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濱[牡丹江水泥國小教師]

韓濱[牡丹江水泥國小教師]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韓濱,女,1959年生,1979年參加工作。從事教學工作30年。是牡丹江水泥國小的一名高級教師。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她畢業於牡丹江師範學院中文系79級,大學本科學歷。1994年又參加自考,取得了哈爾濱師範大學“教育管理”專業,97級畢業證。她先後擔任過水泥學校國中、高中的語文教師,在1985年到1989年進行過“四步導讀教學法”的試驗。獲得過當時最高級的獎項。由於繼續教改,搞教學銜接,1989年年底,她到水泥國小任教至今。

她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在30年的教學生涯中,時時刻刻以一名優秀教師標準要求自己,她勤懇懇、兢兢業業、熱愛學生、團結同志,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深受學生、家長、同事、領導的好評。在水泥國小全體教師中樹起了一面旗幟,是水泥國小教師的榜樣.

“要想培育出合格人才首先自己要成為一名合格老師”。“打鐵還需自身硬”!這是經常掛在韓濱老師嘴上的一句話。她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升華思想、悟出境界

作為一名教師,韓老師深知學習是終身的事,只有不斷學習才能在思想上與時俱進、在業務上強人一籌,才能做一名合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在三十年的教學生涯中,她一貫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以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場堅定、旗幟鮮明,與黨中央時刻保持高度一致,忠實於黨的教育事業。平時她注意學習黨的各項時事方針、政策,關心國家大事,並運用學到的政治理論指導自己的工作實踐。她能巧妙的把這些愛國情愫潛移默化地滲透給學生。讓學生從小就能像愛自己的爸爸媽媽,愛兄弟姐妹和要好的夥伴一樣的愛祖國,愛黨,愛學校,愛班級,愛老師,愛同學。在四川大地震期間,她能從培養學生們愛出發,讓學生們天天看電視,聽廣播,早自習讓同學們談論對救援工作的看法。召開主題班隊會《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號召學生們捐款捐物,奉獻愛心。培養他們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想。又讓每一名學生製作圖文並茂的小報,張貼到牆上,請來電視台的攝影師給學生們在牆報下面合影留念。醒目的大標題是學生們寫的“眾志成城,抗震救災”。給學生們幼小的心靈播灑了愛的種子,刻下了深刻的烙印!家長們也紛紛表示這樣的活動能激發孩子們的感恩回報的心,他們贊成並積極協助孩子查找資料,設計報紙的版面,為小報獻計獻策。他們希望能多搞這樣的活動!

理論教學與實踐

韓濱重視教學理論的研究,她從教至今一直堅持學習本國和各國教育專家的教育論著,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她特別推崇蘇霍姆林斯基和葉聖陶等人的教育學說。每次的作文教學她都默默記住葉老的話“今天的教,是為了明天的不教”!她的作文教學在我們這個地區是赫赫有名的。她經常借鑑魏書生和靳家彥的教學法以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她樂學善學各家之長,並寫有很多心得體會,發表在論文和現在的部落格上,引起很多同事和圈友的熱捧。她擅長在課堂上用魏書生的閉目凝思讓學生感受課文里的文字美,語句美。比如在教《草原》一課,她就繪聲繪色的朗誦這篇課文,讓學生們閉目想像,想像著草原的寬廣與美麗,調動了學生們對草原的無限嚮往後,再讓學生們自己感悟,去體會祖國大家庭的美景及蒙漢民族的情深意長。學生們反饋聽這樣的課特別棒!在教學朗讀課文時,她能學習借鑑靳家彥老師的“披文入情”方法,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地學會怎樣朗讀。比如教學《尊嚴》一課,一面要讓學生理解那位窮困潦倒的男子是怎樣的落魄,一面還要掌握他的不卑不亢,和那位善良的鎮長怎樣不漏聲色的幫助這位男子的心情,都要讓學生通過朗讀掌握好尺度,才能很好的體會尊嚴二字。這時的朗讀教學的指導是尤為重要了!每一次的指導朗讀,韓濱老師都情不自禁的回想起了靳家彥專家的諄諄教誨---“披文入情,披文入情!把自己設計成教材里或者故事裡的人物”。韓濱的《怎樣指導朗讀》曾獲得區級論文獎。她能在三尺講台上,認真執行黨的教育路線、方針、政策,嚴格按照黨的教育政策、教學大綱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全心全意做好教書育人工作。她是我們學校周邊社區人人熟知的好老師。她無論在任何崗位,都能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心將全部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她以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有文化的人為已任,她志存高遠、愛崗敬業、樂於奉獻。她是單身媽媽,在三十年的教齡中,她幾乎沒請過假,大事小事都自己利用休息日解決,經常忍著病痛堅守崗位,自覺履行教書育人的神聖職責,是領導們放心的好同志。多次得到過上級的獎勵。被授予過牡丹江市優秀班主任稱號。

德藝雙馨、熱心課改

作為一名富有經驗的教師,她沒有在過去的成績上停滯不前,每一次接新班,每一次新學期開學,她都能高標準嚴要求對待自己。在教學上她認真備課、認真上課,開動腦筋、鑽研業務,虛心向同行請教;及時批改作業、耐心輔導學生,對學生嚴而有度,與學生們真誠相處,用愛與學生溝通,培養學生們的良好道德修養。學生劉建松出水痘在家休息,很是寂寞,韓濱就號召班級同學們給劉建松打電話,在電話里問候他,給他講班級的趣事,講學過的課程,後來,劉建松病癒回校上課,帶來了一大包糖果,說是感謝在他生病期間慰問他的同學們的。韓老師讓每名學生在接到糖果時說一句話,她是在培養學生們有感恩回報的心。這個場景,所有的學生都很感動,大家的心都凝聚到了一起。家長們得知了這個情況,也很感動,覺得孩子在這樣的老師身邊是最放心的了。韓老師的教育教學是潤物細無聲的,她寫過一篇論文《教育於潤物細無聲中》被企辦校教研會評為論文一等獎。學生們愛她,都認為她是值得依賴的、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又是親密無間的好朋友、值得尊敬的長者。因為有了愛和喜歡,學生們總是喜歡上她的課,一致夸聽她的課是享受。她所任課班級教學成績常年位於同年級前列。她所帶班的學生在每次的考試和各項驗收中均名列前茅。學生們有困難都愛找她傾訴。許曉燕無父無母,寄養在大爺家,感覺寄人籬下。經常找她聊天,韓老師知道她是“皮膚饑渴”就摟抱她,給她母愛的關懷。詢問她的愛好,想吃什麼,給她梳理小辮子。這個孩子真的把韓濱老師當成了媽媽,後來嫁到了韓國,還經常給韓老師捎回禮物呢!韓濱老師的愛感染了每一名學生,她本著不讓一個學生掉隊的信念耕耘在教育的沃土上,她所教班級多次得到學校和家長的好評!她是我們這裡的品牌老師,家長們都以能讓孩子進她的班為自豪。

她高瞻遠矚,總是能給學生指出一個高度,讓學生們攀登。她為國家構想,她常說,沒有大家就沒有小家。若干年前,《讀者》中的一篇《夏令營的較量》永遠的較量——中日少年探險夏令營。讓她焦慮祖國的未來,她為自己的學生將來的體能擔憂。

她想法方設法積極找體育老師溝通,組建了學校第一支體育隊。多年來,她班級的學生已經是體育隊的主力了。訓練的效果也凸顯出來。“佇列隊形競賽”全校第一、“武術操表演”全校第一、運動會團體總分第一、接力賽第一、速滑比賽成績名列前茅,隊員已經能參加全市速滑運動會了。她一直堅持不做教書匠,而要做教學專家,這是她始終的追求。她能把語文知識靈活運用到生活中,使課本知識巧妙的化作孩子們的營養。她所教的學生口才都特別好,這得益於韓濱老師充分利用了語文課上的“口語交際課”。就連平時遇到的小事兒,她也讓學生們一樣樣的分析,訓練學生們的口頭語言的準確精煉,有邏輯感,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抓住要點,發現談話對方的思維脈絡,迅速調整自己的思緒,並清晰地表達出來,讓對方心服口服。

她勤於學習,精於業務,樂於奉獻。時逢課程改革,她率先走在課改的前列,作為學校一名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她深感自己的知識匱乏。學習,自然成為首當其衝的事情。她利用工作之餘,多方蒐集材料,閱讀報刊,轉變教育觀念,了解課改的新動向。多年來,她持之以恆地主動學習課改理論,掌握《新課標》的基本精神,閱讀了大量的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理論書籍,寫了兩萬多字的讀書筆記和讀書心得,使自己的教育理念始終走在時代的前列,更好地服務於教育教學工作。在自身學習上,她也不甘落後,積極參加各類培訓進修學習,並先後順利通過了計算機初級培訓考試,國語水平測試,和繼續教育的培訓等。

走近韓濱老師,你會發現,她的工作作風就是無論做哪一項工作都是腳踏實地、盡心盡責,都是高標準嚴要求,每一項工作都是有計畫、有落實、有檢查、有總結。她把自己學到的教育教學管理經驗與學校的實際工作密切結合起來,促使班級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班級多次被評為優秀班級。她不分晝夜的辛勤工作,仔細閱讀分析年輕老師的創新課、研究課,幫助年輕教師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每次聽課後,她都會認真評課,幫助授課者找出優缺點,使他們明確自己的努力方向。可以說,水泥國小里每一位年輕教師的成長,都灑有韓濱老師辛勤的汗水。

選擇了教育就是選擇了奉獻,“痴心一片終不悔,嘔心瀝血育英才”,在教育教學這個美麗的崗位上,韓濱已無愧而又充實的走過了三十個陽光燦爛的春秋,在未來的人生征途上,她還將繼續奮鬥,嚴格要求自己,義無返顧的一路走下去,在牡丹江水泥國小這片多彩的百花園裡勤奮耕耘,積極探索,更加快樂的傾注她陽光般的愛心,奉獻她的光和熱,讓每一株幼苗都茁壯成長,讓每一朵鮮花都燦爛開放!

個人榮譽

歷年來,多次榮獲過牡丹江區級、市級優秀教師。

歷年來,多次榮獲牡丹江市級優秀班主任,省、市級國小語文學科帶頭人。

歷年來,數篇教育教學論文榮獲區級、市級一、二、三等論文獎。

歷年來,數次獲得市級國小語文學科科研成果獎項。

個人成就

1991年到1996年連續6年參加區級,市級國小語文學科大賽,十佳國小語文課大賽,國小語文帶頭人課表演,國小語文學科專家課表演。

歷年來,培養了4名省級小語學科青年骨幹教師,12名市級小語學科帶頭人。

獨創了“閱讀與寫作”,“口才與交際”,“語文素養的訓練”等培訓班的教學模式。

獨創了在較短時間內,快速提高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的技巧與方法。

她擅長在較短時間內,讓學生喜歡寫作文,喜歡閱讀,喜歡口語交際,喜歡登台演講。

她訓練的學生,能比較準確地理解他人的語言,會通過語義的表層,透視其中蘊涵的思想觀念;能用所掌握的語文素養,運用在平時和人的交流中,並能迅速發現對方的品位、情趣、情感、態度、觀念等的內涵,並能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感。

她熱衷於自己的教育事業,為培養有人文素養的一代青年不懈努力著。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