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治療理論與實踐

音樂治療理論與實踐

《音樂治療理論與實踐》針對當前音樂治療領域中有關意義的爭論:在創造性的音樂治療中,言語是必要的嗎?臨床上的即興演奏和“純粹”音樂的即興演奏有何區別?這些區別的本質是什麼?音樂治療師如何陳述文化特異性的微妙差別?作者廣泛借鑑音樂、發展心理學、音樂治療、心理治療和音樂理論的文獻,對音樂治療理論做出了重要貢獻。音樂治療運用一切與音樂有關的活動作為治療手段,如聽、唱、器樂演奏、舞蹈、美術等,而不只是聽音樂。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梅塞德斯·帕夫利切維奇生活和工作在南非,是Pretoria大學音樂治療計畫的指導者,倫敦Nordoff-Robbins音樂治療中心的副研究員。在這個音樂治療中心她教授過音樂治療的碩士課程。帕夫利切維奇曾多次參與到社區音樂治療的機構規劃中。

目錄

1.創造意義

第一部分

2.音樂、意義和音樂治療:一個音樂理論觀

3.音樂治療和普遍概念:在文化和折衷之間

4.嚴密懷和想像:音樂治療和音樂心理學

5.知覺、認知和即興演奏

6.音樂會:即興演奏、認知和音樂治療

第二部分

7.聯繫中的意義:音樂之間

8.沒有歌詞的歌:交流中的音樂

9.動力形式中的音樂和音樂中的動力形式

第三部分

10.聯繫中的意義:心理動力學的理論觀

11.和溫尼科特的真實一起玩耍

12.音樂治療中的心理動力學意義

尾聲

13.我們為什麼成為治療師?

參考文獻

前言

具有不同聲音的治療理論 音樂使我們感動,因為我們以音樂的方式活動——有節奏地、和諧地,按強度、重量和共鳴調整肢體動作。我們的有節奏的動作被依次連線起來,從而具有敘述性和旋律性。我們生來如此。經過訓練,一位兒科神經學家能夠通過評估嬰兒肢體自發運動的節奏和優美程度來判斷一個早產兒大腦是否健康。學習如何運動得更好,僅僅確認了我們頭腦中的內部“領導者”的權威性。當我們去測量一位優秀的運動員在全面發揮時身體內的力量時,就會發現他或她的動作具有奇蹟般的效率,幾乎沒有浪費任何能量或時間。身體各部位和大腦一起進行著優雅精確的舞蹈,用精巧的節奏來接觸環境。. 健康的情緒和軀體和..

書摘

配合不同的“鏡頭”

知覺和認知音樂心理學觀點認為,錄像片段顯示兒童和治療師兩者在神

經學上都是完整無缺的。演奏者對於律動的感知在即興演奏早期就已經建立

起來;對知覺分組機制的協商也很順暢和容易;他們共享著音樂的固定要素

;即興演奏揭示出了一些指示物,表明兩個演奏者的音樂記憶都貫穿在了7

分鐘的片段中。

社會音樂心理學的觀點則更關注跨文化事件。治療師是歐洲人,接受傳

統西方經典的音樂訓練,而這個孩子是非洲人。兩者的文化天差地別,“次

撒哈拉”非洲文化沒有將音樂從“生活”當中區分出來。那么這種西方的音

樂治療是在什麼地方和非洲的音樂、治療和儀式的背景達成一致的呢?他的

“非洲人部分”又是在什麼地方對西方治療模式做出反應的呢?

民族音樂學家可能察覺到治療師並不十分了解“次撒哈拉”非洲人對音

樂的感覺:她的演奏比他的更加的平淡和“中規中矩”。為了和治療師合奏

,這個孩子是否損害了自己的非洲人音樂才能?

一個觀看這一錄像片段的音樂理論家可能會詢問每一位演奏者有關音樂

的意義和聯想,他們把意義看做是普遍的還是具有文化特異性的?以及意義

的分歧在哪裡達成一致?詢問的焦點可能包括怎樣最佳地描述出這一即興演

奏的音樂結構。

一個行為心理學家會報告說兒童和治療師是合作的,儘管他的姿勢有一

些輕微的緊張和不自在,但是很明顯他參與了治療。這一情況怎樣和他在教

室里的行為對應起來:他需要更多一對一的關注嗎?學校課堂能夠提供他在

音樂治療中所獲得的肯定嗎?可以把參加音樂治療作為對他良好行為的獎勵

嗎?

最後,一個心理治療師可能考慮的是治療師——兒童之間的緊張關係的

意義,並且反省這種關係是多么嚴肅,多么不輕鬆、不柔和。這個孩子的頑

皮和朝氣在哪裡?治療師報導了一些缺失的事物:由於外部的或結構的相互

影響,有關他們的一些東西被束縛了。但是仍有一種“感覺”被忽略了。他

能夠很好地“演奏”,按部就班地生活,但是治療師在反移情體驗中卻感到

在他的內部一片死寂——難道兒童就是這樣體驗世界的嗎?她報告被他支配

的感覺:他需要“做支配者”嗎?這和他的早期關係,他現在的生活方式,

以及治療師和孩子之間正在發生的事情有何關聯?將其作為公開演講的素材

是個怎樣的選擇呢:它是否反映了治療師對這個孩子的反移惰的本質?P4-5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