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堡村

1.大洞村 2.洞塘村 21.尞背

基本信息

簡介

頭堡村位於廣東省陽春市春城街道,面積39.5平方公里,總人口5478人。現有耕地面積約6500畝(其中水田5300畝,旱地1200畝),山地47000畝。蟠龍河縱貫頭堡全境,形成南北兩部分的自然地帶。村南有塘坎水庫,東有石欄陂,中有沙村陂,馬嶺陂灌渠繞北穿過全境,水源充足,土地肥沃,適宜於農作物生長。2006年人均收入已達5000元,已擺脫了貧困的面貌。全村有800多戶裝上了程控固定電話,有行動電話200多台。村內各主要鄉道都鋪設硬底化道路。

綜合建設

近年來,頭堡村在發展經濟中統一思想認識,重視農村科技信息在生產和流通中的積極作用,因地制宜,大力調整農作物生產布局,按照“山地農業抓果化,田園農業抓冬種,水域農業抓養殖”的思路,採用“宜林則林,宜果則果,宜菜則菜”的原則,大力發展水果、蔬菜等優質、高產、高效、經濟作物。目前,頭堡村糧經比例已率先達到了3:7,有些村已不種水稻,只種水果。其中,龍眼2000畝,荔枝3500畝,柑桔7000畝,香蕉400畝,雜果500畝,蔬菜2400畝,花生700畝;養殖方面,以生豬和淡水養殖為主,發展立體養殖。通過電視、電台、報刊、電話等媒體及鎮農業信息服務中心,不少農民依靠市場信息,依靠科技搞種養,積極拓展市場,搞好流通,既最佳化了農業結構,又提高了農業效益,已初步嘗到了科技信息的甜頭而走上了致富之路。

行政區域(自然村)

頭堡村由30多條自然村組成:
1.大洞村
2.洞塘村
3.水圍坑
4.新村
5.新寨
6.北寨
7.乾湖
8.塘基底
9.單坡
10.坡仔
11.永安
12.荔枝塘
13.新南
14.和平
15.茄子園
16.崗上
17.三洞
18.衝口
19.粉沖坑
20.背崗
21.尞背
22.北寅
23.那梧
24.大田山
25.新塱
26.上塱
27.陂面
28.朝陽寨
............

自然資源

截止2010年底,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74畝(其中:田160畝,地114畝),人均耕地0.66畝,主要種植糧、蔗、煙、茶等作物;擁有林地866.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91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22畝,主要種植茶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5畝,其中養殖面積5畝;其他面積2967.5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0年底,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95戶通水。有95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95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50戶。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截止2010年底,距離最近的車站2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輛,拖拉機2輛,機車20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6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6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8 畝。
該村到2010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6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69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72.1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23.1萬元,占總收入的71.5%;畜牧業收入25萬元,占總收入的14.5%(其中,年內出欄肉豬600頭,肉牛20頭,肉羊40頭);林業收入2萬元,占總收入的1.2%;第二、三產業收入8萬元,占總收入的4.6%;工資性收入11萬元,占總收入的6.4%,其他收入3萬元,占總收入的1.8%。農民人均純收入26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0人,到雲南省外務工10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煙、茶、蔗,主要銷往昌寧縣內。2010年煙、蔗、茶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93.1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54%。該村發展煙、茶、蔗特色產業。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新慶國小,中學生就讀到勐統中學。截止2010年底,該村距離中學3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0人,其中小學生14人,中學生6人。
陽春市頭堡村設頭堡國小和河北國小、新村國小2家分校,共3間國小。就讀人數超過500人。(上面的或許是其它同名地區的)

人口衛生

截止2010年底,該村有農戶95戶,共有鄉村人口429人,其中男性226人,女性203人。其中農業人口425人,勞動力230人。該村均為漢族。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417人,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89人;享受低保26人;五保戶6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2公里,距離鎮衛生院2公里。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9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29.1畝。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 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截止2010年底,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8人,黨員中男黨員3人,女黨員5人。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村內基礎設施薄弱,主要表現在進村道路為未硬化的土路。2、產業發展滯後、農民的科技意識淡薄。3、村內衛生條件差,人民民眾看病難。
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產、生活條件;2、大力發展茶葉、香料煙、甘蔗、畜牧業產業;3、加強農民實用科技培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