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子

青蒿子

青蒿子為菊科植物青蒿或黃花蒿的果實,其植物是一年生草本,高40-150cm。全株具較強揮髮油氣味。莖直立,具縱條紋,多分枝,光滑無毛。基生葉平鋪地面,開花時凋謝;莖生葉互生,幼時綠色,老時變為黃褐色,無毛,有短柄,向上漸無柄;葉片通常為三回羽狀全裂,裂片短細,有極小粉末狀短柔毛,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具細小的毛或粉末狀腺狀玟點;葉軸兩側具窄翅;莖上部的葉向下膛漸細小呈條形。頭關花序細小,球形,徑約2mm,具細軟短梗,多數組成圓錐狀;總苞小,於狀,花全為管狀花,黃色,外圍為雌花,中央為兩性花。瘦果橢圓形。花期8-10月,果期10-11月。

基本信息

正文

青蒿子
青蒿子-醫藥百科全書青蒿子-醫藥百科全書

(《食療本草》)

來源

為菊科植物青蒿或黃花蒿的果實。植物形態詳"青蒿"、"黃花蒿"條。

採集

秋季果實成熟時,割取果枝,打下果實曬乾。

性味

《日華子本草》:"味甘,冷,無毒。"

功用主治

清熱明目,殺蟲。治芳熱骨蒸,痢疾,惡瘡,疥癬,風疹。
①《本草拾遺》:"主婦人血氣腹內滿,及冷熱久痢。秋冬用子,春夏用苗,並搗絞汁服,或暴乾為末,小便沖服,如覺冷用酒煮。"
②《日華子本草》:"明目,開胃,炒用;治勞,壯健人小便浸用;治惡瘡、疥癬、風疹、殺蝨,煎洗。"
③《綱目》:"功同(青蒿)葉。"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1~2錢;或研末。外用:煎水洗。

選方

治積熱眼澀:采青蒿花或子,陰乾為末,每井華水空心服二錢。(《十便良方青金散)

名家論述

《本草正義》:"青蒿子專治骨蒸,蓋凡子皆重,故主里症。且清芬又能疏解血中之滯,則與大苦大寒劃除生生之氣者,亦尚有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