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河

霸王河

霸王河在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北郊,終年川流不息,別名納爾松郭勒河。納爾松泉晶瑩清澈,蜿蜒向東南流經卓資縣的官家壩,入拉陶營至察哈爾右翼前旗三岔口,與王蓋蘇魯克發源的可爾善寶力格匯合,經沙毛營進入烏蘭察布市北郊,流經集二鐵路大橋至喬家村,轉入東南經察哈爾右翼前旗注入內蒙古的八大淡水湖之一黃旗海(蒙語稱賀日尼淖爾),全長95km。納爾松郭勒河呈弓形,自西向南繞過烏蘭察布市,綿延百里,哺育著千頃良田。

基本信息

名稱由來

霸王河霸王河
納爾松郭勒河蒙古語意為“松林河”,發源於陰山南麓內蒙古自治區卓資縣哈達圖鄉石門口的納爾松寶力格(蒙古語意為松樹泉)。因為古時候這裡青松參天,故起名為納爾松泉。
納爾松泉晶瑩清澈,蜿蜒向東南流經卓資縣的官家壩,入拉陶營至察哈爾右翼前旗三岔口,與王蓋蘇魯克發源的可爾善寶力格匯合,經沙毛營進入烏蘭察布市北郊,流經集二鐵路大橋至喬家村,轉入東南經察哈爾右翼前旗注入內蒙古的八大淡水湖之一黃旗海(蒙語稱賀日尼淖爾),全長95㎞。納爾松郭勒河呈弓形,自西向南繞過烏蘭察布市,綿延百里,哺育著千頃良田。
納爾松郭勒河源頭納爾松寶力格附近有個村莊叫官家壩,另一個源頭阿爾善寶力格(蒙語意為神聖的泉水)發源於王蓋蘇魯克,即現在察哈爾右翼前旗三岔口鄉的阿爾善營。早在清末,清政府招民墾田,有許多漢族農民從內地來納爾松郭勒河流域謀生。他們將納爾松河兩個源頭的村名各取尾首一字,即官家壩的“壩”字,王蓋蘇魯克的“王”字,就成了“壩王河”,以後人們又從字音上慣爾為“霸王河”了。

傳說

霸王河霸王河
相傳,河床原本是一片松林,松林的深處有一個泉子,常常引來無數仙女前來洗浴,長年累月流淌成河。這裡水草豐美,人畜興旺,人們過著安居樂業的生活。可不知是什麼時候,從天上落下了一條孽龍,據說它是因為偷看仙女洗浴被攆出天庭的。到了凡間後,它不但不思悔過,反而變本加厲地胡作非為,見了女人不管是老太婆還是小女孩,他都要興風作浪地去追逐。每到這時都要泛濫成災,兩岸居民苦不堪言。為了剷除它,人們在民間到處求神告廟。有一天一老漢正上山告廟,突然看見一少年在山門前,三拳兩腳就打死一隻猛虎。老漢馬上拜到他的腳下,述說居民之苦。這少年二話沒說,扶起老漢就跟著他來到納爾森郭勒河邊,他瞅準了時機,乘風破浪一舉擒拿住了孽龍。人們感激這少年的恩德請他留下姓名。他答曰:“我乃人稱三害之一的小霸王周處是也。”從此人們為紀念他就稱此河為霸王河。
註:1."寶力格"蒙古語意為"泉"的意思;2."郭勒"蒙古語意為"小河"的意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