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華鄉[青華鄉]

青華鄉[青華鄉]
青華鄉[青華鄉]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青華鄉位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縣西南部,鄉政府駐地西窯村距縣城47公里。地處東經100°05′00″-100°15′00″之間,北緯24°56′00″——25°20′00″之間,東與本縣巍寶山鄉接壤,南鄰南澗縣樂秋、碧溪兩鄉,西與鳳慶縣隔江相望,北與本縣五印鄉毗鄰,地處大理、臨滄兩州市、巍山、南澗、鳳慶三縣交匯區。

基本信息

(圖)青華鄉青華鄉

鄉鎮概況

(圖)青華鄉青華鄉鄉政府

青華鄉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峰巒疊嶂,山脈綿延起伏,屬哀牢山繫上段,境內最高海拔2798米,最低海拔1146米。境內有瀾滄江支流的黑惠江繞境而過,形成低緯山地季風氣候,年平均降水量1000豪米,全年相對濕度75%,平均氣溫14.3℃,無霜期290-325天,全鄉森林覆蓋率(含灌木林)達70%。境內居住著漢、彝、苗、白、傈僳等民族,是一個典型的集邊遠、民族、貧困為一體的山區鄉。全鄉轄民強、民勝、箐明、新山、五星、青和、銀廠、西窯、中窯、漾江等10個村民委員會,99個自然村,126個村民小組。國土總面積249.47平方公里,全鄉有耕地29521畝,人均耕地1.7畝,主要種植糧、煙作物,林地269903畝,經濟林果地48000畝,主要種植有核桃、茶葉等。2006年,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374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54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和畜牧業為主。

農村經濟

2006年,青華鄉農村經濟總收入374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571萬元,占總收入的42%;畜牧業收入867萬元,占總收入的23%(其中,年內出欄肉豬9900頭,肉牛3100頭,肉羊15000隻);漁業收入2萬元,占總收入的0.05%,林業收入202萬元,占總收入的54%,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收入797萬元,占總收入的21%;工資性收入11萬元,占總收入的0.3%。農民人均純收入1354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畜牧業等為主。全鄉外出務工收入176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61人(占勞動力的4.3%),在省內務工307人,到省外務工154人。

基礎設施

(圖)青華鄉青華鄉中學教學樓

截止2006年底,青華鄉全鄉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鄉有2724戶通自來水,占農戶總數的63.5%,有4140戶通電,占戶總數的96.5%,有2368戶通有線電視或衛星電視,占農戶總數的55%,擁有電視機農戶2368戶,占總農戶數的55%,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1671戶,占農戶總數的39%,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102戶。全鄉主幹道路為彈石路面,村到鄉道路為土路,全鄉共擁有客運汽車5輛,農用運輸車25輛,拖拉機17輛,托車273輛。有集貿市場4個,分布於西窯村、民勝、漾江村、五星村四個村,促進了全鄉的商品流通。
全鄉耕地有效灌溉面積9900畝,有效灌溉率為33.5%,有高穩農地8400畝,人均高穩產農地面積0.5畝。建有沼氣池212口,裝有太陽能農戶22戶,建有小水窖3882口;共有64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99個自然村已通電,其中已進行農網改造的自然村14個,占總自然村數的14%;有48個自然村已通路;有99個自然村已通電話。全鄉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9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87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072戶居住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23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房屋。

文化教育

青華鄉鄉內建有初級中學一所,校舍建築面積4292平方米,擁有教師39人,其中初級職稱22人,中級14人、高級2人;有12個教學班,在校學生人數534人。全鄉共有完小6所,分校32所,校舍建築總面積10488平方米,擁有教師78人,在校學生1530人,全鄉國小教學質量一直保持全縣前列,先後有3所完小被評為為縣級文明學校。目前,全鄉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064人,其中小學生1530人,中學生534人,入學率100%。全鄉建有文化活動室2個,老年協會1個,圖書室4個,豐富了民眾的業餘文化生活。

特色產業

(圖)青華鄉青華鄉泡核桃種植

青華鄉充分利用立體氣候特點,充分發揮區位優勢,鞏固培植壯大黑山羊、烤菸、泡核桃、茶葉、白芸豆、紅花等產業的發展。青華鄉種茶歷史悠久,境內森林覆蓋率高,土壤肥沃,氣候濕潤,非常適宜茶葉生長,截至2006年共有茶園6447畝,其中雲南大葉茶等綠茶品系4747畝,鐵觀音、烏龍茶等青茶品系1700畝。青華茶廠生產的青華綠茶榮獲大理州地方產品金花獎,以適中的價位,淡雅清心的口感深受省內外人們的喜愛;大理吉立茶葉有限公司(位於青華鄉五星村內)生產的“綠葉紅鑲邊”的鐵觀音、烏龍茶,以青華特有的高山栗花香味,回味甘醇和經久耐泡的特點贏得各地商客的青睞。青華鄉光照充足,雨量適中,適合烤菸種植。

2006年,種植烤菸5600畝,收購菸葉1.34萬擔,中上等菸葉達84%,實現菸農收入960萬元,地方財政收入133萬元,是鄉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青華鄉屬中高海拔地區,雨量充沛,土質疏鬆,非常適宜泡核桃生長,截止2006年共有泡核桃40623畝,總產量25萬公斤,產值250萬元。現在已初步具備產業化發展的規模,加速和壯大泡核桃發展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全鄉6萬畝泡核桃的目標即將實現。青華鄉的高海拔地區,氣候溫涼,雨量較多,空氣清新,非常適宜白芸豆生長,經過6年的試驗、示範、推廣,現已發展白芸豆3000畝,上市早、質量好,年收益達150萬元,成為青華鄉高海拔地區農戶的重要收入來源。青華鄉的中低海拔地區,低熱河谷氣候造就了紅花的發展,常年種植紅花3000畝,產值200萬元,是我鄉低熱地區農民的重要收入來源,以黃色素的雲南紅花和紅色素的2002A11等品種深受中藥製藥廠的青睞。畜牧業是青華的優勢產業,境內建有省級黑山羊育種基地1個,突出黑山羊繁育、生產,有力地帶動了我鄉黑山羊產業的發展,2006年實現黑山羊出欄15000隻,產值450萬元。

資源環境

青華鄉山川秀美,樹木蔥鬱,自然資源豐富,非常適合野生菌生長,出產松茸、牛肝菌、羊肝菌、雞縱、黑木耳等野生菌類。境內有瀾滄江支流黑惠江流經而過;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小雞足和圭峰寺;省內知名的雲南省野生綠孔雀自然保護區座落於美麗富饒的瀾滄江支流—黑惠江畔,整個保護區占地面積約10平方公里,距鄉政府機關約1公里。保護區海拔在1146米—2000米,保護區內灌木叢生,生態良好,光照充足,食源豐富,非常適合綠孔雀生存,是我國唯一以保護綠孔雀為單一保護對象的保護區。

新農村建設

(圖)青華鄉青華鄉水田

青華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和諧村”的建設要求,根據“農民主導,政府引導、各級投入”的工作原則,在充分尊重民眾意願的基礎上,充分調動廣大農民民眾的積極性,使其主動參與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來,同時,深化各村民主管理機制,健全完善村務、政務公開制度,有力促進了經濟發展,農民增收。針對農村整體生產水平低,商品意識淡薄,農民“等、靠、要”思想嚴重的狀況,加大對新農村建設的宣傳力度,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進一步把農村幹部、民眾的思想統一到新農村建設上來,充分發揮新農村建設指導員的作用,進一步加強對新農村建設的指導力度。通過努力,農村面貌得到了較大改觀。

農村科技

青華鄉農綜站、鄉畜牧獸醫站、鄉林業站認真履行職責,引進先進科學及技術,指導並輔助農民進行科學種植、科學養殖,科學致富的觀念逐漸深入人心。青華鄉境內建有省級黑山羊育種基地1個,突出黑山羊繁育、生產,有力地帶動了我鄉黑山羊產業的發展,2006年實現黑山羊出欄15000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