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寶月瓶

寶月瓶因腹圓若滿月而得名,又叫“福壽瓶”或“抱月瓶”。 這件寶月瓶是一件製造規整的大器,唇口微外撇,直頸,頸肩處飾一對如意耳,腹中部凸起,橢圓圈足;紋飾非常清晰,腹部中心為一“壽”字,並由雲蝠環抱著,大面積採用纏枝紋作裝飾,足腳為海浪紋;青花的呈色也很穩定,色澤艷麗,色彩明快。 這件乾隆青花寶月瓶,無論是造型、胎釉及青花的呈色,均可代表乾隆本朝青花的燒造水平。

青花寶月瓶
寶月瓶因腹圓若滿月而得名,又叫“福壽瓶”或“抱月瓶”。是受西亞文化影響而出現的器形,此瓶始見於明洪武時期,盛行於永樂、宣德時期,清雍正初仍有燒制,後因雍正帝不喜歡此類器物,曾下令“嗣後寶月瓶不必燒造”,故雍正後期少見,到清乾隆時又有燒制。
這件寶月瓶是一件製造規整的大器,唇口微外撇,直頸,頸肩處飾一對如意耳,腹中部凸起,橢圓圈足;紋飾非常清晰,腹部中心為一“壽”字,並由雲蝠環抱著,大面積採用纏枝紋作裝飾,足腳為海浪紋;青花的呈色也很穩定,色澤艷麗,色彩明快。這件乾隆青花寶月瓶,無論是造型、胎釉及青花的呈色,均可代表乾隆本朝青花的燒造水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