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縣窯三彩鴨型燈座

鞏縣窯三彩鴨型燈座

鞏縣窯三彩鴨型燈座是唐代時期文物,出土於鞏縣窯。

簡介

鞏縣窯三彩鴨型燈座鞏縣窯三彩鴨型燈座

名稱: 鞏縣窯三彩鴨型燈座
年代:

出土:鞏縣窯

鞏縣窯概述

在今河南省鞏縣,故名鞏縣窯。該窯始燒於,盛於唐,到五代初衰退。隋代燒青瓷,唐代燒白瓷,還燒三彩陶器、黑瓷、紋胎和茶葉未釉等。產品有碗、注壺、盤口瓶、盒 、、杯、豆、枕、人物動物雕塑以及玩具等。

該窯產品特徵是:白瓷胎色灰白,釉色白膩,質量較好;黑瓷胎體厚重,胎白釉黑,修胎精細,製作規整。三彩陶器胎呈灰白色,釉色有黃、綠、紅、蘭、白、褐等多種,也有單色釉器及紋胎裝飾釉器。工藝特徵是器物多為平底、玉壁底、淺圈足園餅狀突足等。三彩器是先燒素壞,再掛彩燒成。器物裝燒墊具有三岔支具,長方形墊具和園形托珠,器物內或足底一般留有幾個墊具痕。

鞏縣窯唐三彩燒製成功,在我國陶瓷史上閃耀著燦爛的光輝,對後來的宋、遼三彩和元、明、清的琺花、素三彩、五彩瓷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近代有學者認為是唐代鞏縣窯首創用鈷料燒制藍色,帶藍色的三彩器開創了元明青花器之先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