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椪柑

靖安椪柑

靖安椪柑是江西省靖安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靖安椪柑果形豐滿端正,果皮光滑細膩、橙紅鮮亮、果肉脆嫩,口味濃甜,帶著馨香。 靖安椪柑是國家認證的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江西省名牌農產品。 2009年12月28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正式批准“靖安椪柑”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產品特點

靖安椪柑具有株型緊湊,結果期早,果形美、色澤艷、肉脆、味甜、成熟晚、耐貯藏等特點,有“遠東橘王”之稱。

靖安碰柑類似於蘆柑,相比之下碰柑尺寸均勻、水分飽滿、色澤貌美,且耐貯藏。

靖安椪柑果形端正,平均單果重140克,最大達325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3%,糖分9.98%,酸量0.63%,可食率最高達79.93%,果肉脆嫩,口味濃甜;果瓣整齊而子小,平均果瓣為9-10片,種子6-11粒;果實耐貯藏,在普通果箱內用馬尾松葉和椪柑鮮果隔層貯藏於室內,三個月後腐爛率只有2.4%。

經檢測,每100毫升鮮椪柑汁中含有蛋白質0.9克,脂肪0.2克,胺基酸201.9毫克,維生素A 0.127毫克,維生素B 10.08毫克,維生素B2 0.03毫克,維生素C 50毫克,並富含鈣、鐵、磷等多種礦物質,尤其富含玉米質素、維生素B和胡蘿蔔素。靖安椪柑的最佳食用期在當年12月中旬到次年3月底,經常食用具有降低膽固醇、分解脂肪、減少有色金屬和放射性元素在人體內積累的效果。

靖安椪柑 靖安椪柑

產地環境

靖安西、南、北三面群峰高聳,山地夾雜丘陵,僅東南隅有小面積崗埠平地和河谷平原。保護範圍內的香田鄉、雙溪鎮、雷公尖鄉、仁首鎮、寶峰鎮、水口鄉、高湖鎮等7個鄉鎮的海拔均低於500米,這裡的山地與水田土壤中富含有機質、磷、鉀等礦物質,極利於靖安椪柑的根系生長。靖安境內水系發達、雨量充沛。每年的4-6月恰逢椪柑生長期,降雨量最多,占全年降雨量的一半以上;7月以後,伴隨著椪柑果實的逐漸成熟,雨量顯著減少,這非常適合椪柑的種植。
靖安屬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霜期較短,生長期長。同時,特殊地貌也造就了靖安的山區盆地小氣候,白天氣溫高,光照強,果樹光合作用效率高;夜晚降溫快,椪柑果實呼吸作用減弱,特別是9-11月,椪柑果實成熟的關鍵期,晝夜溫差可達到13℃,非常有利於糖、蛋白質和胺基酸等成分的積累。

靖安地處亞熱帶多雨區,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600—1700毫米,全年降雨量分配很不均勻,多集中在4—6月份,為全年最大洪水期。根據估算全縣多年平均徑流量15.1280億立方米,中等乾旱年為13.7752億立方米,縣內無境外補水。地下水資源總量為1.6133億立方米,可利用水資源為0.9679億立方米。河道可利用徑流量為15.1280億立方米,全縣可利用水資源總量為17.2135億立方米。按35%可供農業灌溉用水計算,農業用水量約有6.0247億立方米。全縣農業實際用水量約1.4218億立方米,占可提供農業用水量的23.6%,柑橘用水資源比較充足。

歷史溯源

柑桔栽培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明嘉靖年間,距今已有近五百年的歷史。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縣誌記載,靖安當時種植的果樹有桔、桃、李、柿、橙、柚、榴、枇杷、棗等。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江西年鑑》記載靖安縣“……(種植)梨1000(株),產200擔;……(種植)柑桔2萬(株),產4000擔……”。當時,柑桔的產地主要集中在雙溪鎮,其次是香田鄉白鷺村、吉洛村,高湖鎮中港村,水口鄉沙港村、來堡村和仁首鎮石下村等地。

靖安椪柑 靖安椪柑

1952年由靖安縣園藝場老園藝工胡冶平,在外地椪柑實生苗上取芽嫁接在本地紅桔上,經過多年精心培育而成的優良品種。

1962年,江西省農科院將該品種正式命名為“靖安椪柑”,並被宜春地區評為重點科研成果。

1992年6月,江西省政府特在靖安召開以發展靖安椪柑為主要內容的全省林果業座談會,大力介紹、宣傳、研究靖安椪柑,與會領導、專家、學者給予了高度評價。同年,經國家科委批准列入國家級星火計畫。

2003年中國優質產品開發服務協會授予靖安縣“中國椪柑之鄉”稱號,並經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認證,準予使用無公害農產品標誌。

生產情況

2008年,靖安縣椪柑種植面積有11.5萬畝,總產量達1.05億公斤。

2009年,靖安縣椪柑種植面積達10.5萬畝,總產值1.2億元,占全縣農業總收入的30%以上。

2015年,靖安縣椪柑種植面積達10萬餘畝,創果品產值2.56億元。

2018年,靖安縣椪柑種植面積達10.5萬畝,年總產值1.2億元。

產品榮譽

圖1 靖安椪柑 圖1 靖安椪柑

2004年3月,靖安椪柑被中國國家農業部質量安全中心認證批准為國家無公害農產品,獲全國統一的無公害農產品標識,進入全國批發市場和超市一律免檢,並被評為江西省優質水果;獲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綠色食品標誌”。

“開光”牌靖安椪柑還被評為2006年度江西省名牌農產品。

2006年2月,靖安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中國綠色食品辦公室、中國科學院農業項目辦公室列為全國首批創建綠色食品原料(椪柑)標準化生產基地縣;繼後成功通過驗收。

2007年3月,被批准為全國首批綠色食品原料(椪柑)標準化生產基地縣、生態農業示範縣。

2008年,國家財政部、農業部把靖安縣列入國家現代農業柑橘示範區建設。

地理標誌

2009年12月28日,國家質檢總局2009年第126號公告對靖安椪柑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地域保護範圍

靖安椪柑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為江西省靖安縣香田鄉、雙溪鎮、雷公尖鄉、仁首鎮、寶峰鎮、水口鄉、高湖鎮等7個鄉鎮所轄行政區域。

專用標誌使用

靖安椪柑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江西省靖安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江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准。靖安椪柑的法定檢測機構由江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香園椪柑。

二立地條件。

保護區範圍內海拔400米以下山坡地,紅壤、黃壤、紫色土以及沖積土形成的壤土、砂壤土為宜。土層深厚肥沃大於或等於1米,土壤有機質含量大於或等於2%,地下水位小於1米,pH值5至7。

三栽培管理。

⒈育苗:以枳殼為砧木,採用嫁接繁育。

⒉定植:

⑴定植時間:春季在2月份春芽萌發前,秋季9至10月秋梢老熟後定植。

⑵種植密度:每公頃小於844株。

⒊肥水:以有機肥為主,合理施用無機肥;每公頃年施有機肥大於等於15噸。椪柑灌溉必須掌握適當的灌水量,以土壤含水量約達田間持水量的60%至80%為宜。

⒋花果管理:為了椪柑果實整齊,個大,質優,商品性能好,必須進行疏花疏果。大年樹通過冬、春季短剪部分結果母枝,增加營養枝,減少結果枝,控制花量。椪柑在第二次生理落果後可根據葉果比確定單株掛果量,疏除多餘的果實,每畝結果量控制在2噸以下。

⒌整形修剪:樹形以圓頭形、自然開心形為主,椪柑在生產中修剪主要採取短剪,疏剪,回縮等方法,結合抹芽放梢,環割,圈枝,拉枝等輔助措施,達到全園履蓋度在70%,葉果比50至60:1。

⒍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採摘貯藏。11月中下旬採摘,單果包裝,常溫貯藏30天方可上市。

質量特色

⒈感官特色:高扁圓形,果蒂完整,色澤橙紅(黃)鮮艷,果皮光潔細膩,果皮厚度在1毫米左右,果肉鮮艷,肉質脆嫩化渣,風味甘甜,酸甜適度,具有該品種特徵香氣。

⒉理化指標:

項目指標 特級 一級
可溶性固形物(%) ≥12.0 ≥12.0
固酸比 ≥11.0:1 ≥11.0:1
可食率(%) ≥70 ≥65
果實橫經(d)/(毫米) 70.0≤d 65.0≤d<70.0

⒊安全要求:產品安全指標必須達到國家對同類產品的相關規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