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蓮村

青蓮村

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510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150.3元。 該村有農戶1127戶,共有鄉村人口5016人,其中男性2504人,女性2512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5121人,參合率102.73%,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2人,占人口總數的0.24%。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該行政村隸屬保山市隆陽區板橋鎮,地處板橋鎮南邊,距板橋鎮政府所在地3公里,到鎮道路為柏油路,

村落掠影村落掠影
交通方便,距市區5公里。東鄰河圖鎮,南鄰永昌辦事處,西鄰板橋沙登村,北鄰板橋鎮烏龍村。轄好善營、百忍屯等7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1127戶,有鄉村人口5016人,其中農業人口4965人,勞動力2586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883人。
全村國土面積2.47平方公里,海拔1410米,年平均氣溫15.5℃,年降水量966.4毫米,適合種植水稻、小麥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2018.9畝,人均耕地0.41畝。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510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150.3元。該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第二、三產業為主。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018.9畝(其中:田1907畝,地111.9畝),人均耕地0.41畝,主要種植水稻、小麥等作物。其他面積1687.11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通電、通水、通路、通電視、通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1127戶通自來水,

村內道路村內道路
有1127戶通電,有107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10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95%和96%);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81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60戶(分別占總數的72%和41%)。
該村到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3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22輛,拖拉機33輛,機車277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907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907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8畝。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7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92戶。全村7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7個自然村已通電;7個自然村已通路;7個自然村已通電視;7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戶為主,其中有160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742戶居住土木結構住戶;還有7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12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502.1萬元,占總收入的9%;畜牧業收入482萬

蔬菜產業蔬菜產業
元,占總收入的8%(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5188頭,肉牛70頭);漁業收入7.2萬元,占總收入的0.2%;第二、三產業收入4110.7萬元,占總收入的82%;工資性收入35萬元,占總收入的0.8%。農民人均純收入4150.3元,其中,常年在外出務工人數56人(占勞動力的0.2%),在省內務工49人,到省外務工7人。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養殖業、第三產業,主要銷售往縣區、省內。2008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4110.7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82%。

文化衛生

該村有農戶1127戶,共有鄉村人口5016人,其中男性2504人,女性2512人。其中農業人口4965人,勞動

村國小村國小
力2586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彝族11人,白族14人,其他民族61人。該村建有國小3所,校舍建築面積13340平方米,擁有教師29人,在校學生698人,距離保七中3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780人,其中小學生698人,中學生82人。全村建有業餘文娛宣傳隊1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5121人,參合率102.73%,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2人,占人口總數的0.24%。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11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7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3公里。該村建有公廁6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2個,人畜混居的農戶1127戶,占農戶總數的100%。

福建泉州石獅市蚶江鎮青蓮村

【行政區域名稱】石獅市蚶江鎮青蓮村,村落處青山(也叫青山上)北面。該山狀若蓮花,故也稱“蓮山”村以山得名。位於鎮政府駐地東南6.5公里。雙架山連北,鄰近村落有洪厝,西與溪前毗鄰,南接院內。總面積2.5平方公里,人口1560多人,主要以謝姓為主,其祖傳聞唐上柱國忠隸公,為一代名鄉八閩居,青蓮開基創業距今已六百餘年,衍傳至今,人丁昌盛,族望海內外。
【非行政區域名稱】我村共分為四個片區,於2000年創建青蓮村牛嶺山礦區採石場,主要生產石材。
【交通運輸】我村以石錦大道為主幹道,直通石獅市,北通往石湖碼頭約9公里。
【民眾組織】村委會在上級及村黨支部的領導下,並配套婦聯、民兵營、工會、治保會、調解委員會、婦代會、老人協會、南音社、共青團組織等群團組織。
【水利與電力】南清水庫,全村農業及工業用水主要命脈。
【單位】我村當前以石料廠、麵粉廠、汽車修理廠、製衣廠為事業單位。學校有青蓮學校,青蓮衛生所一所,為村中病患帶來便利。
【經濟狀況】2006年社會總產值達8000萬元,企業總產值達3000萬元,農民人年均收入5000元。
【鄉風村貌】全村以礦區採石場、石料業為主。以閩南特色房屋為主要居住形式,村容整潔,地勢優美,基層組織建設齊全,村委曾獲“2003年徵兵工作先進單位”、“2001-2005年計畫生育合格村”、“1999-2005年改舊建新精品村二等獎”、“2004年改舊建新先進村二等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