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陽縣農業委員會

青陽縣農業委員會為青陽縣人民政府組成部門,正科級,負責管理農業和農村經濟等工作。

簡介

青陽縣農業委員會為青陽縣人民政府組成部門,正科級,負責管理農業和農村經濟等工作。

主要職責

(一)貫徹執行國家、省、市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負責全縣農業和農村經濟政策的調查與研究,擬定全縣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等農業各產業(以下簡稱農業各產業)的實施辦法及地方政策,經批准後監督實施。
(二)研究擬定全縣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戰略、中長期發展規劃、年度發展計畫和農業開發計畫,經批准後組織實施。
(三)組織指導農業產業結構和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參與研究制定有關農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流通及農村信貸、保險、財政扶持等政策;按管理許可權,負責管理和組織實施農業及農村經濟建設重大項目。
(四)研究提出深化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意見;指導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和農村集體、合作經濟組織建設;穩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調節農村經濟利益關係;指導、監督農村土地承包、集體財務與資產管理和減輕農民負擔,耕地使用權流轉工作;負責農村會計的培訓工作。
(五)研究制定全縣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方針政策和農產品及農業生產資料市場體系與市場信息體系建設的規劃並組織實施;預測並發布農產品及農業生產資料供求狀況等農村經濟信息;負責農業統計;會同有關部門貯備、安排農業生產救災物資。
(六)組織實施科教興農戰略,研究擬定全縣農業科技、教育、技術推廣規劃及相關政策;管理和推廣農業科技成果;負責農科教統籌協調工作;組織農業系統專業技術人員和農民技術員職稱評審工作,指導農業技術推廣隊伍、農村經管隊伍及行政執法隊伍建設。
(七)參與擬定全縣農業各產業的地方技術標準及產品質量標準,負責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安全生產和質量管理體系建設;組織協調種子、農藥、獸藥、魚藥、飼料、肥料、農膜以及漁船等農業投入品質量的監測、鑑定、登記和執法監督管理。
(八)依法監督管理農業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組織生態農業和農業可持續發展工作;編制農業資源開發、利用、保護的規劃並組織實施;負責農村能源的監督管理及其開發利用工作;負責農業生物物種資源和動植物新品種(含轉基因動植物)的保護、管理;負責動植物防疫、檢疫工作,發布疫情並組織撲滅,負責獸醫醫政和獸藥(魚藥)藥政、藥檢以及漁政的監督管理;指導農業執法管理工作。
(九)負責全縣農業涉外事務和國際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以及智力引進工作;研究提出主要農產品和重要農業生產資料的進口建議並加強管理,按照管理許可權,負責農業利用外資項目管理與實施工作,組織實施出口創匯農業工程,推動農業對外開放。
(十)承辦縣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機構設定

內設機構

根據以上職責,縣農業委員會內設8個職能科室:
(一)辦公室:協助委領導處理機關日常工作,負責文電、信息、督查、保密、信訪、檔案、保衛及有關會議的組織等工作;組織有關報告、檔案和綜合性材料的起草;負責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的辦理工作;組織機關精神文明建設活動,擬定機關有關規章制度並組織實施;承辦並管理機關及直屬單位的人事、勞動工資、機構編制工作;組織農業系統專業技術人員、農民技術員職稱考核、評審和勞動工資統計工作;指導農技推廣、農村經管、農業行政執法隊伍建設工作;負責股級幹部的考察和職工的年度考核工作,協助委領導抓好思想政治工作。
(二)財務科:負責財政專項資金項目的監督實施;管理委管各項資金;指導直屬單位的財務管理,監督管理機關及直屬單位的國有資產;負責農業系統內部的財務監督和審計工作。
(三)發展計畫科:研究提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戰略、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年度發展計畫;擬定農業開發規劃並監督實施;協調農業產業結構及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與綜合平衡工作,指導農業技術推廣和農業結構調整工作;按管理許可權,負責管理農業和農村經濟建設重大項目;承辦農業涉外事務,組織農業對外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按管理許可權,負責農業利用外資項目工作;組織實施出口創匯農業;研究、制訂全縣農村小康建設總體發展規劃及有關配套措施,並組織實施;負責全縣小康建設綜合評價和驗收;協調縣直有關部門開展小康建設工作;負責扶貧聯繫點業務工作。
(四)科教信息科:負責黨和國家、省、市關於農業、農村、農民的方針政策宣傳工作;擬定全縣“三農”工作宣傳規劃並組織實施;開展對外宣傳。擬定農業科技、教育的規劃和相關政策;組織實施科教興農戰略;承擔農科教統籌協調工作;指導農業社團和農民體育工作;組織協調農業、農村基層幹部繼續教育和農業技術培訓工作;擬定農產品市場體系、市場信息體系建設的規劃並組織實施;協調農業生產資料市場體系建設;參與研究制定農產品和重要農業生產資料的流通及價格政策;組織指導農業投入品的質量檢驗;組織農業統計,負責農村經濟運行狀態分析,預測並發布農業各產業產品及農業生產資料供求情況等農村經濟信息。
(五)產業化指導辦(縣農業資源區劃辦公室、副科級):研究擬定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方針政策、發展規劃、實施方案,促進農業產前、產中、產後一體化發展;指導農業結構調整,農村勞動力就業結構調整工作;承擔農業產業化項目資金申報和管理工作;組織參加農產品展示展銷活動;承擔縣農業產業化指導委員會的日常工作,管理農業資源及其區劃工作,組織農業資源和農業自然生態環境的調查評價工作,組織監測農業資源消長動態,依法或根據授權綜合管理農用地、漁業水域、草地等;協調農業生物物種資源和動植物新品種的保護、管理;編制農業資源開發利用保護規劃並組織實施,負責農業區域開發治理實驗工作;負責本系統內安全生產工作。
(六)農村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科(縣農民負擔監督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農村土地承包契約、農民負擔、農村集體財務和資產的監督管理工作,研究擬定深化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意見和穩定、完善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意見,指導耕地使用權流轉工作,依法開展土地承包契約糾紛、農民負擔、農村集體財務案件查處工作;指導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建設;負責農村會計培訓、農村經濟收益分配統計工作;組織開展對農民收入與負擔情況的動態監測工作。
(七)農村能源辦公室(副科級):宣傳並貫徹實施國家關於農村能源建設與管理的法律法規,依法監督、管理全縣農村能源;研究、制定並實施農村能源開發利用規劃,推廣農村能源開發利用新技術,負責農村能源統計工作;指導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促進生態農業建設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八)茶葉局(副科級):研究擬定全縣茶葉生產和發展的產業政策、發展規劃、實施方案,並組織實施;組織參加相關產品的展示展銷活動;負責管理全縣茶葉產業技術推廣和茶葉經濟的聯繫協調工作。

二級機構

農業機械管理局
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水產站
農業行政執法大隊
種子管理站
農經管理站
菜籃子辦
農村能源生態環保站
動物疫控中心
動物衛生監督所
農科所
良種示範繁殖農場
童埠圩開發經營有限公司
常設機構
縣新農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縣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縣農業產業化工作指導委員會辦公室
縣農民負擔監督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
縣農村扶貧開發辦公室
縣防治重大動物疫病指揮部辦公室
縣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指揮部辦公室
縣童埠圩綜合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

農業概況

青陽縣位於長江中下游南岸、皖南山區北部,南依黃山,北枕長江,面積1204平方公里,耕地1.6萬公頃,林地7.02萬公頃。轄11個鄉鎮,110個村,總人口26.5萬,其中農業人口22.5萬人。縣境地勢南高北低,南部群峰峭拔,中部丘陵綿延,北部以平原、圩區為主,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之稱。青陽縣為中國21世紀議程試點地區、國家生態經濟示範區、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
青陽山靈水秀,景色怡人。生態自然環境優美,氣候溫潤宜人,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境內山、水、洞、林等自然景觀200餘處,擁有一座國家級森林公園——九華山國家森林公園。縣境內山巒重疊,奇峰怪石千姿百態,神谷仙洞幽深奇妙,雲海松濤令人神往,九華十景聞名遐邇。李白、劉禹錫、王安石、岳飛等無數名人墨客曾駐足攬勝吟唱,留有大量詠贊青陽的詩篇。
青陽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早在新石器時期就有人類在這塊土地上生息繁衍,西漢元封二年(前109年)始置縣,稱陵陽;唐天寶元年(742年)改置青陽縣,沿用至今。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九華山雄踞縣境西南,佛教文化源遠流長;京劇鼻祖、極具地方特色的古老民間戲曲“青陽腔”,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目連戲、儺戲、九華民歌被廣為傳唱。境內古遺蹟眾多,人文景觀十分豐富。古文化遺址120多處,古墓葬、古建築、碑碣崖刻數百處。
青陽交通便捷,區位優越。318國道橫貫東西,103省道直穿南北,童埠港水運直通長江,合銅黃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在縣城東部設有進出口立交;銅九鐵路過境設有客貨站,“村村通”工程全面完工,縣鄉道路四通八達,快速、便捷、立體化的交通路網已基本建成。
青陽物華天寶,資源豐富。境內盛產稻、茶、麻、蠶繭、油料、竹木等農副產品,森林覆蓋率達50.3%。礦產蘊藏十分豐富,現已探明有7類36種,其中方解石、白雲石、石灰石等礦產儲量大、品質優,享譽海內外。據地質資料表明,境內方解石資源量達3億噸,石灰石資源量30億噸,白雲石資源量10億噸,其中方解石礦床被有關專家評價為“中國最大、亞洲罕見”的方解石礦床。
青陽縣物產豐富,品質優良,不少農產品在歷史上都享有盛名,現今三大主導農產品和特色農產品的生產規模和產品質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尤其是稻穀、蠶繭、皖南土雞、苧麻、茶葉、野生葛粉、山野菜、竹木製品等,在市場上都有一定的影響力和開發潛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