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西海岸出口加工區

青島西海岸出口加工區

青島西海岸出口加工區位於太平洋西岸、中國環渤海經濟圈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青島膠州灣西岸、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內,緊鄰中國第3大貨櫃港口青島前灣港區,距青島國際機場40公里,黃島火車站10公里,膠州灣高速公路入口1.5公里,同三高速公路入口5公里,青紅高速公路及跨海大橋入口2公里。周邊聚集了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保稅區及保稅物流園區、國家級新技術開發試驗區、國家家用電子產品產業區及鳳凰島省級旅遊度假區。

基本信息

簡介

青島西海岸出口加工區於2006年5月8日經國務院批准設立,規劃面積2平方公里,2006年10月開工建設,2007年7月18日通過國家九部委聯合驗收,實行“境內關外”政策,於2007年9月底正式封閉監管、開關運作。

青島西海岸出口加工區內土地全部為建設用地。目前,出口加工區內可用土地共2670畝,已入區的十個項目占地約700畝,現可出讓土地為1970畝。

園區規劃

加工區產業規劃

1.電子信息產業。

2.精密機械產業。

3.航空設備製造、新型能源產業。

4.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全額出口型產業。

5.生物工程產業

6.保稅物流產業。

配套區產業規劃

西海岸出口加工區配套生活服務區建設項目

項目內容:青島西海岸出口加工區(北部工業區)配套生活服務區位於黃張路以北、崑崙山北延道路東西兩側,規劃用地面積約142.15公頃(2132.25畝)。計畫先期啟動463畝,其中一期面積132畝,主要建設打工公寓及配套設施建築面積共9.1萬平方米,包括食堂、超市、社區活動場所、醫療等服務設施。

項目投資:一期項目總投資25300萬元。

合作方式:獨資、合資、合作。

投資環境

港口優勢

青島港是世界前10大貨櫃港口、中國第2大外貿口岸、中國第3大貨櫃港口,擁有中國目前最大的現代化貨櫃 深水碼頭,100多條遠洋航線連通世界各地。

公路網路

青島西海岸出口加工區交通地圖 青島西海岸出口加工區交通地圖

同三高速(同江—三亞)、青蘭高速(青島—蘭州)、青銀高速(青島—銀川)、濟青高速(濟南—青島)、膠州 灣高速(青島—開發區)。

鐵路運輸

膠黃鐵路43公里,連線膠濟鐵路及全國鐵路網。擁有26對固定列車,年運輸能力3000萬噸。

區域航空樞紐

青島國際機場擁有17條國際客運航線,84條國內航線。每周航班1700餘班,機場旅客年吞吐量700多萬人次。

投資政策

稅收方面

1、生產免稅:國家對區內加工產品不徵收增值稅、消費稅;

2、入區退稅:從區外進入加工區的國產機器、設備、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裝物料,建造基礎設施、生產辦公用房的基建物資以及辦公用品可辦理退稅;

3、進口免稅:從境外進口生產所需的機器、設備、模具及其維修用零配件,生產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所需的機器、設備和建設生產廠房、倉儲設施所需的基建物資以及自用合理數量的辦公用品,免徵關稅和進口環節稅;

4、進料保稅:加工出口產品所需的進口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裝物料及消耗性材料,予以保稅;

5、水電氣退稅:區內企業生產用水電氣可辦理退稅。

加工貿易管理方面

1、區內企業開展加工貿易業務不實行加工貿易銀行保證金台帳制度,海關不實行《加工貿易登記手冊》管理;

2、除國家明確禁止進出口和禁止在出口加工區內進行加工貿易的項目以外,出口加工區企業均可以開展加工貿易;

3、出口加工區內企業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確有需要時,經海關批准,可將有關模具、半成品等運往區外進行加工;

4、出口加工區之間、出口加工區與保稅區之間、區內企業與區外企業之間可以開展深加工結轉業務。

進出口管理方面

1、加工區與境外之間進、出的貨物,除實行出口被動配額管理的外,不實行進出口配額許可證件管理。

2、海關對出口加工區與境外之間進、出的貨物,按照直通式或轉關運輸的辦法進行監管。

3、海關對進、出出口加工區貨物的備案、報關、查驗、放行、核銷手續一律在區內辦理。國檢部門在口岸和出口加工區之間實行一次性檢疫、檢驗,即在出口加工區檢疫、檢驗的,不再在口岸檢疫、檢驗。

外匯管理方面

區內貨物銷往境外不須辦理出口收匯核銷手續;向境外支付不須辦理進口付匯核銷手續。

拓展保稅物流等功能

2008年12月31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保持外貿穩定增長的意見》,允許出口加工區拓展保稅物流功能及開展研發、檢測、維修等業務,允許製造企業採購和銷售在經營範圍內的原輔材料、零配件,解決售後服務需求。

招商項目

出口加工區招商發展的重點產業

1.電子信息產業

重點發展家用電器、電子設備,新型電子元器件、通訊網路設備、衛星系統、數字音視頻及專用設備、辦公自動化設備,光機電一體化數控設備、機器人、半導體元器件及其他電子信息產品等。

2.精密機械產業

重點發展各種精密軸承、高新技術數控工具機及數控加工中心、聯動工具機及系統、各種主機專用設備等精密機械裝配等。3.進出口過億美元的全額出口型、科技型產業

配套區招商發展的重點產業

1.加工製造配套產業

圍繞出口加工區內重點發展的電子信息、精密機械、新型材料、食品深加工、汽車、船舶零配件等生產製造企業,發展為其生產上游配套產品的生產性企業。

2.外貿服務業

(1)為出口加工區內企業提供金融、法律、保險、中介等相關服務的企業。

(2)為出口加工區內企業提供物流配送的企業。

(3)為出口加工區內員工提供餐飲、居住、衛生等方面服務的生活配套服務企業。

3.環保污水處理設施等基礎產業按照北部工業區基礎設施建設同步配套規劃,在配套區同步進行基礎設施產業招商。採用合資、合作、BOT等合作方式。

(1)熱源項目

項目建設規模。熱源廠總建設規模4×90噸/小時次高壓循環流化床蒸汽鍋爐,2×116兆瓦高溫熱水鍋爐,2×25兆瓦汽輪發電機組,占地面積10公頃。項目一期規劃為2×90噸/小時次高壓循環流化床蒸汽鍋爐,2×20t/h蒸汽快裝鍋爐,1×25兆瓦汽輪發電機組,蒸汽快裝鍋爐以後做調峰鍋爐用。合作方式及投資回收。區財政部門將核算熱源廠與熱網公司的供熱價格,由熱網公司支付熱源廠供熱款。

(2)污水處理項目

項目建設規模。污水廠總規劃規模20萬/日,分期實施,其中一期規模4萬噸/日,占地面積10公頃。污水廠出水符合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準》的二級標準。 (3)標準通用廠房 區內一期廠房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

實現行政區劃調整

2011年1月4日,國務院批覆了《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這標誌著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彼時,青島在藍色經濟區建設中的定位是走在前面,當好龍頭,並將西海岸作為藍色經濟發展的試驗區和先行區。而西海岸在這一核心位置上,如何釋放區域內海洋資源優勢和產業優勢,成為藍色經濟發展亟待解決的課題。

“青島西海岸經濟新區是國務院批覆的《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規劃》明確建設的新區。”青島西海岸經濟新區管委會副主任王建平介紹。新區規劃範圍包括黃島區和膠南市全部區域,陸域面積2096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約5000平方公里。這裡聚集了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保稅港區、出口加工區、中德生態園等開放功能區,是山東省國家級園區數量最多、功能最全和政策最集中的區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