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道[穴位]

靈道[穴位]
靈道[穴位]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靈道,針灸學名詞屬於手少陰心經。位於前臂掌側,當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緣,腕橫紋上1.5寸。

靈道 Lingdao( HT 4 )

國際標準代號為HT4

【標準定位】

在前臂掌側,當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緣,腕橫紋上1.5寸。

【取法】

仰掌,在尺側腕屈肌腱與指淺屈肌之間,腕橫紋上1.5寸處取穴。

穴位解剖】

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前臂筋膜、指深屈肌、鏇前方肌。皮薄,由前臂內側皮神經分布。針由皮膚、皮下組織穿前臂的深筋膜,在尺側腕屈肌和指淺屈肌之間,進入指深屈肌及其下方的鏇前方肌。針經內側,尺側腕屈肌的深面,有尺動、靜脈和尺神經經過。尺動脈體表投影在腋窩頂,經肱骨內上髁及尺骨鷹嘴之間,至豌豆骨橈側緣的連線。在手掌,神經位於動脈的內側。指深屈肌的尺側半與尺側腕屈肌由尺神經支配,其他前臂肌均由正中神經支配。

【特異性】

五輸穴之經穴,五行屬金。

功用】

寧心,安神,通絡。

【主治病症】

1.循環系統疾病:心內膜炎,心絞痛;  
2.精神神經系統疾病:癔病,失眠,精神分裂症,失語,肘關節神經麻痹或疼痛;  
3.其它:急性舌骨肌麻痹或萎縮。

配伍

1、配外關,有舒筋通絡活血的作用,主治臂痛,指麻,關節炎。
2、配廉泉,有利舌啟閉的作用,主治舌強,暴喑,癔病。
3、配郄門,有安神寧心,鎮靜止痛的作用,主治心悸,怔忡,心痛。

【刺灸法】

刺法:直刺0.3~0.5寸,局部酸脹,針感可向前臂及手指放散。 針刺時避開尺動、靜脈。  
灸法:艾炷灸1~3壯,艾條灸10~15分鐘。
靈道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手少陰心經。經(金)穴。在前臂掌側,當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緣,腕橫紋上1.5寸。布有前臂內側皮神經,尺側為尺神經,及尺動脈。主治心痛,失音,腕臂痛,暴喑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1-3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文獻摘要

1、《銅人》:治心痛悲恐。
2、《資生》:暴喑口噤,靈道、天突,天窗。
3、《大成》:主幹嘔、肘攣

研究進展

冠心病心絞痛據報導用拇指指腹按摩靈道穴區壓痛明顯處,可以緩解疼痛

配圖

添加添加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