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術語

音樂術語

音樂術語是指在音樂表演中用來指導演奏者表演的專業術語。分為速度術語,力度術語,表情術語三大類。

基本信息

節奏

小節
節奏
節拍
復節奏

速度

莊板(Grave) (緩慢速)
廣板(Largo) (稍緩慢速)
慢板(lento) (慢速)
柔板(Adagio) (慢速)
小柔板(Adagietto)
小廣板(Larghetto) (慢速)
行板(Andante) (稍慢速)
小行板(Andantino)
中板(Moderato) (中速)
快板(Allegretto) (稍快速)
快板(Allegro) (快速)
快速有生氣地(Vivo)
快速有生氣地(Vivace)
急板(Presto)
最急板(prestissimo) (急速)
原速(A Tempo)
自由節奏(rubato)
漸慢(ritardando/rit/ritard)
突慢(Ritenuto/riten)
漸慢(rallentando/rall)
稍轉慢(poco meno mosso)
漸快(accelerando/accel.)
稍轉快(poco più mosso)
速度自由(或散板)(ad libitum/ad lib.)

表情

無拘無束、縱情地(Abbandono)
親切、溫存地(Accarezzevole)
熱情、衝動地(Affettuoso)
激動地(Agitato)
愉快地(Amabile)
進行曲風格(Alla marcia)
可愛地(Amoroso)
活潑地(Animato)
熱情地(Appassionato)
輝煌地(brillante)
滑稽地(Buffo)
如歌地(Cantabile)
幻想地(Capriccioso)
有愛情地(Con amore)
有感情地(Con anima)
熱情地、活潑地(Con brio)
溫柔地、柔和地(Con dolcezza)
憂愁地(Con dolore)
有表情地(Con espressione)
優美地(Con Grazia)
熱烈地(Con fuoco)
生動地(Con moto)
有生氣地(Con spirito)
溫柔地(Con tenerezza)
柔和、溫柔地(Dolce)
哀傷地(Dolente)
精力充沛地(Energico)
細緻地、精美地(elegante)
有表情地(Espressivo)
歡慶地(Festivo)
猛烈地(Fiero)
有朝氣地(Fresco)
如葬禮地(Funebre)
狂暴的(Furioso)
詼諧地(Giocoso)
華麗地、壯麗地(Grandioso)
優美地(Grazioso)
純潔的(Innccente)
技術的、如暴風雨般(Impetuoso)
陰鬱地(Lugubre)
悲傷地(Lamentabile)
輕快地(Leggiero)
哭泣地(Largemoso)
隆重地、莊嚴地(Maestoso)
著重地、清晰地(Marcato)
象進行曲(Martiale)
悲哀地(Mesto)
神秘地(Misterioso)
逐漸消失(Moreudo)
說話似地(Parlando)
田園風味地(Pastorale)
沉重地(Pesante)
壯麗地、光輝地(Pomposo)
寧靜地(Quieto)
崇拜地(Religioso)
嚴格地、準確地(Rigoroso)
決斷地(Risoluto)
鄉村風味地(Orstico)
詼諧地(Scherzando)
單純地(Semplice)
逐漸消失(Smorzando)
和藹地(Soavemente)
嘹亮地(Sonore)
純樸地(Spianato)
喧譁地、風暴似地(Strepitoso)
安靜地(Tranquillo)
強大地、豪爽地(Vigoroso)
華彩樂段(Cadenza)

強弱

漸弱(Diminuendo/dim)
最弱(Piano Pianissmo/ppp)
很弱(Pianissmo/pp)
弱(Piano/p)
中弱(Mezzo Piano/mp)
漸強(Crescendo/cresc)
中強(Mezzo Forte/mf)
強(Forte/f)
很強(Portissimo/ff)
最強(Forte Portissimo/fff)
突強(sforzando/sf)
強後突弱(Forte Piano/fp)

調式

調 modal
調式 modes,modality
調性 tonality
大調 natural major
小調 natural minor
轉調 modulation
調式中止 modal cadence
調式的交替/轉換 modal interchange
混合里底亞調式 mixolydian mode
多調式的 polymodal
多調性 polytonality

和聲

和弦 chords
和聲 harmony
和諧
泛音
基音

鏇律

鏇律 (melody)
音階 (scale)
音程 (interval)
音高 (pitch)
音域 (range)
音色 (tone colour)
樂句 (phrase)
聲部 (part)
切分音(Syncopation)

曲式

二段體(Binary)
三段體(Ternary)
奏鳴曲式(Sonata)
呈示部(Exposition)
展開部(Development)
再現部(Reacpitulation)
迴旋曲式(Rondo)
進行曲式(March)
賦格(Fugue)

作曲技巧

模進 (modified)
復調(polyphony)
對位法(Counterpiont)
切分法
無調性(atonal)
十二音(Twelve-tone)
序列主義(Serial music)
卡農(Canon)
轉位(Inversion)

演奏技巧

琶音(arpeggio)
吐音(staccato)
連奏(legato)(縮寫Leg)
斷奏(Spiccato)
裝飾音 (ornament)
顫音(trill)
震音(Tremolo)
柔弦(vibrato)
撥弦(pizzcato)
變格定弦(Scordatura)

時期/流派

中世紀時期
巴洛克時期 (baroque)
古典時期
浪漫主義時期
民族樂派
印象主義
表現主義
新古典主義
原始音樂
新民族主義
未來主義
噪音音樂
具體音樂
微分音樂
先鋒派
序列主義
偶然音樂
磁帶音樂
電子音樂
簡約派
後現代主義
概念音樂
行為音樂

術語解釋

1:音(Tone)是一種物理現象。物體振動時產生音波,通過空氣傳到耳膜,經過大腦的反射被感知為聲音。人所能聽到的聲音在每秒振動數為16-2000次左右,而使用到音樂中的音(不含音),一般只限於每秒振動27-4100次的範圍內。音的高低強弱長短音色取決於物體的振動。
2:音色(Tone-color)指音的感覺特性。發音體的振動是由多種諧音組成的,包括基音和泛音,音色是由泛音的多少及泛音之間的相對強度決定的。人們區分音色的能力是天生的,音樂的顏色分為人聲音色和器樂音色。人聲音色分高中低音,並有男女之分;器樂音色中主要分弦樂器和管樂器,各種打擊樂器的音色是不同的。
3:共鳴(Resonance)共鳴指的是一種振動。當一個發音體振動時,引起了其它物體的振動,並發出了聲音,產生了共鳴。
4:基音(Fundamentaltone)物體振動時所發出的頻率最低的音是基音,其餘的為泛音。基音決定音高。
5:泛音(Harmonicovertone)除了發音體整體振動產生的最低的音是基音,以基音為標準,其餘1/21/31/4等各部分也是同時振動。是泛音泛音的組合決定了特定的音色,並能使人明確地感到基音的響度。樂器和自然界裡所有的音都有泛音。
6:音高(Pitch)音高是用一秒鐘的振動的次數來表示的頻率多則音高,頻率少則音低目前國際通用的標準音"a",是每秒振動440次的聲音。
7:音名(Pitchname)音名指西洋樂制中代表固定音高的名稱,這些名稱沒有統一,在各個國家是不同的。被廣泛採用的是CDEFGAB。
8:唱名(Syllablenames)唱名是指音階上各音的名稱,通常使用1do2re3mi4fa5sol6la7si。大調的主音用1do,小調的主音用6la。
9:音域(Compass)人聲或樂器所能達到的最低音和最高音之間的範圍就叫音域。音域可分為總的音域和個別音域,人聲和樂器音域。
10:調性(Tonality)調性指調式類別與主音高度在樂曲中,主音是鏇律和聲的核心,其它音與之發生從屬關係,最後中止在主音上這樣的樂曲就是有調性的樂曲。
11:音階(Scale)指調式中的各音,從以某個音高為起點即從主音開始,按照音高次序將音符由低至高來排列,這樣的音列稱為音階音階。由低到高叫做上行,由高到低叫做下行我們今天所說的音階,就是以最普遍的大音階(大調)與小音階(小調)為主。
12:五聲音階(pentatonicscale)由五個音構成的音階,多用於民族音樂的調式,如doremisolla(do)。
13:大調(Majormode)調式的一種七聲音階,其相鄰二音的間距分全音與半音兩種。其音階除第三四兩音間與第七八兩音間為半音外,其餘均為全音。大調的色彩較為明朗。
14:小調(Minormode)調式的一種,七聲音階有"自然小調"、"和聲小調"、"鏇律小調"、"現代小音階"四種形式。小調的色彩一般較大調黯淡,常用來表達悲哀憂鬱的情緒。自然小調(小音階)的二三兩音間與五六兩音間為半音。
15:純律(Justintonation)與十二平均律不同,音階中各音與主音的關係均為純音程。由於這樣形成的半音無法分平均,所以不能隨便轉調,現已被歷史所淘汰。
16:主音(Key-note)調式音階里的第一音。十二平均律(Temperament)音律的一種把一個八度音均分為十二個半音,半音的音程都是相等的。鋼琴豎琴等樂器均按此律定弦。
17:半音和全音(SemitoneWholetone)將一個八度音分成十二等份,每一份為半音,兩個半音相當於全音。半音相當於小二度,全音相當於大二度。
18:協和音程和不協和音程(Consonant,Dissonance)根據協和的程度可分為完全協和音程(純1458度)和不完全協和音程(大小36度),除此之外都是不協和音程。
19:音程(Interval)指兩音之間的距離。計算音程的單位稱"度",兩個音之間包括幾個音節就稱幾度。度數相同的音程又因為其所含半音和全音的數目不同而有純大小增減等區別。
20:十二音體系(tweleve-tonesystem,tweleve-notesystem)現代派作曲手法之一由奧地利作曲家勛柏格於1921年創立。作曲家放棄傳統的調式調性與和聲體制,將半音音階中的十二個音任意排成一年音列,然後以倒置逆行等技法加以處理,除非所有的音都出現過,否則任何一個音不得重複。
21:五聲音階(prentatonicscale)八度內有五音,謂之"五聲音階"。
22:七聲音階(diationicscale)八度內有七音,就稱為"七音音階"。
23:力度(dynamics)力度指演奏演唱樂曲時音響的強度以力度記號表示,如f(強)p(弱)<(漸強)>(漸弱)等。
26:不定音高(inderterminatepitch)樂曲中所採用的沒有明確音高的聲音叫不定音高,實為噪聲,原不屬於樂章範圍。現代派作曲家常用之,如鋸木聲、摺紙張聲、打字聲、掃地聲、敲擊聲、噓聲、呼嘯聲等等。
27:不對稱節奏(asymmetricrhythm)又稱"復節奏"(Polyrhythm),在同一樂句或小節中,各聲部的節奏不相一致;或在同一小節中,組成各節拍的時值不相一致。廣義言之,復調音樂都屬於奇異節奏現代派作曲家所用的奇異節奏,是一種高度複雜化的節奏。
28:切分音(synopation)變換小節中強弱拍位置的一種,節奏其形成的格式如下:
(1)弱拍音延續到強拍位置;
(2)休止強拍位置;
(3)弱拍音改為強拍
29:無調性(atonality)指樂曲的構成沒有一定的調性基礎。
34:平行五度(parallelfifths)樂曲的兩個聲部隔開純五度作平行進行。十五世紀以來,在對位與和聲上都規定應避免平行五度之出現。
35:平行減七弦(paralleldiminishedseventh)和弦進行的方式之一,減七和弦由四個音連續小三度疊置而成,其特點是無明確的傾向性。減七和弦連續出現而不加解決,就是"平行減七和弦"。
37:節奏(rhythm)構成樂曲的基本因素,有樂音的高度、樂章的時值(包括休止)、樂音的強弱三種。表現於時值與強弱方面的,即樂音的有規律的輕重緩急,稱為節奏。
38:節拍樂曲中周期性出現的節奏序列。
42:主調音(tonickeynote)調式的中心音稱為"主調音"。
43:主調音樂(homophony)復調音樂及單調音樂的對稱,多聲部音樂的一種。以一個聲部作鏇律(曲調)進行,其餘聲部居於和聲襯托的地位。
45:半音音階(chromaticscale)相鄰二音的間距為"半音",謂之"半音音階"。
50:全音音階(whole-tonesacale)相鄰二音的間距皆為全音,謂之"全音音階"。
53:華彩段(cadenza)插於樂曲尾處的輝煌的即興演奏段落,由獨奏者即興展示其演奏技巧。作曲家與演奏家常為他人的作品寫定華彩段。
55:聲部(part,voice)指重唱、合唱、重奏、合奏樂曲中同時進行的各鏇律線,如弦樂四重奏有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四個聲部;混聲合唱有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四個聲部。
57:轉調(modulation)樂曲在進行中變換調性。轉調是重要的作曲手法之一,簡單的轉調常在近關係之間相轉。
58:拍子(beat)小節的單位時值小節的拍子結構以拍子記號(timesignayure)表示。
62:和聲(harmony)不同高度的樂音同時發聲,謂之和聲。和聲學的研究對象為:和弦的結構、和弦的連續法則、和弦在樂曲上的功能屬性等。和聲學是作曲技法的重要組成部分。
63:和弦(chord)和聲的結構單位在自然音階的和聲體系中,和弦由音階上各音連續三度疊置而成三音疊置,即成三和弦,由CEG三音組成;其屬七和弦,由GBDF四音組成。
65:變和弦(alteredchord,Chromayticchord)和弦的組成音中有不屬於同調性的音出現,謂之變和弦。變和弦常作為轉調的準備。
66:單調音樂(monophony)單鏇律的音樂,復調音樂及主調音樂的對稱,即不附帶任何對位聲部、襯托句及伴奏等,只有一條單純的鏇律線。古代音樂及大多數民歌,都是單調音樂。
69:復調音樂(polyphony)單調音樂及主調音樂的對稱,由兩個以上各自獨立而又根據和聲法則同時進行的聲部組成的音樂。其性質與"對位音樂"(counterpoint)基本相同。
70:復對位(compoundcounterpoint)凡對位音樂的各聲部可以高低易位者,統稱為復對位。復對位按聲部數量可分為二重對位、三重對位、四重對位等。
71:音域(compass)人聲或樂器發聲的音調廣度,常以其高低兩極音表示之各種音域,其各局部的音質不相同,這種局部,稱為音區(register),在人聲則稱為聲區。
72:音程(intreval)兩樂音之間的音高差距,通常以自然音階兩音之間的音級數(包括邊緣兩極)作為音程的量度。
73:音高(pitch)樂音在音階上的絕對高度,如C音D音等在物理上,音高決定於發音體的振動頻率,在心理感覺上,音高之決定還稍受音的響度的影響。
74:音調(idiom)某一時代民族地區流派作曲家特有的音樂風格,如言某民族或某的民歌音調。
75:音階(scale)音樂上所用的音,根據一定規律,在八度內按高低次序排列之,即成音階世界各民族各地區,皆有其獨特的音階。
78:美聲唱法(BelCanto)聲樂表演風格之一十八世紀流行於義大利。演唱者追求音質的優美自然與歌唱表演的華麗輝煌,而忽視詞意和感情等的表達,以運用美聲唱法著稱的作曲家有貝里尼、多尼采蒂、羅西尼等人。他們所作的歌劇常稱為"美聲歌劇"。
80:配器(orchestration)作曲法的組成部分之一,指器樂合奏曲中各種樂器的配合。其內容要點為各類樂器性能、各類樂器的音色對比與配合效果樂曲原音響統一效果。配器除用於初始寫作之外,亦常用於現成樂曲配器,如將鋼琴曲重奏曲等,改編為管弦樂曲。
81:調式(mode)據以構成樂曲的基礎音列其中一音為中心音,其餘各音與該中心音具有依存關係調式的中心音稱為"主調音",以主調音的音高表示調式,謂之"調性"。樂曲之構成而無一定的調性基礎者,謂之"無調性";同時以兩種調性為基礎者,謂之"多重調性"。
83:鏇律(melody)不同高低與不同時值的音前後相連,即成鏇律。鏇律的要素一為音高,二為節奏。較原始的音樂公有鏇律,甚至僅有節奏。現代音樂也有隻求和聲與配器等的新奇效果而忽略鏇律的。
94:音樂的基本表現手段音樂的基本表現手段是:
(1)。曲調鏇律節奏拍子速度;
(2)。調和聲;
(3)。力度;
95:音樂的分類
(一)音樂按聲部和聲部狀況可分為單聲部音樂、復調音樂、主調音樂。
(二)音樂按照性質分可分為:純音樂、標題音樂、輕音樂、爵士音樂。
97:樂音體系在音樂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總和,叫做樂音體系。
98:調號變化記號若使用在整首曲子中,使這首曲子中的每逢指定的音都要升或降,那這時候這個變化記號就被稱之為調號。
99:節拍強拍和弱拍的均勻的交替。節拍有多種不同的組合方式,叫做"拍子'',正常的節奏是按照一定的拍子而進行的。
100:鏇律又稱曲調,它是按照一定的高低長短和強弱關係而組成的音的線條。它是塑造音樂形象最主要的手段,是音樂的靈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