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達生

韓達生(1905~1941),男,原名德蔭,號紹棠,後改名達生,河南杞縣人,革命烈士。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睢(縣)杞(縣)太(康)特委書記、獨立團政委。 1941年被叛徒曹凌波認出被捕殺害,投屍黃河。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1922年冬至1923年夏,同吳芝圃、張海峰等10餘人在杞縣建立“杞縣風俗改良會”和“讀書會”,開始接受馬列主義。1924年經共青團豫陝團委彭振綱介紹,韓達生在開封第二中學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次年轉入中國共產黨。他在開封從事學生運動,後由中共豫陝區委派回杞縣擔任縣委委員兼共青團縣委書記。

1927年春,北伐軍出武勝關沿京漢鐵路北上。為了迎接北伐軍,他同肖楚女、吳芝圃、張海峰等領導了著名的豫東農民暴動。農民軍先後攻克杞縣、睢縣、陳留等縣城,建立了政府,懲辦了一批罪大惡極的土豪劣紳,豁免了一切苛捐雜稅。1927年蔣介石背叛革命後,豫東農民運動遭到挫折,韓達生被通緝,轉入地下活動。1928年,韓達生在開封隱名埋姓,遷居陋巷,以做小生意為名,與愛人一起掩護中共河南省委機關活動。1934年,韓達生同吳芝圃到上海尋找黨組織,不料地址變動,未能找到。在此期間,因在他住室搜出進步書籍,國民黨將他押送上海警備司令部,後以無罪釋放。

主要經歷

1937年初,韓達生受中共豫西特委派遣到洛寧中學當教員。這時,中共黨員曲乃生任洛寧中學校長,並聘請中共黨員賀崇升當教員,他們以此為掩護,開展建黨工作。同年4月,中共洛寧縣委成立,韓達生任書記,曲乃生、賀崇升為委員。他們利用“抗敵後援會”的機會開展黨的工作,並從中吸收黨員,擴大黨的組織。1938年10月根據豫西特委指示,成立洛寧中心縣委,韓達生任書記,邵文杰、張劍石為中共宜陽縣委負責人,領導洛寧、宜陽、新安、澠池4個縣黨的工作。

1940年2月,韓達生奉命離開豫西到豫皖蘇邊區抗日民主根據地的中心—渦陽縣新興鎮任特委書記兼睢(縣)杞(縣)太(康)獨立團政委。1941年4月,國民黨八十一師糾合地方土頑武裝,將睢杞太獨立團駐地包圍,韓達生率部突圍未成,不幸被俘。先後被關押在湯恩伯三十一集團軍監獄、郾城監獄,嚴刑逼供。因他未暴露團政委身份,被釋放。當韓達生行至黃河邊欲渡黃河時,被叛徒曹凌波認出被捕殺害,投屍黃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