動

傳導徑路23

四、頸神經根和脊神經25

第四節 頸部的血液供應31

一、頸椎動脈31

二、頸椎靜脈33

三、頸脊髓的血液循環34

第五節 頸部的生物力學36

一、頸椎的解剖因素及

其力學性能36

二、頸椎的生物力學38

三、頸椎的運動學40

四、頸椎的運動與脊髓

生物力學的關係44

五、頸椎損傷與疾病對頸

椎生物力學的影響47

第六節 頸項部與中醫經絡

臟腑之間的關係51

一、頸項部與經絡的

關係51

二、頸項部與臟腑的

關係55

第2章 頸椎病的病因與發病機制57

第一節 頸椎病的病因58

一、頸椎退變58

二、慢性勞損61

三、頸部外傷61

四、咽喉與頸部炎症62

五、椎管狹窄62

六、頸椎先天性畸形62

第二節 發病機制63

一、頸椎病發病的主要

因素63

二、頸椎的解剖、生理、

病理特徵63

第3章 頸椎病常用的檢查方法65

第一節 全身檢查66

一、一般體格檢查66

二、身體各部位的檢查67

第二節 局部專項檢查68

一、望 診68

二、觸 診68

三、運動檢查69

四、頸椎的特殊檢查70

五、有關神經系統檢查72

第三節 影像學檢查72

一、普通X線檢查73

二、脊髓造影檢查74

三、CT檢查74

四、磁共振檢查75

第四節 血管及其他檢查76

一、椎動脈造影76

二、頸椎靜脈造影76

三、數字減影血管造影77

四、都卜勒超聲顯像77

五、其他相關檢查77

第4章 頸椎病的臨床分型表現特點、自我診斷79

第一節 頸型頸椎病臨床特點

與自我診斷80

一、臨床表現特點80

二、診斷標準80

第二節 神經根型頸椎病臨床

特點與自我診斷81

一、臨床表現特點81

二、 診斷標準81

第三節 椎動脈型頸椎病臨床

特點與自我診斷82

一、臨床表現特點82

二、診斷標準83

第四節 交感神經型頸椎病臨床

特點與自我診斷83

一、臨床表現特點83

二、診斷標準84

第五節 食道壓迫型頸椎病臨床

特點與自我診斷84

一、臨床表現特點84

二、診斷標準85

第六節 脊髓型頸椎病臨床

特點與自我診斷85

一、臨床表現特點85

二、診斷標準86

第七節 混合型頸椎病臨床

特點與自我診斷86

第八節 頸椎病中醫辨證

分型87

一、中醫辨證分型的依據87

二、中醫辨證分型87

第5章 中醫特色自我療法91

一、中醫特色自我療法掌

握的基本原則92

二、中醫特色自我療法的

作用93

三、中醫特色自我療法的

適應證93

第一節 自我治療的方法94

一、休 息94

二、體 位94

三、固定與制動96

四、枕 頭98

五、頸部保暖與防潮100

六、頸部活動100

第二節 牽 引101

一、頸椎牽引的作用101

二、頸椎牽引的適應證102

三、頸椎牽引的方式、

方法、重量、時間、

療程103

第三節 家庭自我推拿法107

一、家庭自我推拿法對頸

椎病的作用108

二、家庭自我推拿法的適應

範圍109

三、家庭自我推拿法治療頸

椎病的注意事項109

四、頸椎病常用的家庭自我

推拿法111

第四節 耳穴療法126

一、耳與經絡臟腑的

關係126

二、耳郭表面解剖126

三、耳穴的大體分布128

四、選穴原則129

五、治療頸椎病常用

耳穴130

六、操作方法130

第五節 艾灸療法131

一、灸法的作用131

二、灸法的適應證132

三、灸法的體位選擇132

四、常用穴位134

五、灸法的種類與方法135

第六節 刮痧療法138

一、刮痧的作用及機理139

二、刮痧常用器具與

介質140

三、刮痧的操作141

四、刮痧的體位與部位142

五、刮痧的注意事項143

六、刮痧的禁忌證144

第七節 拔罐療法144

一、拔罐器具145

二、操作方法145

三、禁忌證148

第八節 內服、外用中藥

療法149

一、中藥自療頸椎病的治療

原則149

二、辨證內服中藥治療

頸椎病149

三、外用中藥治療154

第九節 體育運動療法156

一、體育運動的作用156

二、運動療法的方法156

三、注意事項159

第十節 紅外線療法159

一、物理特性159

二、生理作用159

三、治療作用160

四、治療方法160

五、禁忌證161

六、注意事項161

第十一節 磁 療161

一、磁療的作用162

二、磁療的方法162

三、磁療的劑量163

四、方法與注意事項164

五、禁忌證164

第十二節 預防與保健165

一、頸椎病的預防165

二、頸椎病的自我保健178

附錄A 頸椎病常用中成藥自選對照表180

附錄B 頸椎病常用保健穴位對照表184

參考文獻19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