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鬣狗

非洲鬣狗

非洲鬣狗體形似犬,體長為110—125厘米,尾長25—35厘米,體重約為60千克。頭大,額寬,耳長。身上沒有斑紋,體毛主要呈棕褐色,但也有灰色、赤色、近黑色等色形變化,一般頭部、上背、肩部等毛色較淺,其他部位較深,四肢外側有橫行的棕褐色與白色相間的條紋。 非洲鬣狗分布於非洲的南非、莫三比克、辛巴威、尚比亞、波札那、納米比亞和安哥拉等國境內。 主要生活於熱帶和亞熱帶有稀樹的草原和荒漠地帶,但也有一些生活在海岸附近,被稱之為“灘狼”。

基本信息

外形特徵

各種形態的非洲鬣狗各種形態的非洲鬣狗

非洲鬣狗體形似犬,體長為110—125厘米,尾長

25—35厘米,體重約為60千克。頭大,額寬,耳長。身上沒有斑紋,體毛主要呈棕褐色,但也有灰色、赤色、近黑色等色形變化,一般頭部、上背、肩部等毛色較淺,其他部位較深,四肢外側有橫行的棕褐色與白色相間的條紋。

非洲鬣狗體長約86-150厘米,高約76-88厘米,尾長25-35厘米。與更大型的斑鬣狗(Spotted Hynea)不同,雄性非洲鬣狗只比雌性稍微大一點。成年雄性的平均體重約為40.2-43.7公斤,雌性為37.7-40.2公斤。通常最大重量為55公斤,有個別可達67.7-72.6公斤。尾部和背部多毛,長且蓬鬆。非洲鬣狗的毛通常為深褐色,頭部為灰色,身體上半部分為黃褐色,腿部灰色並有深色橫條紋。復蓋頸部和背部的直立毛髮長約30.5厘米。

相關內容

說起已經滅絕的巨獸,大多數的人腦海里出現的也許是暴龍、異特龍等恐龍類生物。這主要是長久以來,各種以恐龍為題材的影視作品對觀眾進行連番轟炸的結果。相比之下,巨鬣狗這種中新世巨獸卻鮮少被人提及。那么,它是一種怎樣的巨獸呢?

此“狗”非彼“狗”

雖然名字中有個“狗”字,但這種生物可不是像現代家養的狗一樣溫順可愛的動物。在小說《藏獒》中,作者指出藏獒就是起源於巨鬣狗,但小說畢竟不具有科學權威性,現代科學雜誌也並沒有證實藏獒起源於巨鬣狗這一理論。再者,雖然巨鬣狗的形態長得像狗,但實際上,它並不屬於犬科,而與貓形類動物的關係更近。

巨鬣狗

博“今”通“古”

從地質歷史上看,鬣狗是在中新世從靈貓進化的主幹上分化出來的一類重要的食肉動物,具有體型碩大、頭骨沉重、牙齒粗壯的特點,現生鬣狗一共有四種:斑鬣狗、棕鬣狗、縞鬣狗和冠鬣狗。它們都保持有極致功能化的肉食性裂齒組合,用以切割獸皮和肌肉。而這些鬣狗最突出的頭骨和牙齒形狀是上下頜異常強壯,第三前臼齒的顯微結構特化,其主要作用就是咬碎骨頭。

就現今發現的巨鬣狗化石來看,巨鬣狗的頭骨非常粗壯,具有厚實而擴展的鼻骨、強大的顴弓、隆起的穹狀前額和比例巨大的頰齒,這些構成其最為鮮明的特徵。而巨鬣狗高聳的額部完全不同於其他鬣狗,那么它是否更具有食骨能力呢?

美國洛杉磯自然博物館的曾志傑博士用有限元方法對比研究了巨鬣狗、斑鬣狗和灰狼的頭骨、下頜骨和牙齒形態。結果顯示,在用前臼齒以相同方式啃咬時,斑鬣狗和巨鬣狗比灰狼承受了較低的壓力。巨鬣狗在眼眶間區域承受了較低的總壓力和最大壓力,巨鬣狗和斑鬣狗的頭骨也都有能力平滑地將受力分散。也就是說,巨鬣狗和斑鬣狗一樣,具有強大的咬碎骨頭的能力。

猛獸—巨鬣狗

在現生鬣狗中,最為出名的莫過於斑鬣狗了。這種鬣狗分布於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開闊草原地帶,是現存鬣狗類中體型最大的一種,並且因其恐怖的叫聲像極了人類狂笑的聲音而聞名於眾。但是現代非洲斑鬣狗通常體重僅為60公斤。而古代巨鬣狗的體重估計在210公斤以上。比現代的獅子還重六七十公斤。如果讓獅子站在巨鬣狗面前就如同普通人與姚明並列。並且,巨鬣狗和現代非洲斑鬣狗的關係比較遠。以它們的體型,巨鬣狗和同時代的洞獅的生態地位絕對不像現代非洲獅和現代斑鬣狗那樣。一頭巨鬣狗絕對有能力威脅到一頭成年雄性洞獅,而洞獅面對巨鬣狗時可能會表現得還不如花豹面對斑鬣狗。

同時具有龐大的體型和強大的咬碎骨頭的能力,這樣的巨鬣狗的捕食對象是什麼呢?

加拿大著名生態學家辛克萊爾等的研究表明,現代非洲大型食肉獸類與其捕捉對象的體重比為1:3或更高一點。例如,60公斤重的斑鬣狗可以捕殺210公斤重的成年斑馬,而150公斤重的獅子則可扳倒450公斤重的非洲野牛。如按這個比例,210公斤以上的巨鬣狗應可以捕捉600公斤以上的食草動物。

而目前,又有學者指出之前對於巨鬣狗的體型可能是嚴重低估了,古代巨鬣狗的體重估計在400公斤以上,體長(含尾)3米左右,肩高130CM左右。相當於一隻成年棕熊的重量。這樣看來,這樣大的食肉動物在任何時代都是不常見的,看來,巨鬣狗確實是古代巨獸啊!

生長繁殖

非洲鬣狗沒有固定的繁殖季節,雄獸常用搖尾巴的方式向雌獸求愛。雌獸的懷孕期為3—3.5個月,每胎產1—4仔。幼仔一生下來眼睛就睜開了,重量為1.5千克左右,大約要在土豚遺棄的洞穴里度過11個月的漫長日子,在此期間,雌獸則經常需要外出捕獵,以便使幼仔得到充足的奶水和食物。出生後的4個月裡,幼仔全部依靠吃奶生活,甚至當它們的牙齒都已經長出以後,還幾乎沒有吃過肉。當長到3—4個星期的時候,便可以經常到地面上活動了。像所有的動物幼仔一樣,它們對什麼都很好奇,東聞聞西嗅嗅,很快就學會了靠鼻子、耳朵和眼睛來認識外邊的世界。雌獸的警惕性很高,就連雄獸也不允許靠近巢穴和它撫養的幼仔,因為有時候有些飢餓的雄獸也會吃掉幼仔。幼仔出生10個月以後就可以隨著雌獸到各處去玩耍了,特別是一群非洲鬣狗在附近吃東西的時候,它們更喜歡跟在後面。幼仔約3歲時性成熟。壽命為14年左右。

分布範圍

非洲鬣狗分布於非洲的南非、莫三比克、辛巴威、尚比亞、波札那、納米比亞和安哥拉等國境內。

棲息環境

主要生活於熱帶和亞熱帶有稀樹的草原和荒漠地帶,但也有一些生活在海岸附近,被稱之為“灘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