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賀良

靳賀良

靳賀良,任教於南京十二中,江蘇省特級教師,江蘇省首批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全國優秀語文教師,全國基礎教育先進工作者,江蘇省教育科研先進個人,南京市名教師,南京市學科帶頭人,南京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專家組成員,南京市高中語文教學核心組成員,南京市教師系列高評審委員,下關區中學語文教學中心組組長,下關區教育科研中心組組長,下關區學術委員會委員。

個人簡介

靳賀良,男,江蘇省特級教師,全國優秀語文教師,南京市名教師,南京市學科帶頭人,南京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專

靳賀良靳賀良

家組成員,南京市高中語文教學中心組成員,下關區中學語文教學中心組組長,下關區教育科研中心組組長,下關區學術委員會委員,南京市十二中教科室主任。

研究經歷

九十年代初,實施“高中語文綜合化、序列化教學”實驗,積極探索語文素質教育之路。九十年代後期,推行“讀悟寫評改五位一體教學法”,實施“突出人格本位,強化寫作能力”的寫作素質教學改革,獲得南京市“九五”規劃科研成果獎,被評為江蘇省教科研先進個人。2000年以來,推行個性化閱讀教學和個性化寫作教學的新理念,指出了作文教學和閱讀教學的種種誤區(見《中語參》、《中學語文教學》、《語文學習》等期刊),發起成立了南京市作文個性化教學研究聯合體,舉行了多場研討會和公開課。

課題實驗

參加“九五”國家重點課題“中國小學習問題研究”、“中學語文學法指導”及省級課題“南京市高中語文教學特色

靳賀良專題報告靳賀良專題報告

研究”的科研工作,主持了市級課題“高中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的研究工作,五次開設市級以上示範課、實驗課,撰寫研究報告多篇,三個省市級課題已結題。2002年以來,擔任國家級和省級兩個課題組的組長,2005年12月,他主持的江蘇省“十五”立項課題《高中教學過程的三項互動研究》已通過結題。近年來,指導學生在省級以上報刊發表習作100多篇,獲省市級以上大獎40多次。

創立教法

南京電視台“支點”欄目拍攝專題片,介紹其經驗。創立推行“四課型複習法”、“系統樹教學法”、“快速閱讀法”、“文學鑑賞法”等40多種教法學法。

學術成果

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學語文教學參考》、《語文教學通訊》、《語文學習》、《語文世界》等全國20多家省級以上報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30多篇,獲國家級、省市級論文獎20多篇,主編書15套。近年來,就“語文閱讀教學”、“作文教學改革”、“語文複習與應試”、“作文訓練規程”、“作文應試策略”、“教研論文寫作”等專題,開設市、區級大型講座40多場,開設市、區級示範課10多節,兩次在市電視台“名師課堂”和“空中課堂”欄目中開課。被評為“2005年全國基礎教育先進工作者”。

作文教學

“師生互動、教學相長”的教學理念在作文教學中落實得最不到位。“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教學相長是搞好

靳賀良專題講座靳賀良專題講座

作文教學的必由之路。作文教學中,教師既是學生作文的引導者,又是體驗寫作甘苦過程的“主體”(比如寫“下水作文”);學生既是寫作主體,又是評判、修改的參與者。要形成師生全員參與、合作探究、共同發展、個性彰顯的“生態”格局。
作文教學必須落到實處,必須注重效應,必須追求各自的教學個性,因而“教法”、“學法”不可淡化。這裡介紹“寫改評三位一體”的教學法。
(一)寫:體現教師的主導性、師生共同寫作、各顯特色的原則。(略)
(二)評:評判權交給學生,師生互動以評明“標”。
“批評”是作文教學的重要環節,它肩負著明辨正誤、分清高下、激濁揚清、承上啟下、再登台階的作用。這個作用由於受時間、能力、水平、認知程度的制約,教師一人是絕對不能勝任的。因為學生是寫作的主人,他們最了解自己的作文。教師應解放學生,把“批評”權交給學生,其實也是解放自己。在“批評”中,教師扮演雙重角色,既是引導者又是參與者,絕對不能指手畫腳,越俎代庖。
其操作程式大致如下:
1、選文印發。從學生的文章中選出若干篇(每篇一個得分類別,且有代表性;兼顧全局),複印(因保持原作原貌故不可列印)後於作文評講課發下,人手一套。
2、商定“標準”。根據本次作文的內容及要求,經過討論協商,制訂本次作文的評判細則,即從立意、內容、結構、語言上定下五類至一類卷的得分標準。實際上,制訂“標準”的過程就是重新審題、強化表達、總結得失的過程。
3、學生“批評”。a.依照標準,獨立作業,寫出評語得分。b.同桌討論互助互促。c.各組綜合意見。d.小組代表發言,發表對該文的評論和得分。e.自由發言,補充意見,鼓勵爭論。f.作者介紹寫作此文時的態度、構思情景及經驗教訓。如此30分鐘內,全班可批評四篇文章。此其一。另外還可自評文章,互評文章。可以兼顧全面,也可以重點“開花”,比如側重於或評立意,或評選材,或評語言,或評結構等。
4、教師總結。依據寫作教學的計畫,重點突破,一次解決一兩個專題。通過總結點撥升華,打開突破口,向上一台階推進。教師的總結既要高屋建瓴,又要水到渠成,忌空忌淺忌俗忌繁。
(三)改:依據六層級以改補寫。
一般說來,評講的結束就是一篇作文教學的結束。但我們認為,這樣還不算一個完整的程式。若漏掉個“改”字,真有功虧一簣的遺憾。
人人都知道好文章是“改”出來的,但在作文教學中我們卻很少去做,有時教師只是提出要求讓學生有空去改,那只能是務“虛”。
作文的修改可放於課堂,一節課中先評後改。只有明確高下優劣,才能改差為好,改好為優。先學著改別人的,再改自己的,因改別人的膽子大,有興趣,“旁觀者清”;練好了膽子,練好了眼力,練好了技法,才能“忍痛割愛”;有了興趣,嘗到甜頭,才能由課內而課外,由被動而主動。從這個意義上看,改就是補寫,改就是重寫,改就是高層次的寫。課堂操作如下:
1、明確修改六層級。一級:修改病句、錯字標點,以求暢達;二級:修改題目,力求題準題新、題文合一;三級:換以生動鮮明的詞語,增其文采;四級:增補材料,做到充實有力;五級:增刪、調段使其縝密豐滿;六級:對不切題不合題而偏題離題之作或力挽狂瀾竭力“搶救”或推倒重來再造新作。此六層遞深遞難。
2、對課堂上剛評過的例文進行修改,要求畫出病處,指出病因,提出修改方案。a.據各自寫作基本功和評價修改能力,能改到哪一級就是哪一級。b.以通用符號在原作上修改,工整易識。c.堅持原則,注重鼓勵。d.同位會診,拿出施治方案。e.限時獨立完成。
3、全班發言,鼓勵爭鳴,見仁見智。
4、收交全班的修改卷,兩平行班互查修改卷,同學推薦,教師選閱。對優等的修改卷或印發或張貼或投寄報刊。
寫、評、改三塊,既相對獨立,各有側重,自成一體,又互相滲透,相輔相成,密不可分。它反映了感知——理性——能力往復良性循環、漸次推進的客觀規律,它關注到“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個維度。因而應視為寫作教學訓練的完整體系。特別是在具體操作中,寫評改凝為一體的相關性、時效性更強。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切不可因循成法。教師要在作文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不斷發現,不斷創造。儘快形成獨具一格的作文教學個性。因教師的教學個性直接影響著學生寫作個性的解放和培養。教師要有“才”,才學出眾,才華橫溢,滿腹詩文曲賦,一手錦繡文章。教師要有“識”,遠見卓識,膽識過人。能展示探索,宣洩率真,揮灑感悟,反思歷史,憧憬未來。面對古今中外思想璀璨文采斐然的名家名篇,決不照本宣科;面對繁紛蕪雜的社會文化大背景,決不人云亦云。教師要打造自己的教學風格,要有應付裕如的自信,要有爐火純青的熟稔,要有胸有成竹的老成,要有睿智飛揚的靈氣。總之,要以揮之不去的人格魅力,去啟迪學生的審美心智,去鍛造學生的作文個性。

高考作文

高中作文教學的改革方興未艾。反思過去是為了發展未來,擺出問題是為了解決問題。《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生活,體驗人生,關注社會熱點,激發寫作欲望。引導學生表達真情實感,不說假話、空話、套話,避免為文造情。”這裡強調的“生活”、“人生”、“社會熱點”,是作文的源頭活水,是作文要表現的對象,是學生“寫作欲望”的誘發點,是張揚學生寫作個性、涵養“真情實感”的依託,是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提升其認識能力的平台,是實施作文科學化訓練的鮮活教材。同樣,也是作文教學改革的著力點。高中作文改革的健康發展、突破性發展,並非一朝一夕、一招一式所能奏效的,需要語文教學專家和我們一線教師長期不懈的共同努力。

專家評價

語文教師的生命在課堂,掌握課堂教學規律是一個語文老師能在課堂上縱橫馳騁的先決條件。南京市第十二中學的靳

記者採訪靳賀良報導記者採訪靳賀良報導

賀良老師幾十年一直在探究課堂教學的本質,經歷了課堂教學從“序列化、綜合化、課型化”到“審美化、人文化、人本化”的過程,他深刻地體會到,課堂教學的本質就是要尊重學生主體個性,激發學生審美創造潛能,促進學生語文能力和高尚人格雙重完美。基於這樣的認識,他注重和諧高效課堂的構建,著力打造這種課堂的五個支撐點:一是“情”,課堂上的激情,對學生的柔情,對知識的深情;二是“趣”,講究趣味性,創造興奮點;三是“理”,教學中體現做人之理、生活哲理、科學原理;四是“術”,教學的藝術、閱讀的技術、解題的方術等;五是“德”,良好的師德、學術的品德、研究的人格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