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特異性附睪炎

非特異性附睪炎是生活中的一種病症,由革蘭氏陰性桿菌和陽性球菌所引起。

非特異性附睪炎由革蘭氏陰性桿菌和陽性球菌所引起,有急性與慢性兩種。至於附睪結核、淋病性和絲蟲病等特異病原物引起的附睪病變,在本書中81章論述。非特異性附睪炎多見於中青年和兒童,常因泌尿系感染和前列腺精囊炎等所並發。感染從輸精管逆行傳播為多見,血行者少見。在施行前列腺切除術的病人常會引起急性附睪炎,可以採取雙側輸精管結紮加以預防。
(一)急性附睪炎 發病驟急,全身症狀明顯,疲憊乏力,可有高熱、寒戰,患側陰囊明顯腫脹、發熱、紅腫,精索增粗,睪丸及精索都有明顯壓痛及觸痛,同時也可引起尿急、尿頻等症狀。需要與睪丸扭轉、結核性附睪炎、急性淋病性附睪炎等作鑑別診斷。
治療急性化膿性附睪炎是一種嚴重的疾患,必須積極治療,以防止附睪炎造成梗阻所引起的不育症和破壞睪丸酮的產生。應絕對臥床休息,抬高陰囊,局部冷敷,直至急性炎症控制為止。緩解疼痛可用精索封閉,冰袋置於陰囊上。如有高熱、細菌尿、膿尿、前列腺炎或其他細菌性感染證據時,應即採用廣譜抗生素,如頭孢黴素Ⅳ號250mg每日4次口服,氨基苄青黴素1g每6小時1次,10天為最短療程。根據細菌敏感性可用紅黴素500mg每6小時1次,SMZ合劑(加有磺胺增效劑)1g,每12小時1次。禁止性生活。如上述抗菌藥物套用5日後仍無療效,應進一步檢查附睪炎少見的病因,如結核、真菌感染、淋病、梅毒或炎性癌腫等。附睪形成膿腫可作切開引流或作附睪切除術。
(二)慢性附睪炎 較急性者為多見。部分病人在急性期未徹底治癒而轉為慢性;也有很多人並無急性發作病史而產生慢性附睪炎,後者往往繼發於前列腺炎。臨床表現常有陰囊疼痛、發脹、下垂等感覺,疼痛可放射到下腹部及同側大腿內側。檢查時可觸及附睪頭及尾部腫大,較硬或呈結節狀,有壓痛,輸精管粗厚並有壓痛。本病需與附睪結核、絲蟲病相鑑別。
治療

本病常與慢性前列腺炎同時存在,可以採用局部理療、抗生素離子透入、精索封閉療法等。對局部症狀嚴重又久治不愈的病例,可考慮手術切除附睪硬塊、結節或整個附睪。一般不會影響睪丸,不需作睪丸切除。

原因

每當男性的身體抵抗力低下時,一些大腸桿菌、葡萄球菌以及鏈球菌等致病菌,就會乘機進輸精管,通過逆行來侵入附睪引發炎症。所以說,附睪炎在讀書情況下,會並發後尿道炎、前列腺炎以及精囊炎。
一般的附睪炎患者會有硬結,這些硬結大多會生在附睪丸頭部或者尾部,如果說附睪感染後,就會在尾部或頭部遺留結節。急性的附睪炎患者一般是由於泌尿系、前列腺炎和精囊炎沿輸精管蔓延到附睪所造成的,一般來說,血運感染的幾率較少見。專家介紹,急性附睪炎的治療如果不徹底的話,就會轉為慢性附睪炎。

注意事項

1、急性期應臥床休息,多飲水,注意保護陰囊,用布袋或陰囊托固定陰囊位置。2、突然發作腫痛焮紅者,可局部冷敷,慢性朔可作熱敷。3、忌食生冷及辛辣刺激食物和飲酒。4、保持情緒穩定,治癒前要避免性,急性期後亦注意節制性生活,,以免引起附睪的充血水腫,加重病情。5、附睪腫塊明顯而無任何症狀者,應定期隨訪。6、赤小豆或綠豆湯有清熱利濕解毒的功效,常飲之有助於本病的康復。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