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部脂溢性皮炎

頭部脂溢性皮炎

頭部是皮脂腺分布較多的地方,皮膚皮脂腺分泌皮脂是一種正常生理現象,但如果皮脂腺分泌功能亢進,皮脂排出過多,在皮膚上堆積,在堆積處就會出現慢性皮膚炎症。頭皮脂溢性皮炎是指發生於頭皮部位,開始為輕度潮紅斑片,上覆灰白色糠狀鱗屑,伴輕度瘙癢,皮疹擴展,可見油膩性鱗屑性地圖狀斑片的一種慢性皮膚炎症。頭部脂溢性皮炎症狀是頭皮有雲母狀白色鱗屑樣斑塊,呈大塊瀰漫狀,如繁星點點散布於頭皮或髮際,用手抓鱗屑紛紛落下。

基本信息

簡介

頭部脂溢性皮炎頭部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脫髮常常出現在中青年男士身上,亦有極少部分女性會出現脂溢性脫髮的現象,表現為頭皮上有較厚的油性分泌,頭髮光亮,稀疏而細,或者頭髮乾燥,頭屑多,無光澤,稀疏纖細。脂溢性脫髮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90%的男士脫髮是脂溢性脫髮。
脂溢性皮炎脫髮以男性多見,且腦力勞動者多於體力勞動者。經臨床證實,脂溢性脫髮可能與人體的內分泌功能(主要是雄性激素)、精神狀態、遺傳以及某些藥物因素有關。
脂溢性皮炎脫髮主要發生於男性青年,但近些年來女性患者人數有增加的趨勢。表現為頭皮脂肪過量溢出,導致頭皮油膩潮濕,細菌繁生感染引起脂溢性皮炎。脫髮一般先從兩額角、前額和頭頂中間開始,繼而瀰漫於整個頭頂,但頭部四周的頭髮卻不怎么掉。症狀嚴重的脫髮區變得油光發亮,剩餘的頭髮變得細軟枯黃。一般從二十多歲開始就出現持續性的脫髮,嚴重的到三十多歲,一般到四十多歲就基本脫光,影響美容。

形成原因

①炎症使本來就存在皮膚上的正常菌群(如糠秕孢子菌)大量繁殖侵犯皮膚;
②大量增多的皮脂通過痤瘡丙酸桿菌等的作用,分解出游離脂肪酸刺激皮膚;
③精神緊張、飲食習慣、維生素B族缺乏、嗜酒等也可造成脂溢性皮炎的發生。

症狀

慢性經過,易反覆發作,常伴有毛囊炎、瞼緣炎,面部常與痤瘡、酒糟鼻蟎蟲性皮炎並發。脂溢性皮炎最根本有效的辦法是使用康膚抑脂膏抑制皮脂異常分泌,減輕皮損處的炎症反應,徹底排毒防止組胺和組胺受體的釋放,起止癢作用。頭皮部位開始為輕度潮紅斑片,上覆蓋灰白色糠狀鱗屑,伴輕度瘙癢,皮疹擴展,可見油膩性鱗屑性地圖狀斑片;嚴重者伴有滲出、厚痂、有臭味,可侵犯整個頭皮。頭髮可脫落、稀疏。

臨床表現

頭部脂溢性皮炎頭部脂溢性皮炎
1.典型皮損為黃紅色斑、斑片或斑丘疹,表面覆油膩性鱗屑,嚴重時可有滲液;或乾性紅斑上有灰白色糠秕樣鱗屑。
2.皮疹好發於頭皮、眉部、眼瞼、鼻及兩旁、耳後、頸、前胸及上背部肩胛間區、腋窩、腹股溝、臍窩等皮脂腺分布較豐富部位。
3.自覺症狀為不同程度的瘙癢。
4.嬰兒脂溢性皮炎常發生在出生後第1個月,皮損多在頭皮、額部、眉間及雙頰部,為滲出性紅斑片,上有厚的黃色油膩性屑痂。

分類

乾燥型

脂溢性皮炎患者滿頭均有灰白色糠秕狀鱗屑,很癢,嚴重時可損害毛囊,引起脫髮。

濕性

多為丘疹、水皰,騷抓後可產生糜爛、滲出,並結成黃色痂皮,有的伴有頭部毛囊炎等併發症,常瘙癢難忍,病程緩慢,反覆發作。
通過多年的臨床研究,中醫認為乾性脂溢性皮炎的發生與腎陰不足,相火妄動,或肺胃血熱上沖,熱毒不得疏通,而致局部新陳代謝與血液微循環發生障礙。並繼發皮疹、丘疹或斑片與油膩狀鱗屑的症狀。
3疾病治療編輯中藥治療
1.風熱血燥:皮損以乾性為主,基底微紅,上覆粉末狀鱗屑,舌紅、苔薄,脈弦細。
2.中醫辨證治療一般選用純中藥

疾病治療

中藥治療

1.風熱血燥:皮損以乾性為主,基底微紅,上覆粉末狀鱗屑,舌紅、苔薄,脈弦細。
胎熱證
症候嬰兒期,皮疹常在兩頰發生紅斑,針尖大小密集丘疹、丘皰疹、水皰和滲處,滲液乾涸則結橘黃色痂皮,痂剝脫後又顯露出潮紅色糜爛面。舌質紅,苔少,指紋紫色。
治法清心導赤護陰止癢。
方藥方用加減。
濕熱證
症候兒童期,皮疹以針頭大丘疹、丘皰疹和小水皰為多見,部分融合成片,輕度浸潤,並多集中在肘窩、膕窩等部位。自覺癢重,搔破滲血或滲液。舌質紅,苔薄黃,脈濡數。
治法清熱,祛濕,止癢。
方藥方用除濕胃苓湯加減。
血燥證
症候成人期,皮疹主要發生在肘、膝、頸等處,肥厚而呈苔癬樣變,境界不清楚,搔抓或摩擦刺激後則有少量滲出或血痂,乾燥,甚至乾裂不適,夜間尤重。舌質淡紅,苔少,脈細數。
治法滋陰除濕,潤燥止癢。
方藥方用滋陰除濕湯加減。

常規治療

頭部是皮脂腺分布較多的地方,皮脂腺分布的部位,有一種微生物存在皮屑芽孢茵PITYRO-SPORUMOVALE,一種似酵母菌的真菌,正常時與人和平共存,當某些人會突然失去對此種微生物的抵抗力,使皮脂腺的分泌功能亢進,頭皮的細胞也如皮膚一樣有一定的新陳代謝過程,在基底層細胞增殖後,逐漸成熟往外推出,最後成為無生命的角質層的角質層脫落。如果這個過程出了毛病,使頭皮細胞成熟過程不完全。即會以片狀剝落。排出過多時,在皮膚上堆積,在堆積處就會出現慢性皮膚炎症。頭皮脂溢性皮炎是指發生於頭皮部位,開始為輕度潮紅斑片,上覆灰白色糠狀鱗屑,伴輕度瘙癢,皮疹擴展,可見油膩性鱗屑性地圖狀斑片的一種慢性皮膚炎症。
對於這種疾病的治療,急性期採取對症處理,使用一些抗菌消炎的洗劑或者乳膏消除炎症。
對於皮脂腺的治療最好的選擇是物理方法,通過對頭皮的磁療和按摩刺激頭皮,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環境減少皮脂腺的分泌旺盛作用。磁療(magnetotherapy),以磁場作用於人體治療疾病的方法。磁場影響人體電流分布、電荷微粒的運動、肌膜系統的通透性和生物高分子的磁矩取向等,使組織細胞的生理、生化過程改變,產生鎮痛、消腫、促進血液及淋巴循環等作用。
現代醫學使用磁性能頭皮梳,它把中醫傳統的臟腑經絡理論和大腦皮層在頭部相應投射區的學說相結合,將永磁體鑲於梳子內,把磁場的生物效應(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鎮靜、止癢)與推拿中梳搔法以及普通梳子的日常保健作用結合於一體,經常地按摩頭皮,梳理頭髮,可以疏通頭部經穴,刺激頭皮髮根,故中國古代常有“發宜常梳”之說。用這樣的磁療梳梳理頭髮,經過百會、太陽、玉枕、風池等重要穴位,可以疏通血脈,使氣血流暢,從而改善頭部毛囊下末梢的血液循環,促進頭皮細胞新陳代謝,促使頭皮細胞恢復正常的成熟過程,改善頭皮微環境,減少皮脂旺盛的分泌,有效減少病理性頭皮屑的產生,改善脂溢性皮炎的症狀,如能長期堅持,還可以延緩衰老。

用藥準則

全身治療

①抗組胺類藥主要起鎮靜止癢作用。
②抗生素對皮損廣泛且有糜爛、滲液的病例,即使沒有明顯細菌感染的表現,也應適當給予抗生素治療。如紅黴素250mg,每日4次。
③類固醇激素原則上不用於一般病例,但異位性哮喘例外。對嚴重病例,為儘快控制症狀,可短期(2~3周)使用。
④免疫抑制劑包括硫唑嘌呤、環孢素A(CYA)和干擾素等。對AD療效如何,尚無足夠資料證實。
⑤儘量避免較長時間或短期大劑量外使用皮質激素類藥物,中藥克服了這一弊端,使用純中藥膚脂平,每天兩次堅持使用,治療安全徹底。

局部治療

①類固醇激素用於炎症較重但無明顯糜爛、滲液的皮損。在療程中適當更換品種,起初用強效的,以儘快控制症狀,數日後逐漸換成中、低效的。對不同部位的皮損,在品種選擇方面也應注意。皮損面積廣泛,尤其嬰幼兒,宜選用作用較弱或低濃度的製劑。
抗生素用於感染的皮損。常與類固醇激素並用。
③焦油類煤焦油、糠餾油等對AD有效,常用糊劑,單獨外塗或與激素製劑並用。

護理預防

日常護理

脂溢性皮炎好發於皮脂腺較多的部位,如頭皮、面部、背部、腋部、會陰等,重者可泛發全身。其主要症狀是皮膚上出現略帶黃色的輕度紅斑,伴細膩性鮮屑和結痂,皮膚有瘙癢感。發生於頭皮長期不愈可導致頭髮脫落稀疏,稱為脂溢性脫髮。脂溢性皮炎採用治療效較好。
宜食入富含維生素A、B2、B6、E的食物,因維生素A、B2、B6對脂肪的分泌有調節和抑制作用。維生素E有促進皮膚血液循環、改善皮脂腺功能的作用。富含上述維生素的食物有動物肝、胡蘿蔔、南瓜、土豆、捲心菜、芝麻油、菜子油等。
脂溢性皮炎以內服維生素B族類製劑,如:維生素B2、B6提高自身皮膚的免疫功能,外用藥膚靈霜以去脂、消炎、殺菌、止癢為原則。

注意事項

因脂溢性皮炎的發生與消化功能失常食糖、脂肪過多,等原因造成,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少食油膩及刺激性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忌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及發性食物,另外患者平時還應注意避免熬夜喝酒,注意患處清潔等。
生活中要注意調節飲食,多吃蔬菜,限制多脂、多糖飲食,忌食辛辣、菸酒等刺激性食物,避免精神過度緊張及局部搔抓,生活有規律,保持足夠睡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