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獬豸

青銅獬豸

青銅獬豸約製造於魏晉之時。1956年出土於甘肅酒泉市下河清18號墓,現收藏在甘肅省博物館。獬豸(xiè zhì)也稱解廌或解豸,是古代傳說中的異獸,它擁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它怒目圓睜,能辨是非曲直,能識善惡忠奸,發現奸邪的官員,就用角把他觸倒,然後吃下肚子。當人們發生衝突或糾紛的時候,獨角獸能用角指向無理的一方,甚至會將罪該萬死的人用角牴死,令犯法者不寒而慄。古代人們將其造型為神物,獬豸就成了執法公正的化身,象徵執法公正廉潔無私。

青銅獬豸

青銅獬豸青銅獬豸
說明: 長70.2厘米
這隻獬豸制,長70.2厘米,獨角帶刺,低首頷胸,頸項粗壯弓起,前足直立後足曲弓,尾豎立上翹。整個造型栩栩如生,猶猛獸蓄勢,準備給敵人致命一擊。角、尾用嵌插法與軀幹相接,可拆卸。
獬豸,為中國上古傳說中的一種神獸,它似羊非羊,似鹿非鹿,頭上長著一隻角,故又俗稱獨角獸。《後漢書·輿服志下》云:“獬豸,神羊,能辨別曲直,楚王嘗獲之,故以為冠。”
漢楊孚《異物志》概括了獬豸的個性:“性別曲直。見人斗,觸不直者。聞人爭,咋不正者。”因其能辨別是非,保護弱小,後人常視之為吉祥物,墓葬中隨葬此物也取其鎮墓辟邪的作用。
此獬豸約製造於魏晉之時。1956年出土於甘肅酒泉市下河清18號墓,現收藏在甘肅省博物館。

相關條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