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菊貪夜蛾

形態特徵成蟲:體長12-14毫米。 幼蟲:體灰綠色或赤褐色,胴部背線淺色,氣門後上方具白色斑紋。 B.利用成蟲趨光性,設定黑光燈誘殺成蟲。

分布與危害非洲菊、香石竹、菊花和萬壽菊等花卉。主要以幼蟲咬食嫩葉、花朵和花蕾,造成植株葉片缺刻,落花和落蕾。
形態特徵成蟲:體長12-14毫米。前翅銹褐色,內線為黑色雙線波浪形外斜,中線黑色波形外斜至腎紋前端,外線黑色雙線鋸齒形。腎紋粉黃色中部褐色有黑邊;後翅白色,邊緣褐色。
卵:球形,基部扁平。
幼蟲:體灰綠色或赤褐色,胴部背線淺色,氣門後上方具白色斑紋。
發生規律1年發生5代左右。以蛹在土中越冬。成蟲產卵於葉正反兩面,卵聚集成塊狀,每塊有卵20-30粒。成蟲具趨光性。初孵幼蟲群集葉片為害,長大後蛀入花蕾為害。幼蟲有假死性,受驚即落地。
防治方法A.搞好園圃衛生,結合冬耕或換茬,消滅土中越冬蟲蛹。
B.利用成蟲趨光性,設定黑光燈誘殺成蟲。
C.在幼蟲初孵期,噴灑30%滅鈴乳油3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200倍液,或20%菊殺乳油2000倍液進行早期防治,效果較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