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璧縣黃灣中心校

靈璧縣黃灣中心校,成立於20世紀中期,位於靈璧縣。

學校校徽

H+W的圖案:這構成了“黃灣”。 
圖案中含有:
風帆(H)、船(W)底部的“黃灣中心校”的英文手寫體,就像是大海的波浪,寓意著我們的黃灣教育就像是一艘揚帆遠航的大船將引領孩子們去探求新知.
大寫的W又像是變形的M, 大寫的H又像是變形的X,它們構成了“夢想”前兩個字母的縮寫。大寫的H又像是變形的X ,和W一起又組成了“希望”。寓意著我們黃灣中心校是一個承載希望,放飛夢想的地方。
紅色的H底部大上部小,像一棟直聳藍天的且根基穩如泰山的大廈。象徵著我們黃灣教育的基礎教育發展的非常迅速且基礎穩如泰山。綠色的W像一雙手托起“安徽省靈璧縣黃灣中心校”半圓形字樣猶如一輪升起的紅太陽。寓意我們的黃灣教育在全體黃灣教育人的共同努力下如日中天,發展迅速。
大寫的W又如一本打開的書本,告訴孩子們書是我們的朋友。大寫的W又如展翅高飛的海燕,在大海上飛翔,告訴孩子們要像海燕一樣,要有拼搏精神,大寫的W又像是一條曲折的路,告訴孩子們,人生的路是曲折的,要學會生存。
理解:校園如一艘輪船,於是有了風帆;人生道路是曲折的,但要面對現實,嚴於律已、踏實工作、求真崇美,一往無前。書中自有黃金屋,告訴大家這是一個讀書的地方。同時告誡孩子們讀書學習要有海燕般的拼搏精神,要有不懈的追求,有了書與海燕的結合;我們黃灣教育人上級領導關心下將會乘風破浪,創新發展。同時也含有全體黃灣教育人對孩子們的祝福“助每一位孩子去擁有美好的未來”。要學會求知,學生生存。

學校簡介

黃灣中心學校轄完小9所,教學點5所,在校學生3776名,在職在崗教職工259人,其中縣人才聘用教師42人。
2007年以來,中心學校積極帶領全鎮廣大教師,以十七大精神為指導,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堅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大力實施素質教育,與時具進,創新思路,開拓進取,凸顯效能。2007年,黃灣中心學校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單位”的稱號。2008年,黃灣中心學校被評為靈璧縣“教育教學管理先進單位”。

教育方針

A、【加強隊伍建設,培養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1、校長隊伍建設。校長是學校發展的靈魂。近年來,在校長隊伍建設中,一是尊重信任校長,給他們授權壓擔子。鼓勵支持校長因校制宜,創造性的開展工作;二是中心校開展學習活動,提高校長的思想政治素質。鎮中心校先後組織校長認真學習了胡錦濤總書記《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中國教育報刊登的名校長治校經驗文章《校長要潛心治校》及《中國著名校長的管理奇蹟》等系列篇章。並進行座談交流,通過學習交流,校長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教育教學理論水平不斷提高;三是加強鎮內交流,組織校長在全鎮範圍內相互參觀學習,借鑑各校先進的辦學理念、科學規範化的學校管理,用來指導自身的工作實踐,提高校長的學校管理水平;四是實施崗位目標責任制,逐步完善校長考評機制。鎮中心校與各校長簽定任期目標責任書,加強過程管理,每學期對校長各項工作進行綜合考評,考核結果與校長的任職、評先、晉級掛鈎。目前全鎮國小校長善於學習,勤于思考,率先垂範、廉潔自律,逐漸向學者型、創新型校長發展。
2、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師德為首。一是鎮中心校在全鎮教師中紮實開展了牢記胡錦濤總書記對廣大教師提出的四點希望,爭做人民滿意的教師系列師德師風教育實踐活動,組織教師專題學習了汶川地震中教師群體的先進事跡,開展了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大討論。通過學習、討論,撰寫心得體會,大力弘揚嚴謹治學、默默無聞、愛生如子、鍾情教育的奉獻精神,全鎮教師的師德水平不斷提高。幾年來.全鎮湧現出張立凱等25名鎮、縣級師德標兵和鎮、縣級62名優秀教師及63名教育教學成績突出的優秀教師;並組織了師德標兵先進事跡報告會;二是利用本鎮教育資源,加強校際交流培訓,採取校與校結對子,達到資源共享,均衡發展;三是加強以教育支部為單位集中教研活動,中心校結合調研情況,確定研討主題,每月進行一次集中教研活動,學校校長、教師共同參與、交流研討。教師在研討中解決了教學中的困惑和疑難問題,教學教研能力不斷提高;四是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帶動輻射作用,加大名師培養力度。為教師成才搭建平台。幾年來選派教學骨幹教師到淮北等地參加聽課研討、觀摩學習共167人次,解決培訓經費近1.5萬元。紮實開展骨幹教師一幫一活動,市縣級骨幹教師每學期必須指導幫帶一名青年教師,期初有計畫,期末有評查、有效果。目前,我鎮有鎮級骨幹教師36名,省級骨幹教師1名,市級4名,縣級教學能手14名。一支思想上有追求、專業上有水平,金字塔式的教師隊伍逐漸形成。
B、【加強教學過程管理,突出以教學為中心】
1、認真落實教學工作目標責任制,各校校長是教學工作的第一責任人,校長及班子成員必須深入教學一線教一門主科,抓一個學科,每周堅持深入課堂聽課、評課、指導教學。中心校每學期對校長的任課、聽課、評課情況檢查兩次,檢查結果進行通報,每學期對學校教學工作進行專項考核,考核結果以較大權重記入學校綜合考核。通過學校領導在教學工作中身先士卒、帶頭示範的作用,大力弘揚教學工作求真務實的風氣。
2、圍繞創新做文章,全力推進新課程改革實驗。鎮中心校先後組織黃小、橋頭、大朱等學校近百名教師到實驗國小、西關國小現場觀摩、學習,借鑑先進的課堂教學模式,創新課堂教學。三次分國小語文、數學、英語學科召開新課程改革研討會,結合實際對教師的備課、課堂上講授的時間、內容、學生學習的參與度、課堂學習的氛圍等作了細緻的要求,教學業務骨幹和學校校長蹲點包班,現場聽課、評課、指導。課堂教學發生了可喜的變化,課改實驗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3、圍繞教學開展活動,抓出實效促進教學。一是以人人參與的說課和人人參與的優質課賽講活動為載體,全面落實新課程理念。各學校在教師人人參與的基礎上評選出校級優質課1-2節,說課能手2-4人,按比例推薦參加鎮級課堂教學大獎賽和說課大賽。二是認真做好教學質量分析,在每次期中、期末教學質量測查後,中心校都認真組織教師研討交流,分析教情、學情,及時查漏補缺。三是紮實安排好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每次活動有目的、有計畫、有落實、有總結。
4、實行教學工作月視導制度,強化教學過程管理。每月鎮中心校深入各校教學一線聽課、評課,落實教學常規,推進課改實驗。
C、【大力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1、堅持面向每一個學生,面向學生的每一個方面積極實施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以科學、全程、全面的評價機制為學生成功創造條件。重視學生個性特長的培養和發展,鎮中心校每年舉行一次小學生才藝大賽,評選鎮級特長生。各學校以學科類、藝術類、技能類興趣小組活動為載體,選有一定專業特長教師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進行輔導,積極引導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參加綜合實踐活動,各學校堅持每年舉行校園藝術節活動,給學生提供展示才藝的舞台,充分挖掘學生潛能,張揚學生個性。2、切實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依照上級檔案精神結合我鎮實際,制定下發了《黃灣鎮小學生德育工作意見》,德育教育以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為主導,以學生養成教育為主線,重點抓好誠信教育、文明禮儀教育和行為習慣教育。以貼近自然、貼近生活為原則,開展內容豐富、效果顯著的自我教育、自主管理實踐活動,不斷創新德育教育形式。特別是汶川地震發生後,全鎮師生慷慨解囊,積極踴躍向災區奉獻愛心,向殘聯協會獻愛心,以實際行動展示了我鎮師生的精神風貌。
D、【大力布局調整,最佳化教育資源】
2006年,全鎮有14所完小,大部分規模小,師資弱,質量不高,2007年以來,中心校根據教育形勢的發展和2004年制定的《黃灣鎮2010年學校布局調整方案》,先後撤併了瓦廟國小、王橋國小、單營國小、井王國小。並制定出《黃灣鎮2013年學校布局調整方案》保留4~5所完小,3~4個教學點,通過調整,進一步擴大完小規模,最佳化教育資源,提高教育質量。
E、【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打造特色品牌學校】
幾年來,中心校集中精力加強黃灣中心學校、橋頭學校、老戶朱學校等保留完小校園文化建設,努力打造特色品牌學校,先後爭取國家危改資金和自籌資金400餘萬元。新建了中心學校“學生宿舍樓”、“水沖廁所”、“橋頭學校綜合樓”等。並將全鎮保留完小的規模、占地、教學區、活動區、生活區進行了統一規劃、設計,逐步建設。晏路學校拉起了1100米長的圍牆,院內填平了池塘,拆除了危房,綠地、假山、噴泉、雕塑、文化長廊、體育設施一應俱全。師生精神面貌飽滿,工作熱情高漲。正在向辦學條件標準化,辦學質量效益化,常規管理精細化,辦學水平特色化方向邁進。
F、【認真做好學校安全穩定工作,營造安定和諧的教育環境】
安全穩定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保證,我們始終堅持“教育在先、預防為主”的方針,把安全穩定放在工作的首位來抓好落實。紮實落實安全穩定目標責任制和責任事故追究制,認真研究不同時期安全工作的新問題,新方法,特別是對小學生的自救自護逃生能力的培養持之以恆。本學期中心校召開安全專題會議8次,進行全面的安全隱患排查5次,各國小校開展各類安全疏散演練88場次,舉辦安全知識講座30場次,召開安全主題班會312班次,更換老化線路500多米,加固加高走廊欄桿176米。5、12汶川大地震後,我鎮各學校對校舍的隱患排查細之又細,努力為學校營造安全穩定的教育發展環境。

地理位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