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奸

韓奸

韓奸,即韓國的親外國勢力者(主要指日本)。 2005年9月29日,韓國一個由普通民眾組成的親日歷史調查委員會29日公布一份"韓奸"名單,前總統朴正熙赫然在列。委員會指責他在日本對朝鮮半島實行殖民統治期間加入日本軍隊,擔任一名軍官並與日本人合作。

基本信息

簡介

大韓帝國末期和日本殖民統治時期(1904年日俄戰爭至1945年日本投降),韓國部分親日派對日本吞併和統治朝鮮半島起到關鍵作用,這些人也被稱作“韓奸”。

“韓奸”,顧名思義,是韓民族的奸細,是出賣韓國國家和民族利益的一幫人。其實,“韓奸”一詞是中國媒體的發明,韓國人將“韓奸”稱為“親日派”、“賣國奴”。由於中國歷史上有過“漢奸”一詞,中國媒體在報導韓國近幾年展開的清算親日反民族行為的調查時就使用了“韓奸”一詞。
60多年後再抓“韓奸”,是現在的韓國人與歷史的一次對話。他們要清理的是幾代人的是非曲直,他們要解開的是被扭曲的歷史謎團。韓國歷史未能劃分親日派和愛國者,以至於韓國社會的階級構成及其待遇是混沌的,曾經的賣國行為未成恥辱,曾經的愛國行為未能得到褒獎

韓奸人數

乙巳五賊乙巳五賊

從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後,到1905年與日本簽訂導致朝鮮王朝滅亡的《韓日保護條約》,日本控制了朝鮮半島。

1905年11月17日,日本帝國與大韓帝國簽署的《第二次日韓協約》又稱為《乙巳條約》或《乙巳保護條約》。與日方簽訂《乙巳條約》的韓國官員學部大臣李完用、外部大臣朴齊純、農商工部大臣權重顯、軍部大臣李根澤和內部大臣李址鎔五人,被稱為“乙巳五賊”。

條約締結後,民間痛恨其賣國行徑,便組織了“乙巳五賊暗殺團”追殺他們。於同年縱火焚毀李址鎔的住處。

1907年,權重顯遭到襲擊;

1909年,李完用遇刺重傷。目前韓國仍普遍視這五人為賣國賊,是“韓奸”的代表人物。

從1910年起日本對朝鮮半島實行了長達35年的殖民統治。在日本軍國主義鐵蹄蹂躪下,半島人民遭受了難以言狀的災難。而一批韓民族的敗類唯日本主子的馬首是瞻,賣國求榮,掠取大量民脂民膏,成為民眾最痛恨的一族。

1945年,日本在二戰中戰敗撤出朝鮮半島,美軍作為占領軍進駐當時尚未建國的韓國。美軍以對抗蘇聯為是,不積極清算日本殖民統治的階級基礎,反而對親日派網開一面。美軍及後來成立的韓國政府啟用親日派為維護其統治服務,使親日派如魚得水,成為控制和影響韓國社會的中堅力量。

1949年,在這種情況下,韓國光復後成立的“反民族行為特別調查委員會”於1949年解散,沒有進行任何調查。

1992年,未被清掃的歷史塵埃經常泛起,刺激著韓國國民心中未能癒合的創傷。1905年與日本簽訂導致朝鮮王朝滅亡的《韓日保護條約》的“乙巳五賊”之首、學府大臣李完用去世66年後,他的孫子李潤亨卻於1992年為收回賣國賊祖父非法獲取的一塊土地打起了官司。其後,韓國先後發生了30多起“韓奸”子孫索回土地和財產的官司,有的還真的勝訴。“韓奸”後人的反攻倒算,激發了韓國社會潛在的矛盾,將韓國政界推向是予以默認還是予以反擊的岔路口。

20世紀90年代韓國親日派及受其影響的勢力至明顯消退,執政勢力中具有民族意識的人越來越多地走上政治舞台。到90年代末期,韓國各界要求清算親日派的呼聲多了起來,形成了一定的氛圍。

2009年11月8日,一本備受關注《親日人名辭典》在首爾正式公布,辭典既囊括了十多位前國家領導人,還包括許多昔日社會名流,一共收錄了4389個人的名字 。這些人都曾在日本殖民統治和侵略戰爭中,向日本侵略者提供過合作。當地人私下的說法可能更直接,他們說這其實就是一本“韓奸辭典”。

《親日人名詞典》共分三冊,達三千頁左右,屬於民族問題研究所編纂的《親日問題研究叢書》中的人名篇,主要包括日本帝國主義時期4389名“韓奸”的賣國行徑和解放後行徑等。辭典還收錄了不少做過親日行為的社會領導階層,如前總統朴正熙、前國務總理張勉、高麗大學首任校長玄相允、舞蹈家崔承喜、小說家金東仁等。

調查狀況

1945年朝鮮半島解放後,大韓民國政府曾對親日派進行過一些調查,但調查並沒有深入展開,因為當時的政府擔心該問題造成國家分裂,而且新成立的政府需要這些精英人士來管理國家。
2003年12月,韓國國會否決了撥給親日調查委員會的5億韓元(約合48.6萬美元)預算,該項目因此差點流產。但一網民在網際網路上發出募捐倡議後,委員會很快就得到了780萬韓元的個人捐款以及韓國國家歷史研究所800萬韓元的捐款,使得調查活動得以繼續下去。
2005年8月28日,韓國政府和政界掀起一股如火如荼的親日歷史調查活動,以查清日本對韓實行殖民統治期間與親日行為有關的人與事。經過數年的調查之後,親日歷史調查委員會公布一份3090人的“韓奸”大名單,稱這些親日派與日本合作“給朝鮮半島及其他國家人民造成了巨大傷害”。
2005年8月29日,韓國一個由普通民眾組成的親日歷史調查委員會公布一份“韓奸”名單,前總統朴正熙赫然在列。委員會指責他在日本對朝鮮半島實行殖民統治期間加入日本軍隊,擔任一名軍官並與日本人合作。

代表人物

朴正熙朴正熙

委員會調查的對象為當時的社會各界名流,包括來自政府、司法和警察機構、媒體、藝術和宗教界等各部門的重要人物。包括韓國前總統朴正熙,1961年通過軍事政變入主青瓦台,1979年遭暗殺,統治韓國達18年之久的前總統朴正熙也“榜上有名”。委員會經調查表明,朴正熙在1944年作為一名少尉為日軍服役一年。

評定標準

委員會就選擇標準介紹表示,從簽訂《乙巳條約》(1905年,日本為剝奪韓國的外交權而強迫韓政府簽訂的條約)前後到1945年8月15日解放,對來自日本的國權侵略、殖民統治、侵略戰爭給予幫助,使得我民族或其他民族受到直接或間接迫害的人員被選定為收錄對象。
親日歷史調查委員會主席發表的聲明說:公布該名單並不是要懲罰任何人,而是糾正被歪曲的歷史認識,確立正確的社會價值標準並讓下一代人從中吸取教訓。它並不針對某個特定的人物。”

社會評價

民眾

多數民眾則對此表示支持。調查親日歷史在韓國社會和政界觸發了激烈的爭論,據最新民意調查,62.1%的人表示贊成調查,34.9%的人則認為調查毫無意義。

教授

韓國一名大學教授說:“名單公布得是有點遲了,但結果還是讓人滿意的。它可能會使人感到困惑,即名單中公布的一些人究竟是否對國家做出了貢獻。但從長期來看,它會促進韓國社會的團結。”
韓國民族問題研究所一名研究員說:“我們在出爐該名單前已經對大量的歷史材料進行了深入研究並儘可能持一種客觀的立場。

親屬

朴槿惠朴槿惠

朴正熙的女兒,韓國最大在野黨大國家黨主席朴槿惠則對“韓奸”名單的公布表示遺憾。朴槿惠接受韓國聯合通訊社記者採訪時說:“人民和歷史將會對此做出正確的判斷。難道他們就不會有因為扭曲歷史而被後人評價的那一天?”

政治團體

韓國在野黨大國家黨認為,在野黨認為是政府與執政黨對其進行“政治迫害”,是政府和執政黨在推動清算親日歷史運動,這隱含著打壓在野黨的政治動機。因為大國家黨主席朴槿惠可能參與2007年總統競選,公布“韓奸”名單將使作為朴正熙女兒的朴槿惠蒙羞。
韓國公民自由聯盟一名官員說:“對他們(指‘韓奸’)親日行為的界定仍很模糊,公布名單的舉動也許是基於執政黨打壓在野黨的需要而做出的。”而且,“韓奸”名單中所包括的許多人都已過世,他們也沒有機會為自己辯護。

沒收韓奸資產

韓奸侵占的資產

根據推算,包括“乙巳五賊”在內的61名代表性“韓奸”名下的土地面積相當於首爾市面積的70%,但目前追回的只占總體的2.6%。究其原因,首先在於“韓奸”後裔早就將部分土地賣掉並隱匿起來;第二是當年殖民統治時期和韓國獨立初期的各種資料和記錄已經消失,特別是在韓戰期間被付之一炬,因此想獲得確切證據並不容易。有悲觀的觀點認為,隨著時間的流逝,清算“韓奸”資產將越來越困難。

清算韓奸

1992年至1997年,被公認為“乙巳五賊”之一的李完用曾孫李允亨不斷提出訴訟,要求返回被沒收的財產,這是親日派後代提出的首個要求返還財產的官司。此後,類似官司不斷出現。2005年,韓國國會通過《關於親日反民族行為者財產的國家歸屬特別法律》,為韓國從政府層面沒收“韓奸”資產打下法律基礎。

從2006年7月該法生效到2010年7月的4年間,韓國政府共對168名親日派分子的財產提出價值1000億韓元的訴訟。

從2010年7月至今(2013年8月),韓國政府以“韓奸”後代為對象提起訴訟,共收回322億韓元財產(1萬韓元約合54元人民幣)。在已經終結的87起訴訟中,84起案件判決結果為國家勝訴,勝訴率達97%。也有“韓奸”後代不服財產被沒收,共提起65起行政訴訟,其中62起判決結果為國家勝訴。此外,9起針對韓國憲法沒收“韓奸”財產規定的訴訟中,韓國政府全部勝訴。

據悉,收回的資金將被用作殉國先烈和愛國志士事業基金,保障獨立有功者及其遺屬的穩定生活 。

調查意義

許多“韓奸”的後代現在仍為韓國的達官顯貴,而學校教科書也將他們描述為對國家做出過巨大貢獻的人。例如在評價朴正熙的功過是非時,韓國人可謂涇渭分明。一些人認為他在執政期間為國家的經濟發展做出過巨大貢獻,而另一些人指責他是獨裁者,在實行鐵腕統治期間鎮壓異己。
對於韓國政府和相關民間機構而言,對親日派的清算看重的並不是清算的結果,而是清算的意義,以期給韓國民眾上一堂“歷史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