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爾吉納的考古遺址

韋爾吉納的考古遺址

位於希臘北部的小鎮韋爾吉納的考古遺址,被視為古代馬其頓人的首都艾加伊城的遺址。遺址中發現有墓葬群中的馬其頓王國皇室墓群,其中可能有亞歷山大之父腓力二世和亞歷山大四世的墓穴,兩座墓穴中都裝飾著精美的壁畫,被保留下來的巨大宮殿用馬賽克和灰泥裝飾。整個遺蹟有300多個墳墓,其中有些為公元前11世紀建造。199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韋爾吉納的考古遺址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基本資料

(圖)韋爾吉納的考古遺址韋爾吉納的考古遺址鳥瞰圖

遺址名稱:韋爾吉納的考古遺址

英文:Archaeological Site of Vergina

類別:文化遺產

入選時間:1996年 艾加伊城是馬其頓王國的第一個首都,發現於19世紀,靠近希臘北部的韋爾吉納,其中最重要的一級是一個用馬賽克和灰泥裝飾的巨大宮殿,以及包括300多個墳墓的一塊大墓地。其中一些墳墓修建於公元前11世紀。大古墓中一個皇家墓穴已經確認為屬於菲利普二世,他曾征服所有希臘城市,為他的兒子亞歷山大以及希臘世界的擴張鋪平了道路。

所屬地區:希臘 亞歷山大之父的金棺

考古

(圖)韋爾吉納的考古遺址韋爾吉納的考古遺址-亞歷山大的陵墓

艾加伊城位於皮埃利亞山脈以北的山坡上,是古代馬其頓王國的首都。考古學家證明自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青銅器時代早期艾加伊城就有常住居民,到了鐵器時代(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前8世紀)該城逐漸繁榮昌盛起來,成為周邊地區的中心城市,居民人口數也急劇增加。

公元前7世紀到公元前6世紀是艾加伊城發展的鼎盛時期,包括馬其頓國王都城在內的大量的傳統建築都是在這個時期建起的。而且艾加伊城也因其廣闊的皇家墓地中所埋藏的大量珍寶而聞名於世。

在19世紀初,幾位法國考古學家對艾加伊城進行了第一次考古發

(圖)韋爾吉納的考古遺址韋爾吉納的考古遺址-墓群

掘,在馬其頓王國獨立以後,他們於19世紀30年代進行了第二次發掘。二戰以後,在1930年到1950年間,由安德羅尼柯領導,對艾加伊城的墓葬進行了第三輪挖掘。與此同時馬其頓王國文化部考古部門也展開了對艾加伊城的研究開發。到了1977年,發掘工作有了很大的突破,安德羅尼柯率領的發掘部門使韋爾吉納遺址皇家墓地重見天日。 更為重要的是在這次考古中發現了菲利普二世的墓葬,這個重大發現是20世紀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隨後的考古中又斷斷續續的取得了新的進展。

1977年,在發掘出韋爾吉納遺址的同時,有關部門及時地對包括墓葬中精美的壁畫在內的文物進行了恢復。為了保存和修復韋爾吉納遺址中的文物,當局在現場專門成立了一個文物保護小組,該小組對包括廂牙床、純金花瓶、骨制器皿等大批珍貴文物進行了修復。1993年,為保護韋爾吉納遺址而建的地下工程竣工了,該工程能夠維持韋爾吉納遺址內空氣和濕度的穩定,從而達到保護壁畫的目的。

墓群

(圖)韋爾吉納的考古遺址韋爾吉納的考古遺址-王宮和宮殿的遺址

1977年,考古學家在此遺址中發現有馬其頓王國皇室墓群,其中可能有亞歷山大之父腓力二世和亞歷山大四世的墓穴,兩座墓穴中都裝飾著精美的壁畫,被保留下來的巨大宮殿用馬賽克和灰泥裝飾。韋爾吉納遺址中的重大考古發現有墓葬群中的馬其頓王國皇室墓群,其中有菲利普二世和亞歷山大四世的墓穴,這兩座墓穴中都裝飾著大量由當時最為著名的藝術家所繪製的精美的壁畫。這些建於鐵器時代(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前8世紀)的墓葬群相當宏偉,整個墓地大約有300多處墓穴,這些墓葬中蘊含了難以估量的財富。

遺址中的衛城和古城牆位於艾加伊城的西北方向,衛城建於城市居民區南邊的一座陡峭的山上,古城牆則一直延伸到城市的東邊。經過考古工作,古城牆的局部及周圍的一些古希臘風格民居已被發掘出來。據考證,艾加伊城的防禦工事建於古希臘文明的早期,即公元前4世紀末到公元前3世紀初。

挖掘過程中,發現了一座與眾不同的拱頂墓。它的入口上方裝飾著一道彩繪中楣,長5.56米,表現的是狩獵的場面。經過考古勘查,構成這座拱頂陵墓大門口的兩塊石板沒有被人觸動過,於是,考古學家決定採取移走拱形頂部拱心石的方法進入陵墓。當清理乾淨陵墓頂部的時候,出現的是個用乾泥磚砌成的祭壇。打開陵墓之後,墓室的地板上有一批銀制器皿青銅盔甲立在牆邊。在墓室後面朝門的地方,有一個盒狀的大理石槨,裡面是一隻精美絕倫的金棺,金棺重11公斤,頂蓋上有一顆星,那是典型的馬其頓王族的標記。裡邊裝殮著一具火化後的骨骸,它最初被包在紫色的布里,上面放著一個一個用黃金製成的橡葉和橡子環繞而成的金橡樹花環(橡樹葉是古希臘主神宙斯的象徵)。

隨著挖掘工作的繼續,又發現了位於陵墓前方的第二個墓室。這裡也隨葬著木製家具以及鍍金的青銅盔甲,鍍金的銀弓箭匣。前庭也有一具金棺,裡邊發現了金器和用來包裹一些火化遺骸的紫布。這具遺骸看上去是一位婦女,其年齡在25至29歲之間。在如此大的古墓中發現這么豐富的遺存說明這很可能是馬其頓王族成員的墓。在隨葬主墓室的一頂頭盔上有一條帶狀的金銀頭飾,它曾是希臘國王佩戴的飾品。墓內發現的壁畫和器物風格所屬的年代表明,這座墓屬於公元前4世紀中葉。

在遺址中還發掘出了王宮劇院,據考證這兩座建築建於公元前4世紀。宮殿是以一座以柱環繞的內院為中心來組織布局的,宮殿還建有圓形的神殿、豪華的宴會廳,其中的一所建築中還有馬賽克鋪成的地板。根據出土的陶器和其他物品的製作工藝判斷,安德羅尼科斯認為,這座墳墓是在公元前340年-前310年間封閉的。

這座陵墓應該是馬其頓王族成員的墓穴。從墓中挖掘出來的文物豪華程度及年代來看,有人據此推測,它也很有可能就是亞歷山大大帝之父腓力二世之墓。這種說法得到主墓室金棺上的王族星徽的支持。但這也僅僅是一種推測,而在墓中沒有發現能夠確鑿證明此人就是腓力二世碑文或其他文字記載。在墓地的幾百座墓穴中,雖然有些在古代就已被盜墓賊所洗劫,但裡面還是保存了不少非常有價值的文物,以及墓中珍貴的壁畫。

遺骸之謎

(圖)韋爾吉納的考古遺址發現亞拉山大的金冠

據史料記載,亞歷山大遠征印度回到巴比倫後不久突然猝死。當時,他的遺骸就被埋在埃及的亞歷山大城中。但在公元前4世紀左右,卻突然失蹤,變得下落不明。原來,亞歷山大死後,他部下的將軍們為了爭奪繼承權,在大馬士革為了亞歷山大的遺骨爭鬥不休。一般認為,是他的將領托勒密最終獲得了亞歷山大的遺骨,並將其帶回埃及。但也有人認為,托勒密帶回的遺骨並非亞歷山大本人。事實上,亞歷山大的遺骸後來究竟被埋在何處,千百年來,一直眾說紛紜。

為了找到這個亞歷山大的陵墓,自50年代以來,埃及國家文物委員會已經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合作下發起了140次考察工作,並確定了40處遺址或者地區可能是陵墓的所在地。從60年代開始,一支波蘭考古隊一直在亞歷山大城展開挖掘,他們挖出了一座羅馬劇院和大型的羅馬浴室,但是並沒有找到亞歷山大的陵墓。

2004年6月17日,一條來自英國《獨立報》的訊息引起了考古學界的震驚-亞歷山大遺骸在威尼斯。英國一位名叫安德魯·魯格的考古學家聲稱,他經過仔細的研究,發現亞歷山大大帝的遺骸就埋在位於威尼斯的聖·馬可墓中。魯格指出:在威尼斯聖·馬可墓中祭壇下所擺放的木乃伊並非是聖徒馬可,而是亞歷山大大帝。他說自己的觀點是根據一系列歷史文獻而得出的。從時間上看,亞歷山大遺體消失的時間正好於聖·馬可陵墓落成的時間相吻合,並且陵墓的本身的結構正是馬其頓王室所用徽章。他的文章被刊登在《今日歷史》雜誌上,他還在文中指出,應該掘出墓中的遺骸進行屍檢。雖然這一提議遭到很多人的質疑,但也得到了個別人的認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