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水鎮[陝西省橫山區響水鎮]

陝西省橫山區響水鎮位於陝西省榆林市橫山區城東北部,下轄32個行政村,面積289平方公里,總2.55萬人。無定河南岸,有榆靖公路過境,古蹟有響水堡遺址,是一個典型的丘陵溝壑、草灘風沙、川水結合的農業鎮。

行政區劃

【2013年代碼和城鄉分類】

610823105:~200 121響水村 ~201 220駝燕溝村 ~202 220韭菜溝村 ~203 220趙峁則村 ~204 220乾溝則村 ~205 220李家樓則村 ~206 220勝家廟村 ~207 220缸房村 ~208 220白龍窪村 ~209 220楊新莊村 ~210 220屈新窯村 ~211 220井灣村 ~212 220白岔峁村 ~213 122沐浴溝村 ~214 220胡樓村 ~215 220宋水溝村 ~216 220富源村 ~217 121南塔村 ~218 220窯灣村 ~219 220胡溝岔村 ~220 220陳崖窯村 ~221 220牛圪勞村 ~222 220姬溝村 ~223 220李家崖窯村 ~224 220范高梁村 ~225 220榆林位村 ~226 220高圪噠村 ~227 220高樓村 ~228 220張村地村 ~229 220賈家焉村 ~230 220小溝則村 ~231 220屈焉村。

地理環境

榆林市橫山區轄鎮。位於區境東部。常住人口1.9萬人(2010年六普)。轄32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地響水村距縣城34千米;原南塔鄉駐地南塔村距縣城32.5千米。204省道魚(河)靖(邊)公路過境。古蹟有響水堡遺址。

建制沿革

1950年劃入橫山縣,1956年設響水鄉,1958年建響水公社,1984年改響水鄉。1961年建南塔公社,1984年改南塔鄉。1997年, 響水鄉改為響水鎮,面積152平方千米,人口1.3萬人,轄韭菜溝、趙峁子、楊興莊、響水、馱燕溝、乾溝子、李家樓、勝家廟、缸房、白龍窪、屈新窯、井灣、白岔峁、沐浴溝14個行政村; 南塔鄉面積137平方千米,人口1.2萬人,轄南塔、胡溝岔、榆林衛、屈焉、窯灣、姬溝、張村地、陳崖窯、范高粱、高樓、牛圪嶗、高圪嶗、李崖窯、小溝子、賈焉15個行政村。

2002年, 響水鎮轄響水、駝燕溝、韭菜溝、趙峁則、乾溝則、李家樓則、勝家廟、缸房、白龍坬、楊新莊、屈新窯、井灣、白岔峁、沐浴溝、胡樓、宋水溝16個行政村; 南塔鄉轄南塔、屈墕、窯灣、胡溝岔、陳崖窯、牛圪勞、姬溝、李家崖窯、范高梁、榆林位、高圪噠、高樓、張村地、賈家墕、小溝則15個行政村。

2010年人口普查,響水鎮常住人口10319人,南塔鄉8644人。

2011年,撤銷南塔鄉,併入響水鎮。

基本簡介

響水鎮地處橫山區城東北部,無定河南岸,榆靖公路穿境而過,鎮政府位於榆靖公路50公里處的響水街。全鎮轄32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2.55萬人;總面積289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6.72%;耕地中山耕地占80%,是一個典型丘陵溝壑、草灘風沙、川水結合的農業大鎮。全鎮年羊子存欄2萬隻,現有林草面積7.5萬畝,圍河造田0.3萬畝,年糧食總產量達4650噸,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230元。

響水鎮交通便利,集貿繁華。境內公路四通八達,呈倒“分布”,與波羅、白界、殿市、黨岔等4個鄉鎮相通。逢集遇會客商雲集,日交易額達8萬多元。全鎮現有採料場、粉料場4個、樓板廠4個、機磚廠3個、個體工商戶120戶(主要包括:餐飲、衛生、服裝、百貨、五金、建材等),從業人員達600多人,年創利達300多萬元,成為地方經濟的支柱。響水電站年發電120萬千瓦,創利稅200萬元。

基礎設施

響水鎮基礎設施建設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廣播電視、電訊業迅猛發展,全鎮有2個村和鎮屬各事企業單位及居民看上了有線電視,“村村通”工程實施8個村,農村電視微波接收器普及率達60%以上,11個村接通有線、無線電話,總裝機700餘部,行動電話在網用戶7000餘戶。近年來,完成自來水改造工程15個村,農網改造17個村,現在全鎮村村吃上了自來水,戶戶用上了安全點電。“以上城鎮建設為龍頭,輻射帶動農村經濟發展”是響水鎮發展鎮域經濟的立足點,為此響水鎮對響水街道進行了全面的整建,新街道呈“丁”字形,鋪設街道2500米,壓排水、排洪管道5000多米。從根本上解決了民眾吃水難、種地難、運輸難等生活困難。

發展戰略

鎮黨委、政府立足鎮情實際,確立“生態立鎮、產業興鎮、項目帶動”三大戰略,以“羊、草、豆、苗”為四大主導產業,按照“做強羊產業,壯大草產業、扶持豆產業、引導薯產業”的整體思路,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全鎮豆類播種面積1.6萬畝,種植優質飼草1.2萬畝,鎮黨委、政府在努力抓好退耕還林草、產業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積極開發已探明的地下礦產資源,2003年鎮內已開發了三口天然汽車產井,有力地推動了全鎮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