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毛氏五修族譜

韶山毛氏五修族譜

韶山毛氏族譜至今已有六百二十多年歷史,主要記載家族聚居地域的地理環境、名勝古蹟等,是一部重要的人文倫理史冊。2002年元月,《韶山毛氏五修族譜》圓滿完成“五修”並出版。

“五修”族譜的由來

族譜屬於氏族文化,是記錄家族淵源、人口繁衍、人物傳記、聚居環境、名勝古蹟等重要人文史冊,是地方史志不可缺少的文史資料,同樣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

韶山毛氏家族具有優秀文化傳統,從清乾隆2年(1737年)以來曾4次修輯族譜。民國30年(1941年)完成的“四修”,迄今已有60年。這60年,正是祖國翻天覆地變化的重要歷史時期。為了使毛氏家族文化不致失傳,有必要及時組織族譜的第5次修輯。特別是在這一時期,從韶山出生的一代偉人毛澤東肩負起“治國平天下”的歷史重任,為祖國的獨立強大,為人民的解放富裕,為人類的進步等事業建立了豐功偉績。國內外來韶山參訪的人士都希望更多的了解毛澤東的身世,以至毛氏家族的淵源。而“四修”族譜是在戰火紛飛的抗日戰爭時期修纂的,加之當時全國還處於國民黨的統治時期,因而有些人物、史事的記載只能從略或暫缺,滿足不了當今大眾求索的希望。為了保持家族人文歷史的延續,記錄新的歷史時期毛氏族人為國家富強,民族解放無私奉獻的史實和所建立的功績,以啟迪後人與時俱進,再創輝煌。毛氏“五修”族譜於1999年初開始醞釀,至2000年夏成立編纂委員會,由毛遠俊任主修,毛崇文等5人任副主修,組織力量進行深入的普查、採訪,全面啟動。在各方面的關心和支持下,至2001年底,歷時一年半而完成。

“五修”族譜的概貌

韶山毛氏“五修”族譜(以下簡稱“新族譜”),共24卷(文卷8,齒卷16),排印成12冊,約160餘萬字,其中6冊為老譜重刊。“文卷”也稱事錄卷,記敘家族源流、家族規範、人物春秋等內容。“齒卷”即齒錄卷,列編族人派系、名字、生辰、簡歷及亡故等情況。新族譜以直行簡化漢字印刷,宣紙線裝。封面隸書標題《韶山毛氏五修族譜》(內封加注“二零零一年辛巳五修”),封底鈐蓋長方形篆刻印章《韶山毛氏族譜》。老、新譜分上、下函裝入紫紅色加燙金標題的精緻譜盒內,顯得古樸典雅,別具一格。

新族譜重訂了毛氏“家族規範”,內容包括愛國愛民、崇尚文明等諸多族規家規。還修訂了“百字銘訓”,改稱“新人生百字銘訓”。如:“立身清白地,生不愧於天。勤乃福之本,儉是德之先。”又如:“忠誠昭信念,謹慎致周全。處世和為貴,勤修智乃添。”等,都對指導個人修養具有積極意義。

為緬懷毛氏祖先,紀念族人中受尊敬的歷代名人和革命先烈,新族譜為70人立了傳略,其中包括毛澤東和毛澤東的父母及他家的6位烈士,以及毛福軒、毛新梅等烈士。新族譜還為當今毛氏家族中的高級幹部、高級知識分子、知名企業家和勞動模範等共29名編錄了生平簡介。為部分中級幹部、副教授以上人員共約90人編列出簡歷,以表彰他們的功績,激勵後世子孫。

“五修”族譜的擴充

“新族譜”與之前族譜有所不同的是:

1、 收入了歷年來毛氏族人詩、詞、聯佳作90餘首(章)和名文5篇。其中號稱“韶山主人”毛蘭芳的《韶山八景》詞、毛澤東的老師毛宇居的律詩和毛澤東的詩詞16首,均堪稱傳世名篇。

2、 新族譜“齒卷”也有較多改進。對列編個人,除記載名、號和生辰、亡故等項外,增加了本人學歷、工作(居住)單位、任職和業績榮譽等內容。

3、 新族譜則男女都列入。女兒招郎者,贅婿也同時列入。另外,新族譜改變了老族譜編繪墓圖的做法,除當今已列入遊人瞻仰的紀念性陵墓(如毛澤東父母墓)外,沒有編錄墓地插圖。

“五修”族譜的發行

“五修”共發行550套,其中本族分發520套,剩餘30套分別贈送給了湖南省韶山管理局10套,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5套,韶山毛澤東圖書館5套,韶山市檔案局2套,國家檔案局、北京圖書館、上海圖書館、湖南省檔案局、湖南省圖書館、韶山市圖書館、雲南永勝毛氏、湖南沅江毛氏各1套。

韶山毛氏“五修”族譜(簡稱“新族譜”)分上、下兩函,新族譜沿用四修的封面和內封,以直行簡化漢字印刷,宣紙線裝。文卷8,齒卷16,共24卷,排印成12冊,約160餘萬字。其中上卷6冊為老譜重刊。整個“新族譜”都裝入在紫紅色加燙金標題的精緻譜盒內,顯得古樸典雅,別具一格。“文卷”稱事錄卷,記敘家族源流、家族規範、人物春秋等內容。“齒卷”即齒錄卷,列編族人派系、名字、生辰、簡歷及亡故等情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