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庵文集

(三)敦煌千佛洞之六朝唐人所書捲軸。 而美之為物有二種一曰優美一曰壯美。 嗟汝哲人靡所不知靡所不學既深且躋。

著者

清・王國維

朝代

書目提要

〖解題〗王國維,字靜庵,號觀堂。他窮畢生精力研治學問,涉獵甚廣,著述頗富,在學術上貢獻很大。他早年研究哲學、文學,結集為《靜庵文集》。1913年起,開始研究中國戲曲史和詞曲,著有《曲錄》《宋元戲曲史》《人間詞話》等。其《宋元戲曲史》開創了研究戲曲史的新風。晚年轉治史學、古器物學、古文字學、音韻學,尤致力於甲骨文、金文和漢晉簡牘的考釋,並主張以文物資料參訂文獻典籍,對史學界產生了較深的影響。今以《王國維遺集》為底本,參校其他本如王氏門人趙萬里所輯錄之《海寧王忠愨公遺書》等。〖質量〗二校。

版本

《王國維遺集》本

卷數

3

部分內容閱讀

歲富多新築潮平露舊磯。如聞迎大府河上有旌旗。△八月十五夜月
宇宙何寥廓吾知則有涯。面牆見人影真面固難知。半在水本末互參池。持刀剡作矢勁直固無虧。耳目不足憑何況胸所思。人生一大夢未審覺何時。
(三)
天才者或數十年而一出或數百年而一出而又須濟之以學問帥之以德性始能產真正之大文學。此屈子、淵明、子美、子瞻等所以曠世而不一遇也。
(三)敦煌千佛洞之六朝唐人所書捲軸。漢晉牘簡斯氏均由人工發掘得之。然同時又有無盡之寶藏於無意中出世而為斯氏及法國之伯希和教授攜去大半者則千佛洞之六朝及唐五代宋初人所書之卷子本是也。千佛洞本為佛寺今為道士所居。當光緒中葉道觀壁壞始發見古代藏書之窟室。其中書籍居大半而畫幅及佛家所用幡幢等亦雜其中。余見氵更陽端氏所藏敦煌出開寶八年靈修寺尼畫觀音像乃光緒己亥所得又烏程蔣氏所藏沙州曹氏二畫像乃光緒甲辰以前葉鞠裳學使(昌熾)視學甘肅時所收。然中州人皆不知。至光緒丁未斯坦因氏與伯希和氏Paul Pelliot先後至敦煌各得六朝人及唐人所寫卷子本書數千卷及古梵文、古波斯文及突厥、回鶻諸國文字無算我國人始稍稍知之。乃取其餘約萬卷置諸學部所立之京師圖書館前後復經盜竊散歸私家者亦當不下數千卷其中佛典居百分之九五。其四部書為我國宋以後所久佚者經部有未改字《古文尚書孔氏傳》、未改字《尚書釋文》、糜信《春秋?梁傳解釋》《論語鄭氏注》、陸法言《切韻》等史部則有孔衍《春秋後語》、唐西州沙州諸《圖經》《慧超往五天竺國傳》等(以上並在法國)子部則有老子《化胡經》《摩尼教經》《景教經》集部有唐人詞曲及通俗詩、小說各若干種。己酉冬日上虞羅氏就伯氏所寄影本寫為《敦煌石室遺書》排印行世。越一年複印其景本為《石室秘寶》十五種。又五年癸丑復刊行《鳴沙石室逸書》十八種。又五年戊午刊行《鳴沙石室古籍叢殘》三十種皆巴黎國民圖書館之物。而英倫所藏則武進董授經(康)、日本狩野博士(直喜)、羽田博士(亨)、內藤博士(虎次郎)雖各抄錄景照若干種然未有出版之日也。
美之為物有二種一曰優美一曰壯美。苟一物焉與吾人無利害之關係而吾人之觀之也不觀其關係而但觀其物或吾人之心中無絲毫生活之欲存而其觀物也不視為與我有關係之物而但視為外物則今之所觀者非昔之所觀者也。此時吾心寧靜之狀態名之曰“優美之情”而謂此物曰“優美”。若此物大不利於吾人而吾人生活之意志為之破裂因之意志遁去而知力得為獨立之作用以深觀其物吾人謂此物曰“壯美”而謂其感情曰“壯美之情”。普通之美皆屬前種。至於地獄變相之圖、決鬥垂死之像、廬江小吏之詩、雁門尚書之曲其人固氓庶之所共憐其遇雖戾夫為之流涕詎有子頹樂禍之心寧無尼父反袂之戚而吾人觀之不厭千復。格代之詩曰:
余講學不敢似學案立宗旨惟知言性則溯始。《召誥》之節性迄於孟子之性善不立空談不生異說而已。“性”字之造於周召之前從心則包仁義禮智等在內從生則包味臭色聲等在內。是故周召之時解“性”字者樸實不亂。何也字如此實造事亦如此。實講周召知性中有欲必須節之。節者如有所節制使不逾尺寸也。以節字制天下後世之性此聖人萬世可行得中庸之道也。《中庸》之率性(率同帥)猶《召誥》之節性也……至於各義已詳余《性命古訓篇》。
嗟汝哲人靡所不知靡所不學既深且躋。粲粲生物罔不匹儔各齧厥唇而相厥攸。匪汝哲人孰知其故自何時始來自何處嗟汝哲人淵淵其知。相彼百昌奚而熙熙願言哲人詔余其故。自何時始來自何處(譯文)
形而後有氣質之性善反之則天地之性存焉故氣質之性君子有弗性焉。(《正蒙・誠明篇》)閱讀該段全文
一宜大興高等教育以作中等、初等教育之基礎也。庚子以前之言教育者尚未知有高等、中等、初等之別故其時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